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盎司的岩盐和鸢尾干花,2%盎司的薄荷和20粒胡椒:这是古埃及人在公元前留给我们最早的牙膏配方,古埃及人将它称为“清洁牙齿的膏状物”。1873年,当时的英国高露洁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支牙膏,从此,牙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必需品。
几年前的牙膏市场,3块、4块的价格是主流,偶尔有一两款标价十几块的进口产品,都已经能算得上是牙膏中的贵族;而现在,十几块的牙膏已属平常,真正能称得上是高端的,全都是在30元左右,更有甚者飙到了近百元。在消费者的普遍认知中,牙膏这种东西向来是和“高端”两字扯不上关系的,为什么那些打着“高端”旗号的牙膏能卖那么贵?无他,功效更齐全尔。
除了基本的清洁牙齿、预防蛀牙、清新口气等基本功效外,高端牙膏无一例外地还拥有超越一般牙膏的强大功效:佳洁士“炫白”、黑人“超白”、高露洁“光感白”,立志要将美白做到极致;舒适达、冷酸灵表示:抗过敏,我们一直很专业;而以云南白药为代表药物牙膏品牌,则将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草药”大旗插在了高端牙膏领域,在牙膏行业唱起了“最炫民族风”。
如今的日化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牙膏领域亦出现诸侯割据、群雄逐鹿的格局,国内牙膏企业能以“中草药”为突破口在高端牙膏领域立足吗?
“中草药”还是很有市场的
被指“不务正业”许久的两面针终于“浪子回头”回归主业了!高喊着“有些牙膏就是比其他牙膏更消痛”的口号推出了中药消痛系列牙膏,并放出豪言:“两面针此举可能是一场改变牙膏市场的革命。”
且不讨论两面针此举是否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单是其以“中药功效牙膏先驱者”的身份自居,这样的行为就会让很多本土品牌不服。在国内牙膏市场,中药牙膏占据的的市场份额即将超过50%,很多主打中草药功效的日化企业,如田七、黄芩等都一直致力于中草药牙膏的推广。早在2010年,某网站就做过一个叫做“网友使用中草药牙膏情况”的调查,其中93.5%的调查者都表示使用过中草药牙膏。中草药牙膏蕴含的中草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的作用,对中国人常见的口腔问题能起到较好的缓解功效,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
常友日化商行的总经理漆宏博经营日化用品多年,对牙膏行业的种种变化有自己的见解。他认对国内大多数牙膏企业选择“中草药”为卖点与外来品牌抗衡这一做法还是认同的,“毕竟中草药是经过了几千年积累而传承下来的,相对于国外牙膏所主打的美白、防蛀,显然‘中草药’这种传统的东西更能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同”,他对中草药牙膏的市场前景还是相当看好的,“毕竟,外国品牌想学也不容易,本土品牌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他如是说道。
“凑热闹”的心态要不得
现在国内日化行业普遍存在这么一个现象:只要一个产品卖得好,其他产品都会去模仿。在云南白药最初试水牙膏市场的时候,中高端牙膏市场还是一片“蓝海”。眼看着云南白药这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都在高端牙膏市场赚的盆满钵满,那些“根正苗红”的牙膏企业也不甘寂寞,纷纷推出以中草药和功效为卖点产品,进军中高端市场,硬生生将这片“蓝海”搅成了“红海”,其血腥程度可见一斑。据日化专家冯建军介绍,云南白药等走高端渠道的产品毛利率可达90%左右,其利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走流通渠道产品的利润,许多牙膏企业将高端牙膏市场视为“逆袭”的最佳舞台。
针对这种牙膏企业往中高端市场“扎堆”的现象,记者采访了济宁百货有限公司的老总齐鸣,听取了他的一些看法。记者以云南白药为例,抛出了“怎么看如今本土牙膏企业普遍存在的‘跟风’现象”这样的问题,齐鸣先给记者做了一个分析:云南白药牙膏现在为什么卖的这么好?第一,本身“云南白药”这个品牌就在国内做得很好,在消费者心中有比较好的印象;第二,也是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产品的效果,“牙膏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起一个清洁的作用,几块钱就能解决的,消费者为什么愿意花几十块钱去买云南白药、舒适达的牙膏?还不是因为用起来有效果”。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中草药产品,高端牙膏领域会不会也像其他日化领域一样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对于记者的疑惑,齐鸣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其实牙膏这种产品的效果周期还比较长,品牌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培养消费者,“云南白药的牙膏最开始的时候卖得也不好,在坚持做了几年的营销之后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在积累市场的这段时间,那些没有长期规划的品牌自然而然地会被淘汰,因此“竞争可能会有,但还说不上是泥潭”。在齐鸣看来,牙膏企业不管是主推功效产品,还是主打中草药走高端路线,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如果只是抱着“试试水”“凑热闹”的心态参与其中,那肯定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