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下顺为基金向御家汇投资亿元,雷军本人也将出任后者董事、直接参与公司战略部署与诊断,一直不消停的热点人物雷军,这回将炸弹扔进了日化圈子。或者更细致地说,雷军将他的资本直接投向了面膜市场。因为这一事件的另一方御家汇,其主打品牌御泥坊即号称“互联网第一面膜品牌”。且有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御家汇面膜贴销售超过1.2亿片,公司预计2015年营收将超过10亿元。这可要紧了,在这样的投资下面膜领域似乎真是“狼来了”。
再来看看雷军这亿元的投资,都具体投向了哪些方面?御家汇CEO戴跃锋曾透露,这笔资金的投向将包括公司的海外计划,诸如设立海外公司、研究机构、收购海外品牌等。而御泥坊产品也将在台湾屈臣氏、康是美、7-11等销售。不仅如此,投资后的御家汇还可以在产品优化上复制小米手机供应链整合经验,并采用和小米相似的互联网口碑营销。按照戴跃锋的说法,“未来的御家汇可能不再是像现在这样单纯生产和销售面膜的企业,‘互联网+护肤’将在御家汇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然而,真的是狼来了吗?
事实上,早在2014年初,凡客融资一亿元,雷军即是领投人。同样在2014年,雷军旗下顺为资本18亿元入股爱奇艺、12.66亿元入股美的。一直在资本市场活跃的雷军,除此外还在同年8月投资了一家新型创业公司——爱空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据了解,成功融资逾5000万之时,距公司成立不过两个月时间。这样一家还处在创业初期的公司,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拿下顺为投资,与该公司标榜的打造互联网家装模式不无关系。
彼时,就有媒体发问“‘小米雷军投资爱空间,三年颠覆家装行业’,是忽悠?还是靠谱?”这般看来,与雷军投资御家汇颇有点可比性。第一,投资对象。正如前文所言,雷军投资爱空间与后者强调的互联网定位有着必然的关系。同样,作为互联网品牌的御泥坊,其互联网的基因与雷军是相同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续的合作。对此,御家汇戴跃锋曾直言不讳地表示,雷军及其团队一直在寻找包括化妆品在内的快消品投资项目,“他们肯定还是希望找到有互联网基因的项目。”第二点,两个投资项目都引出了这样的发问:是否会对现有的市场造成冲击。基于这两点,私以为可一作参照。究竟雷军投资爱空间,是忽悠还是靠谱?质疑并非没有,且条条理由都依据家装这一行业。事实上,针对爱空间所提出的“20天完工”、“699元全包”、“不分包”等体系,有声音指出,每一点都存在着问题。所谓“699元全包”,实际却隐藏着更多的隐形消费;再者“20天完工”,无论是从业主的接受层面还是实际工期的完成状况都没法推行。
同样,雷军投资御家汇介入到面膜领域,也应该立足于这一品类、这一市场的具体特性再来分析其影响。因需求大、消耗快、利润高等等因素,面膜成为终端门店增长最为迅速的品类。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与微商的崛起,面膜也迅速成为微商中第一大品类。据相关资料,2014年年中微商从业人员达1000万人,其中80%的都有销售面膜。此番雷军的闯入,一方面证明了面膜这一市场的广阔空间,但另一方面确有这一担心——雷军是否会成为面膜领域的“狼”。对此,记者采访搜集了两方不同的观点。观点一认为,面膜尤其是在微商领域,雷军强大的品牌效应将迫使其他微商的客户流失,从而造成致命打击;观点二则指出,雷军投资御家汇必然会对面膜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却并不等同于担忧或者恐慌。持此观点的人认为,面膜的市场空间太大同时又缺乏消费者忠诚度,这就意味着在面膜这一市场“一个品牌起不了啥作用。”再者,之所以不认为雷军的介入会成为面膜的“狼”,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对雷军的介入是期待的,也在看着是不是能出点新东西。”实际上,在不少人看来,目前的面膜市场已显疲惫之态,不单单是面膜品类整个化妆品市场都需要更多的创新。基于这样的背景,雷军的闯入更大的意义将在于,为传统面膜企业、面膜经销商带来更多新的东西,因为其实他们也在担心要怎么让自己的品牌走得更好、更长远。采访的另一位经销商则表态,作为商人不应该整天盯着对手说对自己产生威胁,其实彼此间并不存在太直接的竞争关系。“如果这样,会不会太短视了?要是欧莱雅出了面膜担心一把,玉兰油也出面膜再担心一把,那传统企业的老板估计活不了几天,都愁死了。”
试想,倘若是雷军的这一把投资能将小米重产品、重服务、重互动,进而打造出更性价比产品的做法推广至化妆品行业,一改传统面膜品牌乃至化妆品品牌过度追求宣传的作风,真正回归产品、回归消费者,那又是何乐而不为之事呢?与其杞人忧天地妄想出这只狼,倒不如学着与狼共舞来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