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低,普及度高,让不少护肤品牌选择以口红为切入口着陆彩妆市场。再者,彩妆在满足消费者功能需求的同时,更多地被赋予潮流、自我奖励等情感需求,也更贴合当下消费者的生活状态。
英敏特数据显示,彩妆类产品口红、唇彩市场占有率达到63%,其地位不可小觑。
线上玩得火热
唇妆已然从基础的审美转变为个性的展示,尽管经典色号已然是消费者首选,但非常规颜色时尚感强烈,也让不少消费者愿意一试。
根据天猫美妆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共同发布的《2017中国美妆消费趋势报告》,口红在2016年销量增速已经达到美妆整体增速的5倍。在淘宝数据中,彩妆热销单品榜TOP10上,口红占了8席。
天猫、京东等平台也开始玩出花样。
MAC与天猫共同创造了名为“选色卡”的功能,消费者在加购物车的时候进入“选择颜色分类”会触发这个功能,继续点击,就会弹出颜色页面,可以选择不同色系,而不同色系里面又会有不同的颜色图表,对应不同的唇膏色号,依靠技术还原唇膏颜色和质地。

此举意在打破线上口红无法试色缺乏体验的缺陷,也大大增强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而京东也在美妆类中新增了AR试妆技术。在京东页面选择口红产品,商品页面会自动出现AR试妆提示。每种口红颜色均可以调节薄厚度,消费者可以充分了解该口红是否与自己匹配。
欧莱雅、丝芙兰、蜜丝佛陀、美宝莲等都已经运用该技术。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技术能够帮助消费者解决线上唇部彩妆体验感不足的问题。不少线上小店也增加了BA服务,帮助消费者更快更专业地做决策。
只不过,很显然,唇部用品中只有口红销量和关注度一直较高,反观唇线笔等等,寥寥可数。
而对于唇部护理类产品,无论是品牌或者消费者,关注度都远远不及口红等彩妆。
线下冷冷清清
如果说护肤品牌纷纷推出唇部彩妆力图突破彩妆市场的话,那对于线下实体店而言,上妆效果显著的唇部彩妆是不是更应该引起其注意。
比起唇部护理产品,口红等彩妆能看到及时性效果,更能大大提高成交率。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走访了广州数家屈臣氏之后,《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发现,在唇部产品的推广和试用上,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很多门店BA会告知消费者注重眼部保养,比如20岁就应该用眼霜等等,但是其对唇部保养的知识却很欠缺。大部分消费者爱用口红,但却往往不知道该用什么牌子的唇膜、唇膏等等。BA何以不普及相关知识?毕竟不只是眼部长细纹容易暴露年龄,唇部也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再者,在产品体验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专业的BA会帮助顾客去除唇部附近的死皮,用唇部卸妆产品帮其卸妆,教导消费者如何做唇部的深度清洁,以及口红和润唇膏等应当如何使用,是否能同时使用等。一方面,能打造BA和门店专业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大大提高试妆效果。
但是在不少门店,更多的是消费者自己拿起口红试妆,卸妆,既不专业也缺乏良好的体验效果。
第三,门店会开设口红区域很常见,但对于唇膜等唇部保养品上的关注则很少。甚至不少门店可选择的唇膜仅一个牌子,数量也单薄。
事实上,消费者热衷口红,是因为其能达到很好的修饰面容的效果,最快地提高时尚感,但在如何正确涂口红、卸妆,如何护理等方面,消费者知识仍旧匮乏。在这其中,如若BA能有传递知识的作用也能培养起消费者粘性,进一步提高门店与线上商城的差异化。
电商小店已然能做到模拟试色,答疑解惑,线下门店再不改变战略又何来竞争力?
对于品牌而言,渗透率是第一增长来源,如何准确抓住第一次购买者的功能需求与情感诉求尤为重要。而对于门店而言,也不外乎如此。
天猫2016年618节开场26分钟卖出1000万支口红,而反观其他品类,远远达不到口红的影响力。如何将这一品类打响,还需费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