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只有客户购买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才能称得上是完成了推销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购买力是判断一个潜在客户能否成为目标客户的唯一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具备购买条件或者有购买力的人才是我们销售人员真正的客户。但是,很多客户为了获得更多的交易筹码,在言语上通常不会自动自觉地表现出这种购买意愿。这往往会给销售人员的推销工作增加不少难度。
客户在谈话时,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来动作、神态都不同程度地传递着购买信息。作为销售人员来讲,这些信息就是很多销售机会。把握得好就容易顺利达成成交,反则,则很难说服客户。
销售人员最终能否实现预期的销售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客户非语言沟通的效果。那么,如何来把握这些语言成分呢?这就需要销售人员学一点观人术,通过客户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表情等上来判断。
1)、观察客户的兴趣爱好
在与客户初步接触后,营销人员要尽量挖掘客户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好地了解客户的生活状态。有的人喜欢打高尔夫、保龄球,有的人可能也喜欢,但从未玩过。所以经济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爱好。
2)、观察客户的消费习惯
看客户抽什么样的烟,喝什么样的酒,饮什么样的茶,甚至买什么样的饮料,用什么样的纸巾,挎什么样的包,带什么样的表,用什么样的手机,通过这些消费特性可以进一步判断客户的购买能力。
3)、观察客户名片上的信息
名片透漏出来的信息虽然比较少,但却非常重要。比如,职业、职位等等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收入情况。因为通常来讲职业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收入水平的高低,而且收入与职业、职位是成正比的,职业好,职位高,收入相对就高;职业差,收入相对也比较低。所以,销售人员在于客户交流的时候,不能忽视一张小小的名片。
可见,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就等于为自己开辟了另一条畅通无阻的沟通大道。既然客户在语言沟通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那么,这就需要销售人员即使准确地捕捉到,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准确解读,把这种信息转化为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