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发布了《2016年深圳零售商业顾客满意度报告》,在对包括大型超市、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三大业态的43家零售企业调查的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零售商业顾客满意度总体得分80.42分,14年来首次达到“满意”水平,进入“顾客满意时代”。
其中,商场客流因休闲社交而回暖成为亮点。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受到互联网和电商业态的冲击,传统零售业的发展近年来遭遇了“瓶颈期”,如今逆势繁荣,并以休闲社交的方式重新吸引消费者,可以说传统零售业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逆袭”之路,创新消费体验成吸客“法宝”。
“去年,深圳市民在常关顾商场的单次平均逗留时间同比延长了0.1小时,平均月光顾次数达到5.3次,有所增加,反映了在消费者眼里,商场作为休闲、社交场所的功能和定位在强化。”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

实际上,为了重新吸引顾客的眼球,深圳零售业这些年一直在创新模式。以奠定了深圳零售业基础的百货业为例,30多年前,随着国际零售大鳄沃尔玛“落户”,深圳本土百货业在毫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使得深圳商业模式成为了全国的“试验田”,那时候的创新多半是“百货+超市”或者“地产+百货”等方式,以“茂业百货68小时不打烊感恩盛典”、“天虹环保节”等新兴营销方式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购物热潮。2013年,这些商场又纷纷与时俱进推行微信营销。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深圳零售业靠着促销打折,把线下“搬到”线上,收获了不少消费者“芳心”。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促使了传统零售业“拓荒”线上零售,那么近两年来电商靠拢“线下”的趋势,则让拥有线下门店的传统零售业彰显了独特优势。“目前,线下成了很多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必争之地,深圳零售业通过‘互联网+转型升级’,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是必然的选择。”
有业内人士指出,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涉及上下游多个领域,包括供应链、物流额、服务、客流、大数据、智能化等,如华润“全能会员”积分通积通兑、家乐福向“多渠道 +多业态”转型、百佳升级计划,用户轻松在线订购“i岁宝”实现社区型百货O2O等,都是典型的案例。2017年初,深圳出台了《深圳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码发力零售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商贸+金融”的跨界经营体,提高零售核心竞争力。
“不管是线上线下,本质都是手段和渠道,互联网改变的是我们‘卖’东西的方式,关键还是要提高我们的商品和服务品质,真正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有专家指出。
“现在的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追求空前强烈,他们不差钱,买东西的渠道也更丰富,但对休闲体验的需求正处于爆发式的增长阶段,如果还把商场当做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所,显然是不足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除了保证商品品质,提升消费体验,打造多功能体验区是留住他们的法宝。”天虹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2016年年底,天虹新沙购物中心、君尚3019、精品超市TASTE等先后开业,填补了各片区商业空白点的同时,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使得开业现场十分火爆,如集精品购物、主题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蛇口艺术生活方式体验平台,将黑科技主题、品质生活、艺术美学等多种元素融于零售业,以要品质的业态组合为消费者提供精致的生活方式体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往体验。而佳兆业在深圳的首个邻里购物中心,就以“魔方迷宫”、“广场小火车”、“街舞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周边社区的家庭和年轻人群踊跃参与,仅开业两天就突破20万人客流量,营业额超过500万元,实现了“开门红”。
“周末除了去户外,商场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一家大小从家走路15分钟即可到达,里面吃饭、购物、休闲、娱乐,一应俱全,小孩子足足待一天也可以。”家住深圳福田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她习惯去超市商场买完需要的东西就走,通常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现在最长可以待至少半天到一天,很多商场都有各类亲子活动,成了他们一家大小的“周末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