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老半天,还是决定给炒得热火朝天的女性私护泼一盆冷水。
于是有人说了,别人做买卖挣钱碍着你的事儿了?也有人暗地里心想,这人思想挺封建,都什么年代了对两性问题还遮遮掩掩。
乌犹的想法很简单,与其让被人混水摸了鱼、尽发一些辣眼睛的文字和图片,还不如把真正的两性健康常识传播出去,不会因噎废食,也希望能做到正本清源。

两性私护沦为“狗皮膏药”
“女人的脸是花,胸是叶,生殖是根,保养好根部才能长出娇艳的鲜花和饱满的叶子”,这话听着不陌生吧?粗看似乎有几分道理,不过乌犹要告诉你它其实是一种话术,常见于女性私护产品和服务的推销,这一招妇炎洁用过,一部分微商也用得着,笔者也在优托邦的一家美容会所亲历,并成功被忽悠。
那段被强拽硬拉38元上门体验、一个套路连着另一个套路的经历,在此不展开来讲了,总之除了心疼钱包,算大开眼界、大吃一惊。
令乌犹没想到的是,在这帮穿着粉色大褂、戴口罩的美容师的口中,起初告诉你是湿气重,进而又说肾虚、宫寒,最后进阶到不孕不育,一句话,如若我再不进店接受他们的“治疗”就要坏了、坏了。不得不说,她们表现出的“义正辞严”和这番“苦口婆心”,差一点被感动,顺着入了坑。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未曾想她们再给你放了一剂“猛料”--说顾客某某结婚五年了一直怀不上,在他们这儿调了一年现在孩子都三个月了,又如某某小姐就因为怀不上家里关系僵着,就在隔壁被伺候着,诸如此类。
俨然,我这是走错门,合着一帮爱在背后谈论他人隐私的“长舌妇”,进了一个三流的不孕不育专科医院,冤!
为挣钱无所不用其极,把美容院当医院使,把个人隐私当成笑话和谈资,把两性健康粗暴地理解为不孕不育,把黑的说成白的,除了三流的医院和这类坑人会所,一部分微商和电商也没了底线,在推销两性私护产品时不仅夸大其词,更爱胡说八道。
目前,在朋友圈和某宝,不堪入目的宣传图片,用文字和表情包夸出来的“万能神药”,种种,硬是把正常的两性私护包装成了狗皮膏药,令人生厌。
在乌犹看来,两性私护市场之所以混乱不堪,不只是由这些宣传误导造成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对该行业的产品与服务监管和标准的缺失,至今还处于消字号、妆字号和药字号互相打架的状态,叫人钻了空子。

消字号、药字号和妆字号“打架”
目前市面上跟两性健康的有关的产品很多,其中个护和卫生用品涉及的消费群体庞大,准入门槛相对医药器械较低,以护理液、洗液、精华、沐浴露、湿巾、凝胶为代表的两性私护产品(以女性私护为主),成了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2016年是女性私护微商最为火热的一年,以江中药业、千金药业、修正药业、花红药业等为代表的著名药企,先后宣布进军女性个护市场,推出的产品不再只适用于OTC渠道,更偏重日化线,合作推广的思路和方式也更加灵活和大胆,“欲分一杯羹”之心可见一斑;此外,微赢国际、德沃微商、CBB、思埠等微商针对这一细分市场,也在第一时间跟进了相关产品或品牌。因此也有人说,女性私护自妇炎洁已有之,是微商再一次点燃了这把火。
事实上,两性健康护理的意识国人早就有了,妇炎洁、采幽、ABC(Free)、洁尔阴、娇妍、诗洁、西尼、施巴等传统老品牌,一直占据着屈臣氏、莎莎、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商超的货架柜,在线上的销售也表现不俗,至少在天猫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娇兰佳人在内的很多日化店也瞧上了这块“处女地”,一批如千金药业有志于从日化和卫生板块扩充业务、获取增长的企业,顺势也把CS店和商超渠道视作铺货重点。
微商刷屏过后,有关女性私护的争议和质疑声也如约而至。多个医药卫生公众号平台也发文强调,两性健康常识要有,但女性私护不可过度。
目前有关女性私护产品最大的争议在于姓消、姓妆还是姓药。

市面上部分女性私护产品的卫生资质情况
据报道,在2008年前后,女性私护用品销售的主战场还是在药店,妇科洗液作为一个小品类除了有制药企业参与,一些卫生用品企业也开始推出消字号产品,卖得也相当不错。在一些药店,对它还划分出药品类、消毒品类和医疗器械类三个类目。
时过境迁,妆字号异军突起,电商与微商后来居上,但在私护市场,药字号、消字号、妆字号和械准字号产品并存又相互竞争的局面,并未发生改变。
这在2013年有一个典型案例,有媒体报道称仁和药业旗下妇炎洁只是一瓶“洗手液”,质疑其功效,此时仁和药业才发布公告承认市面上流通的妇炎洁系列产品有三个批准文号,除了有国药准字号,媒体报道的是“妇炎洁”牌植物本草抑菌洗液是卫消字号。至此,舆论才得以平息。
然而,有关消字号、药字号和妆字号产品的使用方法、功效和优劣,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各商家和平台在对外宣传时,也是各说各话。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从权威性来讲,国药准字> 消字号> 妆字号,取得国药准字号的产品申报更严格、繁琐,费用投入也更高。此外,据天涯网友称消字号仅有消毒功能不具备治疗效果,而国药准字号以治疗作用作为首要目标,具有针对性治疗功能。
换而言之,不论是消字号的或妆字号的私护产品,按理都不应该宣称某种具体疗效,没有科学依据,也不合规合法。
也有医生指出,女性的阴道是一个复杂、敏感的微生态系统,临床上对于阴道炎症也不主张长期冲洗阴道。并强调,对于正常女性,阴道冲洗和上药不仅不推荐,反而是医生要提醒患者避免的误区之一。无任何不适的健康女性更无需使用所谓的私护用品。
因此,当下两性私护市场火热依旧,不论是出于法理科学还是健康考虑,都有必要为它“加一把锁”,谨慎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