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的今天,品牌忠诚度已经成为手机厂商竞相追求的重要目标。那么,是什么影响着手机品牌忠诚度,主流手机品牌的忠诚度又究竟如何?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人民邮电》报联手搜狐社区开展了一次“手机品牌大调查”,虽然调查结果会受到样本数量以及样本特性的影响,但是却仍然可以给我们一些答案和启发。
一、功能:强大功能奠定制胜优势
“你选购手机时最在意什么?”在《人民邮电》报的此次调查中,有77.26%的受访者选择了“功能”这一选项。
“功能”选项拥有如此高的支持率,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今天的手机正在被赋予更多的特性和价值,但手机的功能性还是其最基础、最重要的特性,无论是打电话、上网还是玩游戏,手机功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以及手机品牌忠诚度的高低。
在“您继续使用同品牌手机的原因?”这个问题中,有46.22%的用户选择了“功能和体验好”,使其成为该问题中支持率最高的选项。品牌忠诚度,简单地说就是消费者对于某一个品牌的偏好,而在更换手机时,是否继续选择同一品牌就成为考量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标准。从这一问题的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功能和体验好”是消费者继续使用同一品牌的重要理由。对于手机用户而言,一款手机如果功能好,就能带来比较理想的体验,而比较理想的体验,又容易产生使用习惯和依赖。因此,做好功能,是塑造用户满意度并最终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和消费习惯。
本次调查的另一个问题,再一次验证了功能对于塑造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性。在“您继续使用iPhone的原因?”中,有37.52%的用户选择了“功能强大”,功能依然成为了支持率最高的选项。这让我们看到,虽然今天的苹果手机已经成为了时尚潮流,但是相比较它的外观、体验以及极高的品牌认知度,功能依然是消费者非常看重的条件,是塑造品牌忠诚度的基础。
二、体验:满意体验造就消费惯性
一部手机的使用体验对于消费者的忠诚度到底有多重要?在由《人民邮电》报与搜狐社区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46.22%的用户表示下一部手机会选择同品牌,他们最看重的是功能和体验的良好。不仅如此,还有19.63%的用户是因为不愿意改变使用习惯而选择忠诚于原品牌,换句话说,他们也很满意已有的手机体验。
手机使用体验是一个很虚幻的东西,然而它又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选择。手机的界面设置合不合理,操作方不方便,甚至图标漂不漂亮都是体验的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手机触摸屏技术是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它大幅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利程度和感受,苹果正是最大化了这项体验的优势,才在手机终端市场一跃而起。而声称具有此项专利的诺基亚却贻误战机,滞后推出触摸屏手机,让苹果占得了先机。
其实,在硬件技术越来越雷同化的今天,使用体验不仅依赖于技术,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软件更是决胜法宝。苹果就因为率先推出自有的应用商店,因为一款一开始并不起眼的“愤怒的小鸟”而笼络了大量人心。这种成功在于细节的追求。以往,人们都得去适应自己的手机,而苹果追求的是手机迁就于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改变屏幕的高度、距离和角度,获得一种自由选择的体验。
在手机进入买方市场的今天,手机制造商们应该越来越注意到追求体验完美的重要性,而并非只是一味地追求新技术,消费者对于体验的敏感和挑剔正在悄然改变着手机发展的方向。
三、附加: 多样魅力为品牌加分
在此次《人民邮电》报与搜狐社区联手进行的“手机品牌大调查”中,根据1601名参与调查人员的投票结果,有5.1%的iPhone用户,大约83人,他们中有21%在换手机时,愿意继续使用iPhone,有53%的人不愿意。尽管考虑到样本量过低造成的偏差,这个结果还是相当出乎意料。因为从很多调查来看,iPhone用户的忠诚度很高,超过同类手机品牌。
据市场调研公司GfK的调查,84%的iPhone用户表示在更换手机时会继续选择iPhone。美国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公司Brand Keys每年都会发布品牌忠诚度的排行榜,2010年iPhone高居榜首,2011年排名第二,同时苹果电脑排名第五。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强大的品牌魅力。
自大哥大时代结束以来,手机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手机所能代表的社会地位、个人品味、富有程度等属性都在不断削弱。手机作为一种消费品,更多的是发展其功能。iPhone的出现带来了改变。iPhone不但是具有强大功能的手机,它更能帮助使用者树立时尚、品位、个性的形象。在中国,这种形象里还增添了“不差钱”的要素。可以说,iPhone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品牌附加价值。
回到我们的调查,有5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继续使用iPhone,但我们看到“不继续使用iPhone的原因”选项中,有高达52%的用户选择了“价格太贵”。营销学中,对价格敏感的客户属于“无品牌忠诚者”的序列。因此,iPhone在塑造着优秀品牌形象的同时,是不是应该考虑对消费者做出更多让利呢?
四、价格:“价廉物美”是永恒利器
此次“手机品牌大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因素中,“价格”是仅次于“功能”的第二个因素,这证明:消费者永远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手机在具备了基本的通信功能之后,其他的应用当然是多多益善,但如果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的话,那就需要考虑了。毕竟手机的功能属性强过消费属性,不像衣服,一个人会拥有很多不同种类、不同款式的衣服;可手机一旦购买了,很少会因为“不喜欢了”、“功能太少”就立即丢弃或更换。而且,如今的智能手机价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iPhone这类高端机型,固然有很多人喜欢,但更多的人是在掂量了荷包之后,放弃了购买的念头。尤其是一些中老年客户,他们对手机功能的要求并不高,但对价格却比较在意。
作为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需要把握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对价格的这种心理,多推出一些价廉物美的手机终端。事实上,我们也已经看到了这方面的尝试和成果:从进入3G时代开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纷纷通过定制等方式,与手机厂商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价格在1000元至2000元的智能手机,不仅受到用户的欢迎,而且销量也十分好。中国电信与华为、中兴定制的几款手机,短时间内的销量均突破了百万,这也是市场对“千元智能机”策略的肯定。而作为消费者,自然也期待未来在购买手机时,能有更多“价廉物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