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15-2016年亚洲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前景展望》。该报告表示,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下,亚洲消费品和零售行业仍将会是亮点,零售额年均增长8.5%,将于2018年超过10万亿美元。
其中,亚洲快消品市场未来五年的前景令人期待,快消品中的日用品年均增长同样达到8.5%,并预计从2014年的5000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7300亿美元。而中国和印度由于中产阶级的不断增长,成为亚洲快消品市场的主要关注点。
日用品年均增长8.5%,2018年达7300亿美元,中国和印度成为主要关注点
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在亚洲零售市场中,快消品做出一个重要的品类,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中国与印度市场。
由于亚洲中产阶级的兴起,特别是在今后五到十年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和印度家庭加入中产阶级行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支出,从购买基本食品转向快速消费品,在这一市场上,快消品公司呈现出独特魅力。
虽然快消品覆盖的类别很广,但为零售量提供最大商机的是日用品这个类别,诸如洗衣粉和个人护理用品。 报告预计,亚洲消费者在日用品和服务商的支出,在今后五年的年均增长将达8.5%,从5000亿美元增长至7300亿美元。
在亚洲快消品领域,人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中国和印度,因为日本、台湾、香港、韩国和新加坡等市场已经达到中等或较高收入水平,快速消费品增长已到稳定期。
就中国而言,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三四线城市的迅速发展,可以自由支配消费的居民越来越多。报告认为,在中国,消费品公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对本土了解更多、销售链完备的国内公司对外资企业冲击较大。
报告中称,因为同本土公司如自然堂和百雀羚等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外资品牌撤出中国,如露华浓和欧莱雅旗下卡尼尔,同时,欧莱雅收购了本土品牌美即。
香港市场由于更加成熟,快消品增长较为缓和,日用品支出年均增长2.4%,这部分增长主要靠莎莎和万宁这样的零售系统对中国内地旅游者的销售实现。韩国和日本的品牌在香港个护市场销售良好,强调自然成分的产品的销售情况也将在未来五年超出市场整体水平。
而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的日本,尽管日用品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但国民对健康和美容产品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对日用品的支出年均增长率维持在2%。
报告认为,在印度河中国,新兴中产阶级推动着市场增长,但是日本快消品需求越来越多是靠老龄化人口支撑,各公司正将重心转向抗衰老产品和其他适合老年市场的产品。
亚洲稳居世界最大零售市场,2018年达10万亿美元,中国推动全球电商发展
报告表示,在2014年,亚洲以近7万亿美元零售额稳居全球最大零售市场,从趋势上看,亚洲也成为今后五年零售发展最快的地区,年均增长达8.5%,高于全球的5.6%和西欧的0.6%,并将于2018年超过10万亿美元,是排名第二的北美地区的两倍。
而在电子商务领域,亚洲的发展趋势更为迅猛,报告预测,亚太区电商未来五年将以18.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有望于在2019你那之前达到1.3亿美元。
从城市的发展中,也可以反映出亚洲消费发展前景,据联合国估计,全球在2015年将出现22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亚洲便独占其中12个。
而在亚洲的消费零售市场中,中国扮演者至关重要的作用。
报告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占据亚洲较大部分零售份额,到2018年,预计中国将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零售市场。
而在电商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电商市场。艾瑞咨询称,2013年中国电商销售有42%的增长,达到3060亿美元,超过美国的2630亿美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计,中国电商销售额在2020年将达到6500亿美元。
同时,中国的移动电商取得较大发展,艾瑞数据显示,26%到30%的网络访问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上完成的,,且移动设备造就了15%的订单。如果继续目前的趋势,2016年移动支付可达在线交易的20%至 30%。
而在未来,亚洲预计将会继续推动全球零售业的增长。此外,亚洲在诸如电子商务等领域以及开发新产品方面都具有驱动创新的潜力。
报告也表示,在消费方面,中国将继续引领世界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工资增长与越来越迅速的内陆城市化进程,将会成为维持需求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