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专营店 » 正文

没有好体验就没有好开架

发布日期:2017-07-01 16:11   作者蒋宇琪
  一提到开架化妆品,大家就会想到是店里放在架子上销售的,供顾客自由选择,有些还会顺便提供试用的一篇小区域。在咱们日化专营店中,开架化妆品多在中岛区出没,对消费者来说物美价廉,种类丰富,符合他们的消费习惯;对门店来说,能够减少门店成本,提高门店的坪效。
 
  也因为这些原因,在国外,开架化妆品十分流行,有一大波彩妆品牌借开架之名迅速吸引到消费者,在提高销售的时候还收割了美誉度。
 
  而在国内,不少专营店也风风火火开始了对中岛区潜力进行孜孜不倦地挖掘,那么,成效如何?
 
  美导帮助下的“自选”
 
  丫丫化妆品店的店长刘玉霞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在她的门店当中,开架区的销售占比大于在门店的总销售占比约10%~15%,相比于背柜的销售占比来说还算是低的。在她看来,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将开架这区域灵活运用起来。“其实开架区应该是占了门店一块最大的位置,但是真的很难用起来。”
 
  据刘玉霞介绍,他的门店当中,挺早就在中岛区设立了彩妆开架区,每一小块的SKU数目都不多,大概只有不到三十个,因为需要设立体验的位置,所以相比于背柜来说SKU数少了很多。引进的品牌都是国产的开架彩妆品牌,价格基本上都在百元以下,具有较为明显的开架特征,品牌风格设定也与年轻人的消费需求较为吻合,但是就是这样的设定,却依旧无法为门店带来更高的销量。
 
  “我看过国外的化妆品开架陈列,他们的开架品牌也是属于物美价廉的,但是销售总是比我们好,不是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只是很多事情我们没办法做到。”
 
  刘玉霞解释:最初我们做开架彩妆的时候,就是为了给消费者营造一个轻松的购物环境,能够让她们放心地使用,然后促进客单成交。但是理想很丰满,显示很骨干,消费者确实试的很多,但是成交得却很少,还是需要美导在一旁起一个促进作用。美导去了,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额,难免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消费心理上的压力,成交虽然上去了,可是试用的人少了,相比于之前来说,还是没什么差别。所以至今也没找到什么好方法能够帮助门店提升中岛的销售额。
 
  做得好的是谁?
 
  咱们日化专营店里的开架体验,不说所有,但是大部分都不如诸如无印良品、名创优品、三福这种所谓的“生活杂货铺”。
 
  在这种“杂货铺”式的店里,开架区的彩妆一定不是主流消费区,但却是店中最能吸引到消费者的一块“风水宝地”。
 
  在这块“宝地”,可以看到门店品牌自己生产的彩妆产品,从底妆到彩妆再到指甲油,除此之外,可能还包含了一些护肤产品。不同于专营店的人气惨淡,它们的中岛区总能够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在那儿试用。
 
  记者在名创优品门店,询问了一位正在体验底妆的消费者,该消费者是附近学校的学生,与同学一起在周边逛逛。“之前有听同学说,名创优品的化妆品价格不贵,而且是和国际品牌同一个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使用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也过来试试。”这位消费者几乎把中岛开架区的所有彩妆都试了一遍,最后选了三款放入了购物栏。“你看,我试了这么久,也没有店员过来催促你,随便试随便挑,我喜欢这种消费体验。”
 
  当记者问道:价格这么低,不会对质量不放心吗?
 
  她回答:“应该还好吧,至少这家店到处都是不是吗?开了这么久,如果真有问题应该早就被爆出来了吧,毕竟走得是物美价廉的路子,国外也有很多这样的品牌啊,像日本的KATE,只是代购之后就贵了而已,我对这种产品有信心。”
 
  开架体验 说易行难
 
  的确,国外的开架品牌,确实活得挺好的。前段时间美国开架式化妆品牌e.l.f.Cosmetics (Eyes Lips Face)母公司e.l.f.Beauty Inc.(NYSE:ELF)的发布了2016年财报,就显示业绩超预期股价飙升23%。大家耳熟能详的日本品牌,KATE、CANMAKE、KISS ME,还有其他进口品牌比如妙巴黎、KIKO等早已通过海淘及网上的各种种草功课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再比如刚刚提到的e.l.f.、还有Wet N Wild、Tarte、NYX等,也正在B站up主和微博美妆博主的推动下,顺势成为抢占市场的第二梯队力量。
 
  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想到的较为知名的国产开架品牌,有什么?
 
  记者在百度上搜索,国产开架彩妆,弹出来网页的名字匹配度与搜索词条就不大一致,点进去看看内容,里面的牌子,有不少记者都没有听过,开架和流通也是傻傻分不清楚。在国外,开架区的产品多是口碑品,但是在国内却变成了“流通品”,怎么做也无法与国外开架相抗衡。
 
  就像刘玉霞所说的那样:只有市场上的消费者成熟了,开架才能够真正以自选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这不仅仅是依靠靠品牌或是终端一方的努力就能够做到的,必须在多方的通力合作下才能够真正帮助门店增加人气、提高坪效。开架彩妆要真正做到像国外一样是很好,但是本身市场都还不够成熟,也就只能在骨感的现实当中憧憬一下丰满的未来了。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