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观察 » 正文

从物流升级看零售变迁

发布日期:2017-06-30 15:08  
  近日,京东仓储物流部经理姜耀东向媒体讲述了整套物流仓储体系的运作及变化。
 
  他认为目前为止,物流历经了四个时代。
 
  单仓模式
 
  最原始的单仓模式,这是电商没有出现之前,传统分销模式下最经典的体系。一直到06、07年之后,电商迅速发展,线上渠道慢慢被看重,品牌商家开始由线下向线上发力,一些具有品牌驱动性,交互规模化产品上线,包括手机家电以及一些日用品等。
 
  多仓模式
 
  传统单仓模式已经难以承受电商带来的变局,因为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以多仓为基础的仓配一体的本地化交互的同时,支持单点到全国的交互。于是就出现了分仓体系和单点到全国的突破。
 
  这就是第二时期,可以简单称之为多仓模式。
 
  线上线下一体化
 
  多仓时代到了中末时期,电商环境开始发生变化。大约15年之后开始,线上的成本和线下的成本不断发生变化。而且电商在整个零售市场占据的份额还不到20%,增长目前进入颓势。
 
  很多人都意识到,线上和线下始终有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有很多商品在线上是无法完成交易的,大部分的交易还是要交给线下。
 
  与此同时线上流量获得费逐渐攀升,有数据表明,到了16时候,平均一个点击下去就要几块,十几块,而且还不保证一定带来转化。
 
  而且纯电商的交易,导致成本、产品、价格纷纷都十分透明,消费者有天猫、阿里、京东等好几个账号,哪里促销力度大,哪里折扣多,就去哪里。所以线上的黏性很弱,而线下的门店,比如夫妻店,便利店,服务就在身边,而且还有情感联系,所以黏性很大。
 
  这个时候,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企业都开始思考,渠道哪一个都不能放弃。
 
  就像百草味曾经把线下店关了,到了14、15年来发现这样做不对,又开始进军线下。这个风潮从15、16非常明显。
 
  这就引发了物流业的第三个时代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线上线下,全品牌,全渠道,全生命周期,全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性需求,解决的是B2B、B2C、B2B2C的库存共享和订单处理。
 
  这三个时代其实有一个共性,就是解决C端需求显性化的问题,不同的只是在于前两个时代是解决线上需求显性化,而第三个时代是解决线上加线下的需求显性化问题。
 
  这三个时代现在还在共存,并发挥作用,但与此同时第四个时代已经到来了。

  第四个时代是什么呢?
 
  这里先讲一个故事。
 
  大家都知道现在互联网企业都在强调数据的作用,体现在电商企业身上就是个性化推荐,也就是所谓的千人千面。
 
  谷歌有一项技术,它可以根据你平时的有关数据,就会有93%的把握能预测你明天这个时候能在哪里出现,然后锁定你。如果是要谋杀你,架一把枪放在一个地方,有93%的概率能打死你。
 
  当然这是个玩笑,这里我们要谈的是,大数据所引发的物流第四个时代--精准供应时代。
 
  但目前来说,听起来高大上的大数据分析,用数据来为用户虚拟画像,预测用户需求还不够完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你的数据就不够全面,比如说现在线上零售市场份额最大的阿里大概五十多,即便是50%,就像脸一样,如果遮住了一半,用50%的数据,想象另一半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只剩下四分之一,想象一张脸就很困难了。但阿里的数据不过是整体零售市场20%中的50%,得出来的数据偏差有多大可想而知。这也是阿里一定要走向线下一个重要原因。
 
  数据最终的作用就是解决供应链的精准供应,不管是生产制造、与用户交互还是库存放在哪里,每个店放多少货,都可以从C端一路推演过来。这就是第四个时代的特征。
 
  顺丰上市,高达近2500亿的股价令大众侧目,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挣辛苦钱的物流行业原来有如此大的想象空间,事实上渠道和物流的进步和革命一直是推动商业革新的动力。
 
  我们来看看单仓时代库存是怎么折磨商家的?
 
  从C端需求一直贯通到各种B端,有一个最大的阻碍,就是库存问题。如果要想使从需求到精准供给顺利通行,一定要实现库存共享。
 
  很多企业都死在了库存上。
 
  之前京东已经跟李宁打通了库存共享的信息,通过这个系统,就能判断是从门店发货还是从仓里发货是最优选项。
 
  那么没有实现库存共享之前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这里有个良品铺子的例子。
 
  良品铺子跟京东有两个业务,一个是京东的自营体系,第二个是京东的泡泡店。基本上订单有60%来自京东自营,40%来自泡泡店。良品铺子非常希望库存打通,因为干草货对库存有很多条件。
 
  当良品铺子把货卖给京东,京东把货卖到哪,还剩多少没卖,打算怎么卖,是不可能告诉它的,因为这已经是京东的了。但是呢,假如这一批货到时候卖不掉的话,还要退回给良品铺子。
 
  渠道这样做很正常,可这样就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说京东退给良品铺子的产品可能已经过期了,或者促销旺季过了,商家本来有自己的销售计划,被这些积压的库存给打乱了。站在商家的角度考虑,假如它在天猫平台的货卖完了,而京东这边还有库存,作为商家它当然是希望能用京东的仓补上。
 
  或者,这个平台没有了,假如商家知道京东的库存有,就可以把一部分转移过去。
 
  总之,没有库存共享之前,商家经常会因为库存问题造成成本浪费、品质退化、资金周转困难等等问题。
 
  从点击鼠标到快递小哥送货上门实现了两个场景之间的转换,随之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协作也开启了。
 
  当然,要实现融合时代的物流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是京东这样的平台型物流,也只能说刚刚开始。但是对物流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的零售渠道都应该有一些借鉴意义。
 
  来源:网络整合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