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出现过不少良性的监督案例,比如刘姝威揭露蓝田股份造假、《财经》(博客,微博)杂志曝光银广夏陷阱、知名市场人士夏草质疑数十家上市公司等。它们不再是普通案件,已经成为公共事件,涉及舆论监督的界限,也牵连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利益,公众需要得到一个公正合理的交代。
养老制度改革设计要充分尊重民意
中国的养老制度改革牵扯面如此之广泛、社会影响如此之深远,现在提出的改革原则要想赢得全社会的认可依然任重而道远。不应该把制定养老金制度改革措施的制定过程神秘化,不仅应该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有关问题的讨论情况,更应该积极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社会公众是养老金制度的利益攸关者,有权也应该参与有关措施的讨论和决策,这样可以避免相关改革措施遭到社会公众的误解。而只有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才有可能成功。
民资办医不能绕道走
公众对医疗改革的关注日益升温。分歧仍然不少,但有一个共识已经形成,就是要增加供给,调整结构,这意味着医疗机构的数量增加、效率提升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善。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医院。当前有实力的投资者虽多如牛毛,在医疗领域却仍是涉水者少,观望者众。既然供方资源无法有效配置,群众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很难获得根本性解决。
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触动现有利益格局,吸纳更多的市场主体,形成市场竞争机制,理顺扭曲的医疗资源分配格局。历史性拐点的出现,寄望于一盘大棋。
李嘉诚撤资背后的两张资产负债表
“李超人”旗下,无论长实,还是和黄,均秉持低资产负债率理念,遇危则抛,见好就收。此番李嘉诚卖出上海商业地产,则是见好就收。企业资产负债表之外,则是国家资产负债表。金融危机爆发后,G20全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候任美联储主席耶伦等人的主张,国家推高己身负债,削平企业负债,货币宽松的同时,使资金流向更具成长性的产业和企业。5年后,无论美欧,企业资产负债表均得到有效修复,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复苏前景光明。李嘉诚大举投资的欧洲,已然触底反弹。去年年底开始,欧债危机已经无人提起。
反观中国大陆,在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地方政府和企业同时扩张,资产负债率不降反升。5年后,中国大陆的过剩产能愈发引人关注。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可期,中国大陆资本开始外流,其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