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近十年婴童业发展,有资料显示,现阶段中国孕婴消费市场零售总额高达1400亿左右,母婴产业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在孕婴行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母婴用品市或将场成为很多的创业者争夺的高地。
2014的到来让不少行业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回首2013年国内婴童行业发展增长似乎比预期的要少,整体速度有所放缓,这预示着婴童市场冬天的来临吗?又是什么造成了婴童市场目前的冰封期呢?
在首届河南母婴行业精英联谊会上,河北王子洋连锁集团董事长杨会臣,就目前婴童市场的现状做了品类分析以及美乐2014年服务模式讲座。他表示:“十年前的母婴市场是在找产品,近几年婴童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呈爆发之势,未来母婴门店发展的方向是品类的调整”。
专营店的“鸡肋”品类
护肤、彩妆、面膜、洗护,这些显然是专营店最为重视的品类,近日,《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在走访天河商圈的屈臣氏、万宁、娇兰佳人等专营店时也不难发现,从婴童产品的陈列面积以及摆放位置来看,母婴品类俨然成了专营店忽视的品类,用一句形容母婴品类在专业店的地位便是“爵之无味,弃之可惜”。
另外,由于受强生、贝亲等外资品牌的影响,本土婴童品牌整体价位主要都在20-30元区间,客单价低,很难上量。因此,强生在专营店的份额依然很大。宝宝金水、青蛙王子、多啦A梦、snoopy等品牌在化妆品专营店大多也就几个单品在售卖。杨会臣表示,母婴品类被化妆品专营店忽视,其主要原因还是利润太低,很难调动店员去引导和销售这个品类。
被杨会臣称之为“草根行业”的母婴市场,2014年未来的走势将会是品牌思路与品类思路并驾齐驱。加之婴童市场的日渐成熟,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具有累积效应,对品牌的消费偏好会逐渐增加。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品牌认知度很高的婴童产品品牌将获益更多,品牌效应会愈加凸显,品牌优势说到底,就是要有特点,有了特点、个性才会有卖点。
如何在这种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一些商家也在寻求创新,作为快消品类人们对孕婴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产品种类齐全,购物环境舒适,更要求服务的周到、细致。未来“一站式”专业购物模式将成为婴童市场的主流销售模式。
品类的“比较优势”
当前国内儿童护肤品市场总额有100亿元左右,还保持着每年30%的高增速。在此行情下,婴童洗护品类将迎新门槛,原有品牌做大做强,以及新品牌源源不断地进入,都试图要在母婴洗护品类市场分得一杯羹。
在河南举办的母婴行业精英联谊会上,记者发现母婴产品线除了常规洗护之外,其中清洁、特护、湿巾等系列。广州爱贝佳商贸有限公司旗下的利贝洗护品牌也开始发起进攻,销售部总监钟云恩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利贝母婴洗护产品将差异化的单品与外资品牌抗衡,主要的品类包括洗护产品、护理系列、洗衣液为母婴店的主推品类,目标是将利贝洗衣液打造成婴童行业的“蓝月亮”。
据了解,利贝主要走母婴店渠道,零售价格在20-30元区间范围,代理商在选择婴童品牌时,除了考虑安全性的因素,其次就是要寻找高毛利的婴童产品,当记者提及在产品价格偏中低端的前提下,如何既要保证品质,又要立足于代理们的高利润率呢?钟云恩坦言,广州盛欣化妆品有限公司也就是爱贝佳自有的GMPC工厂,通过温和的配方以及生产标准的提高打造利贝的品牌价值。目前,爱贝佳的自有工厂分布在四个区域山东、武汉、成都、广州,之所以选址在这个几个城市,方面建立全国四区域性营销,辐射面积保函了东北、西南、东南以及中部的地区,能有效的提示品牌的认知度。
目前市场专业做婴童洗衣液的品牌的还不是很多,贝利洗衣液在终端销售情况比较乐观。
再会上,很多代理商表示,目前五花八门的护肤产品,让消费者挑花了眼,短时间内不会考虑再接护肤品牌,尽量做一些互补性品类,来提高婴童市场的终端动销。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放宽二胎政策的利好消息,未来几年孕婴童产业又将呈现井喷之势,伴随孕婴童消费市场的高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孕婴童产业。
品类细分的营销体现
王子洋母婴连锁的杨会臣告诉记者,“现在的家长都是80、90后当道,她们并不特别在意儿童产品的价格,产品安全性、使用口碑等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儿童洗护用品广告日益以产品温和、无刺激等概念引导消费,无刺激、零添加的概念将吸引更多年轻父母的关注,纯天然、无刺激的植物产品依然将会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从母婴终端店的销售占比情况来看,洗涤产品中,洗护二合一,使用便捷的产品,较受欢迎。儿童产品的讲究的是温和性,而在使用方面也提倡方便。“洗护二合一”的儿童产品,需要从儿童实际用途的便利性来权衡与考虑。因此,温和型的儿童产品也会使得产品的品质得到提升,儿童产品所含的刺激性物质必须要少,以防止儿童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出现过敏等现象。
在营销策略这个问题上,外资品牌贝亲可算把产品的细分发挥到了极致,推出的“专为中国儿童设计”的产品,与强生在一二线城市一争高下。而我们本土品牌,在这一点上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在某些细分领域积存点实力的,本土作战,至上占领有利地形主动出击,在对待产品的态度上,“差异化”才是最奏效最与外资品牌相抗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