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受思想动机制约,而思想动机又源于人们对社会的需求。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主宰世界经济命脉的原动力,已经不再是物质资本,而是作为知识载体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是实现企业超额利润的最直接创造者,更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企业人才的优化使用和有效的管理对策,能够为企业创造无限的利润。下属努力工作是所有上司都希望看到的事情,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下属随时都有这个激情工作,这就要求有一位好的领导懂得激励下属,以下乃是激励下属的五大诱惑兵法。
兵法一:利诱
利诱,顾名思义,就是以"利"诱之。这里并不说只有钱,钱只是其中一种,"利",用一定的好处作为激励物资,最终达到使其他人为我所动的目的,谈到"利",就是"钱",这是不全面的,这其中的"利"是包罗万象的,
三国时,曹操带兵打仗,天气炎热,军士们口渴难忍,行军出现困难。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曹操灵机一动,用马鞭指着山的另一头,对军士们说前方有片梅林,军士们一听,口中生津,有了动力,继续前进。"望梅止渴"的典故是典型的"利诱"手段,只不过其中的"利"是虚幻的,但同样能够达到效果。但是这只可以是一次,不能实现的利员工是不会相信,也就不能产生效果的。而且领导者也必须做好一点:必须了解所有员工的困难、心态、目标
兵法二:顺诱
顺诱,就是通过赞美对方的方法来达到对方为我所动的目的。赞美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比金钱更重要。
战国时,秦统一六国,独霸天下,燕国不甘败北,此时民间有位侠士,叫荆轲,此人勇力过人,而且相当自负,燕王想让此人去刺杀秦始皇,但人们心里都清楚,此次行动,不是凶多吉少,而是有去无回。怎么办呢?燕王便利用了荆轲自负的弱点,为他广为宣扬,说此人如何高尚,如何侠义,总之扣了好多的大帽子,最后在民间形成了极佳的口碑,然后再聚众宴请他,当着百姓的面请求他去刺杀秦王,才有了"荆轲刺秦"的历史典故。就是这块"贞节牌坊",使这位勇士乘着萧瑟的秋风,长眠于他乡。从这则故事中不难看出"顺诱"巨大的威力。
把它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是人们常说的"零成本激励"。作为领导,首先应该明白自己员工的心理,其次,学会赞美下属。做到这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学会赞美下属,必须掌握以下几点:发自肺腑的称赞;赞其长,避其短;称赞要及时。员工也是人,只要是人就爱听好听的话,你我都是一样的,所以领导者不能吝啬你的赞美。
兵法三:逆诱
逆诱,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将法",通过贬低他人以增强其求胜欲望而达到为我所动的目的。 南宋时期,岳飞与金兵打仗,双方对阵。金兵太子金弹子出战,此人凶猛异常,连胜数阵。岳飞的大儿子岳云请求出战,但岳飞怕他年少无知,犯下轻敌的错误,就说:"金弹子勇力过人,非寻常人可比,还是为父亲自出战吧。"这句话惹恼了小将岳云,立下了军令状,不杀金弹子,誓不回营。结果经过苦战,一锤打死金弹子,得胜回营。岳飞巧用激将法,使儿子心中产生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足够的重视对手,使出百分百的力量。
有些确有能力的员工,不是自信力不够,而是自负,认为什么事都难不倒他。对于这样的员工,领导仍然可以用"逆诱"的办法来打击他的自负,让他考虑到问题的后果,才能足够的重视,胜算才能多一些。
人们往往都有逆反心理,你越不让他干什么,他偏干什么,尤其是在气氛激烈的情况下,对于那些好胜心强并且脾气暴躁的人,用"激将法"来达到用他的目的是最好的办法。逆诱的技巧在于恰到好处,用的要准,过犹不及,而且不能让对方看出你在激他,否则就会产生负面作用。
兵法四:痴诱
痴诱,是一种有战略眼光的办法。要想用人,必先让人服你。"痴"就是假装糊涂,但却能让对方看出你是装糊涂,比如你的下属犯了错误,出于无心,你装一次糊涂,放他一马,他会感激你的,今后,无论怎么用他,都会一无反顾。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后,曹操大获全胜,在打扫袁绍住地时发现了很多战将私通的信件,当时心里有鬼的将士们个个都胆颤心惊,有的都已经站不住坐到地上了,心想这回死定了。但曹操下令,将搜来的信件付之一炬。有人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曹操答道,与袁绍开始交兵时,敌强我弱,我尚且不知胜负,手下的将士能预料吗?这一举动,曹操不知收买了多少人心,这也是他今后能够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宽容,是领导者的一种美德,也是一个领导的修养。痴诱的前提,要求领导者要有宽大的胸怀,才能痴的真,痴得让人感动,同时还要让人感觉到一种威严,认为这次是侥幸,再犯就没有机会了。
兵法五:反诱
反诱,是指领导对下属的充分授权,鼓励其失败,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它的基础是信任,没有信任,无从谈起反诱。
《水浒》中有这样一段,杨志被梁中书派去押运生辰冈,还要派一个老都管监视他。这是一种不信任,使杨志不能令行禁止,才着了吴用的道,把生辰冈给丢了。大家可以想象的到,假如梁中书不派老总管去监督杨志,假如梁中书在临行前对杨志说:"手下的兵士你随意调遣,即使有什么意外,我也不会怪罪你的。"那么,吴用纵有天大的妙计,恐怕也无计可施了。难怪金圣叹在评水浒时,由衷的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金圣叹叹得有理,杨志活得无奈。
鼓励失败,并非去让对方失败,而是让对方放下面对失败的包袱,轻装上阵。失败的结果,双方都心照不宣,其结果一定不利,都不希望发生,如果上级采取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下属,这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给下属输入一股暖流,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才能全身心地避免失败的发生。这也正是反诱的精妙之处。
反诱与逆诱最大的不同在于,反诱是以信任为基础,而逆诱是以不信任为基础,但殊途同归,目的是一样的。
领导,必需要掌握鼓动下属士气的技巧,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五种诱惑方法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要求领导完全了解自己的下属,对号入座。如果领导连下属的名字都叫不全的话,这五大诱惑兵法就无从用起。
事实证明,要保持员工的内驱力和幸福感,管理者没必要费尽心机地揣测员工的心理,或者操控各种复杂的激励手段。只要他们能够向员工表现出基本的尊重和体谅,就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对工作本身的支持上。上司与下属相互支持,学会对下属表示尊重、认可,给予鼓励或精神安慰,建立归属感,就能强化你和下属之间同舟共济的感觉。与之相反,如果你只是在乎自己的感觉,就可能会摧毁你们之间的信任感。一个想要得到追随者的领导者,必须要照顾追随者的感受。管理是一门艺术,如何激励员工是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也是企业具有团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保障,把握适度才能更好的发挥人员的潜力,发挥企业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