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内容不仅适用于圣诞节,对平常的店铺经营也是有参考价值的。虽然文章涉及的是日本市场,但是同样的思考方式应该也能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每年的整体市场需求量无变化
在考虑要怎么应对圣诞节时,首先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即什么时候、给什么样的顾客、提供什么样的商品。
从今年的日历来看,12月21日、22日刚好是星期六、星期日,23日、24日是星期一、星期二。24日是平安夜,刚好是星期二,这是有别于去年和前年的地方。对于位于郊外的店铺来说肯定会觉得今年的圣诞日程有点不妥。实际上对于日本人来说,圣诞节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这一天大家都要开心、快乐地过。估计圣诞节期间很多人都会参加不同的聚会,和家里爷爷、奶奶一起举行家庭聚会的大概都会安排在22、23日。而小孩子们和大人们的聚会大概就会在圣诞节前一周,当然也有恋人或者夫妻一起庆祝的,公司里的同事们也会聚在一起吃点心。从这些习惯来看,我们可以开始考虑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样的商品、在哪出售等问题了。唯一与过去不同的是要考虑如何做好销售分配。
比如,24日是小孩和父母亲的聚会,加上公司的职员白天也会聚在一起吃点心,那么小型点心的需求应该会多些吧?当然,大型的点心在22、23日应该会好卖些。在郊外的店面,24日的销量肯定会差一些,而如何在其它时间上将差量补回来呢,这点得要考虑清楚在什么时间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才行。位于市中心的店,休息日客流量比较少,所以郊外的店要重点安排好24、25日,以能出售更多商品。若能这么考虑,圣诞节期间整体销售额就不会受日程影响太大。
依据日期和店址陈列商品
在圣诞节期间,东健司所经营的店铺依据自己预测的结果(什么时候、提供什么商品),从大型点心到小型点心、从简单的到有讲究的商品,各种各样都有出售。这点似乎和前面所述内容有矛盾,但实际上会根据对每天需求的预测,对产量和摆放方式做相应的变化。21~25日,每天的都有不同的重点,所以每天都要改变产品的比例才行。即使是同一个品牌的店,所处位置不同,卖得好的产品或时机也不一样,所以要分析出每个店铺所面临的情况并展开对应才行。就好比像是杂货店一样,一发现快要下雨了就会立即拿出雨棚。蛋糕店也是一样,柜台商品的摆放也要应每天的需求而做出变动,这点特别是针对展柜不大的私家店来说更为重要。
另外,不管是好卖还是不好卖,只要能代表店铺的原则性或有个性的商品也一定要摆放在柜台两边。这样就可以让以市场为导向和以商品为导向两个局面并存。圣诞节是一年之中收获最大的时候。在考虑自己的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而自己又希望给客人带来什么样的产品之后,有意识地改变展柜的陈列方式应该会能带来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