当明星代言在企业品牌传播中已经OUT,毫无新意时,植入式广告、微电影、微博等成为品牌传播的新战场。2011年,玉兰油携手中央电视台选秀节目《玉兰油梦想合唱团》首次尝试品牌娱乐营销;植美村、小家碧玉、秀吉、肌情品牌与湖南卫视《我是大美人》栏目,打造微电影《幸福45℃角》;佰草集微电影《逆时·恒美》、欧诗漫、圣蜜莱雅等上百个品牌纷纷加入品牌娱乐化的"百团大战"。
娱乐化营销 踩在刀尖上的一场商业秀
最早和最常规的品牌娱乐化营销,就是明星代言,这种传播手段在时下变得泛滥和效果弱化,而后出现了植入式广告,上至中央台的春晚,下至地方台的连续剧都不乏其身影。当中典型的案例是京东商场成功凭借《男人帮》跃上全国知名购物网站的平台,而后甚至有人调侃道,《男人帮》里最受关注的是谁?孙红雷?黄磊?王珞丹?都不是,是购物网站京东商城。
宝洁可以说是日化行业品牌娱乐化营销的先驱者,2000年宝洁与湖南卫视合作,为旗下的飘柔洗发水进入中国20周年独家定制的电视剧《丝丝心动》,这是国内首部广告定制电视剧。《丝丝心动》的定制,更是国内市场品牌化娱乐的新发展,品牌娱乐化是植入式广告不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质变式跨越和升级的产物。
再升级版"就是微营销了,新技术的发展带来渠道变革的同时,也改变了传播模式,以往的日化企业更倾向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但自始,企业开始研究基于网络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如力士拍摄了微电影《爱至毫厘 恋上发梢》,中华牙膏利用微博与微电影结合的形式推出了《我的微笑闪亮未来》活动。京润珍珠总经理李广才表示,新媒体时代,日化企业的营销也要与时俱进,去年在海南岛取景拍摄的《蓝调海之恋》已经杀青,预计2012年将会全国公映,是继《男人帮》京润珍珠首次尝试大剧营销后的再次发力。我们期待更多的同行及媒体投入其中,一同创造真正成熟和多元化的市场体系。
有人说,所有的品牌推广都是一场秀,这场秀可以给你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可以让你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但是也有人说娱乐营销是刀尖上的商业秀,娱乐营销有一定的风险,不确定因素非常高,因而参与其中的企业风险也非凡高。若有操作不当,轻则,让企业白费力气,真金白银的投入打了水漂,收效甚微;重则对企业品牌将是灭顶之灾。
娱乐化营销 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解放
品牌娱乐营销糅合和所有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传播的优点,可以说是现有品牌传播模式的"合成体",在强制性、隐蔽性、独占性等方面有着"最高级"的优势。
品牌娱乐化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强制性,这解决了媒介选择差异化的问题。对于出版物,人们往往采取"选择性阅读",直接忽略广告的版面,而网络广告更是受制于受众的分散性以及技术性和习惯性拦截。但是品牌化娱乐将品牌营销有机地嵌入娱乐内容,本身构成了娱乐节目的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抵达目标受众。以《保持通话》为例,电影体现了摩托罗拉的品牌文化并于多处植入多款手机,作为观众来说,无论选择以影院、DVD、网络、电视等何种方式观看,都无法避免地接收到摩托罗拉的营销信息。
娱乐营销有利于放松观众心理戒备,建立与消费者的良好沟通。广告的狂轰乱炸步步紧逼使部分人群产生逆反和抗拒心理。加之近年来广告制作的"放大"效应明显,虚假广告事件的屡屡发生,使广告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人们逐渐对广告营销传播表现冷漠甚至逃避。品牌化娱乐作为一种较为含蓄隐晦的传播方式,有助于在情节线索上与消费者形成良好的心理互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传递营销信息。
传统的产品植入,往往会在同一作品中出现大量各种类型的产品和品牌,观众看完以后总体感觉整个过程中不断出现有关不同产品的特写和台词,如同一场杂乱的"商品展销会"或者是"在广告中插播娱乐节目",导致受众厌烦度高而回忆度低。但是品牌化娱乐具有独占性,有效地避免了庞大而纷乱信息量的夹杂。以《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为例,全剧讲述都市男女在职场及情感生活,而职场中的情节始终围绕"清扬"品牌展开。联合利华公司选择定制电视剧,结合清扬"无懈可击,不懈向前"的品牌理念,配合系列营销活动,而非简单的广告植入。该剧被4家首轮卫视看好,收视拉升作用明显。
品牌化娱乐具有独家定制的特征,对目标客户群娱乐偏好的把握自然较为精准,因此相对简单的产品植入而言其针对性较强,可以自主选择娱乐形式和内容导向,而不像单纯的植入式广告一样受到现存的娱乐内容的限制。
上述讲到的都是品牌娱乐营销与传统媒体各种条框拘束对比下的"解放",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品牌娱乐营销仅仅是品牌传播的一种更高级的手段和方式,而在品牌建设上可千万不能把自己娱乐了。娱乐经济像是一种带着镣铐跳舞的解放,人们需要学会娱乐,企业需要生产"娱乐"。当你能够深刻把握住大众的消费心理与娱乐精神,然后通过出色的娱乐化活动或娱乐化方式,迅速吸引数以百万计大众的关注度,成功就会成为一种相应而来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