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2016最新实体店阵亡名单!》又让不少人心里抖上了一抖。
在实体零售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店老板们都开始被迫调整自己的经营状况。有的是直接粗暴地做减法,要么减少销售品牌及产品,要么降低库存和进货量,要么直接关掉经营状况不良好的门店。有的则做出更加细致化的调整,比如统一门店形象,将不同品牌各样的货柜统一换成一个风格;比如调整门店的动线规划与陈列;又或者是直接将以往门店的所有东西通过加盟的方式全都改头换面。
他想找怎样的加盟店?
山西一位店老板在当地县城有四家化妆品店,去年的时候,他对自己的门店布局进行了调整,加盟了一个做整店输出的品牌,主打香薰护肤,产品包括精油、水乳、面膜、男士护肤等等。
现在店铺开了一年多了,效果也不错,这次美博会他也是想重点看一些加盟项目。“我之前加盟的那个品牌,政策挺不错的,从前期准备到后期一直都有人1对1服务,理论空间相比于传统门店又要高一点,所以今年打算多看看别的项目,要不要再做一个。”
记者碰见这位店老板的时候他已经看了六七家,还是没找到中意的。“看来看去没有特别合适的,要么就是产品可以力度不行,要么就是力度可以模式不行,还是挺纠结的。”在选择品牌的时候,他主要看重三个方面:
首先是产品和产品线,因为店开在县城,如果品牌的名气不够响亮的话,那就只能依靠产品质量形成口碑传播,其次产品线要全,当消费者对品牌一定程度上认可的时候,就需要用更多的产品锁住他们。
模式。在了解加盟店的时候,其实听到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不管是在卖场开专柜、前店后院、社区店又或者是所谓的线上线下双线盈利模式,特色和亮点反而没有成熟和完善重要。
服务。这里说的服务不仅仅是包括企业对于加盟商的培训和指导,还包括品牌自身的形象树立,比如请代言人、在当地进行营销推广等等,就相当于是基础政策之外的附加服务。
进口品店势强
除了单品牌的整店输出,进口品的整店输出在2016年略为沉寂之后似乎又火了起来。
“我们现在的O2O美妆便利店已经升级到第七代门店了,如果您前两年美博会关注到我们的话,您会发现,我们从之前的小清新风格已经逐渐转变为性冷淡风。”会场上,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终端门店形式有五种,除了专柜、前店后院、标准店之外,今年新增了mini便利店以及小资体验店。
“专柜和标准店里面的品牌和产品相对齐全,前店后院增加了服务功能,加盟商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自己做这部分还是我们这边给予支持。Mini便利店和小资体验馆两者之间大部分产品是不同的。Mini店里面的产品以快消品和爆品为主,这种店适合年轻消费者流量大的地方,面积在十平米以内,产品的单价较低,店里不提供体验服务,销售的产品都是知名度较高的爆品,因此店面只需要一到两名员工,成本较低。”
而另一种小资体验店里,销售的品牌以中高端品牌为主,和前店后院的形式有点像,不过服务更深一步。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后,可以将产品寄存在门店当中,预约到店享受服务,如果顾客想要的品牌门店暂时没有销售,也可以预约登记,由加盟商出面拿货,拿货价也是最低层级,不会因为量少而增加。
“近几年来进口化妆品愈加收到消费者热捧,2015年的时候跨境电商一度火热,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还开起了体验店,但是到了16年,就扛不住线下高昂的资金成本,不是没有利润,是一下子利润空间压缩了很多,所以才陆续关店。”该工作人员介绍:“因此,一直从品牌代理商拿货或者海外集中采购的实体门店反而能够存活下来,并且随着连锁规模扩大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缩小和线上的价格差距。”
树立起品牌的集合店攻占市场
如果说,品牌方将整店输出开放加盟作为提高知名度及辐射范围的重要方式,贸易公司利用供应优势集中采购分散输出以扩大自己的体量和利润,那么连锁店,尤其是拥有自有品牌的连锁店开放加盟则更在情理之中。
哈尔滨智晟伟业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胜滨曾经就未来怎样的门店能够存活这一问题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我觉得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门店,要么就是很大,要么就是很小,要么就是和别人不一样,非常有特色。
且不说天美联盟美卡联盟这种已经形成巨大规模的先行者,也撇开近几年迅速扩张起来的娇兰佳人和婷美小屋,提到最近的,全国百强连锁唐三彩也在前段时间宣布大力开放加盟模式,到2018年的时候,门店数量从现在的700多家增长到3000家。
这些已经将自己做成了品牌的专营店,除了在价格和利润上具有优势之外,对于加盟店的管理能力也非常强。相比之下,加盟商在管理权和经营权的把控上可能会处于弱势的地位。不过对大多数想要加入它们的人来说,如何达到加盟门槛可能会比管理上的磨合更加困难。
不过,存在即是合理,市场洗牌优胜劣汰,不管是品牌方、代理商还是终端店,都正努力向着更好、更切合市场的方向前进。一方面唱衰实体,另一方面竞争依旧愈演愈烈,市场行为之下,整店输出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