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普遍供大于求的市场背景下,开店做生意,就不能被动地等着生意上门了,而是要主动设计,把店门口经过的路人吸引进来,把他们的随便逛逛转成当天购买,把一次性顾客变成回头客,这样才能在同行手里抢饭吃。
什么是设计?简单点来说,就是布局,先确定自己的目标所在,然后设置外在的利益点,吸引特定的对象注意,并引导对方进入你所设的“局”,然后再动手。例如当年的柯达公司,掌握了相机和胶卷两大专利技术,先主动开放相机的生产专利,于是众多厂家一拥而上做相机,相机数量增加之后,对胶卷的需求成倍上升,直接拉动了柯达公司的胶卷业绩。再比如大卖场里九块钱的烧鸡、一块钱的可乐,化妆品店的免费盘发修眉等等。
那么,在门店这个方面,店老板至少得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主动的策略设计及导入:
一、店外引客设计
店门口的马路上,每天来来往往的路人,就是潜在的客户资源,不设法吸引到店里来,那就是浪费,尤其是在一些门面租金昂贵的地段。所以,先要把马路上的路人吸引进店,让路人注意到这个店,主动或是被动的接受门店及商品信息,并产生进店看看的行为。若是人都不进来的话,那还能做什么生意?然而,凭什么让路人进店?一般来说,可分为四个方面来设计策略:
1、门店的外部布局策略。例如别致的店门及店招造型,主题鲜明的橱窗设计,进店口的地垫铺设等。
2、特定商品策略。通过新奇特商品的展示,来吸引路人进店。
3、特价商品。尤其是价格透明度高且需求量大的商品。
4、店面前后路段的广告DM或是小样派送。
二、店内好感度设计
顾客进店之后,身处店内环境,这第一眼的直观感觉很重要,会让顾客直接产生对门店的感觉,这感觉又会直接关联到接下来的购买与否。在店面现场的四个方面,会直接让顾客产生第一眼感觉:
1、现场的光线明亮程度,理论上来说,越亮越好。
2、现场的温度是否适宜,是否保持了一定的空气流动,不能出现憋闷感。
3、现场的味道,是让人愉悦的味道,还是会让顾客掩鼻而去的臭味。
4、现场的整洁程度,是否干干净净,是否井井有条。
三、延长停留时间设计
理论上来说,顾客进店之后,停留的时间越长,当天买东西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得要通过一些方法,尽量让顾客在店里多待一会。诸如:
1、免费的WIF;
2、免费手机充电服务;
3、茶水接待;
4、小型增值服务等。
四、促进购买设计
除了产品特点介绍、价格优惠等常规手段之外,还得有些不一样的促进手段,主动来打消顾客的疑虑,或是让顾客对本店与其他同类门店产生对比差异化,从而尽早做出购买决定,可参照的策略设计方向有:
1、突出营业人员的专业性,对产品及相关使用问题的专业讲解。在高度熟悉的基础上,相关专业知识必须要超越顾客,也就是要说出一些顾客还不知道的相关知识。不然的话,顾客就不会认可营业人员的专业度。
2、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涉及到其他方面的一些关联性问题,营业人员可在技术层面帮助顾客解决。虽然与产品本身无关,但对于顾客来说,却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增值服务。
3、采取利益先行。在顾客还没有明确采购之前,主动先给顾客送赠品,无论是否购买,都送,先让顾客感受到利益。
4、设置感动点。即是特别且细致的服务,其他店没有的,且当场让顾客感觉很舒服的。诸如在夏天,顾客进入到购买前的徘徊犹豫阶段时,主动给顾客送上一个冰镇的一次性毛巾。
五、回头客设计
所有的顾客,都有成为回头客的可能,若是纯粹的被动等待顾客下次回头,那这回头的几率就相当低了。所以,得要主动导入策略,尽量提升顾客的回头率。诸如:
1、找理由建立联系。
无论是要顾客的手机号,还是请顾客加店里的微信,得要有个理由,且是对顾客有利的理由;直奔主题的要顾客联系方式,顾客出于个人信息安全的考虑反而会不给。所以,先得设置一些利益点,例如扫微信可直接计算折扣、抽奖、到货通知、促销活动通知、手机号直接成为会员号等方式。总而言之,一定是对顾客有所利益的理由,再来拿到顾客的联系方式。
2、赠品的二次领取。
主动给顾客增加赠品,但暂时没到货,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店里会为顾客保留好,请顾客下次路过本店时再来领取。下次再来时,这又创造了一次采购机会。
3、主动的跟进服务。例如定期的免费清洗、免费检查、免费检测、免费更换耗材等等。在维护顾客关系的同时,也是在持续的争取再次上门再次购买的机会。
以上几点,对策略内容并没有详细阐述,只是说明需要在这几个环节上进行主动的策略设计及导入,不能傻坐在店里静等顾客上门。也建议各位老板,每天在店里的时候,少玩手机、少追韩剧、多想想这些策略具体怎么设计,不但吸引顾客进店,还得让顾客感觉这个店与其他同类门店不一样,有一定的特色,从而形成记忆点。
这样无论是本次采购还是下次采购,或是介绍给其他人,形成一定的好感支撑点。同时,策略设计也不仅仅是老板一个人的事情,可拿出一些利益刺激措施出来,鼓励全店员工,共同参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