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品牌 » 正文

高冷品牌即将绝迹江湖……

发布日期:2017-05-20 11:48   作者蒋宇琪
  什么样的品牌才能算得上是高冷品牌?
 
  首先是高:档次高,多年来一直只游弋在中高端商场百货中,价格也完全和亲民没什么关系。然后是冷:宣传低调、与消费者互动少,看不见铺天盖地的广告,多通过用户口碑进行口碑传播,向来属于小众人的狂欢。
 
  《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随机问了身边的朋友,在她们心中高冷的品牌有哪些?
 
  得到的答案无外乎是那几个——海蓝之谜(LA MER)、肌肤之钥(clé de Peau Beauté)、赫莲娜(HR)、乔治阿玛尼(GiorgioArmani)。
 
  但其实,这些品牌真的高冷吗?不不不,这些品牌大多只是高而已,在消费升级的今天,它们也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品牌。高冷高冷,“冷”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叫不上名字或者只是见过名字,但是对于品牌是做什么的、来自哪里一概不知。
高冷品牌即将绝迹江湖……
 
  高冷品牌会一直高冷下去吗?
 
  从品牌的思想观念来说,大部分的奢侈品牌之所以被称为高冷,多是有赖于他们保守的文化观念,对于互联网、新媒体抱有的态度虽不至于避之不及,也不至于热情拥抱。
 
  不过随着最近几年互联网更快地发展以及消费者购买力的不断提高、消费方式向新渠道迁移,越来越多的品牌走下神坛,从仅有各种奥斯卡影后的代言阵容转化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互联网。迪奥、香奈儿试水电商,GUCCI开出折扣店,卡地亚在微信上与粉丝互动,以前那些只在高档百货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品牌,开始更深层次地逐步打入消费者内部攻占钱包“堡垒”。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大部分的奢侈品牌(不管是化妆品或者是其他用品)都相对比较保守是因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很不一样,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尤其是在打折这一方面,虚虚实实看不清楚,直接影响很大一部分品牌对中国市场举足不定。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发现,先一步进行变革的品牌们已经分到了不少市场红利。
 
  在日化行业,仅从天猫国际里的美妆频道,就能够看的出来,以往那些高冷的奢侈品牌们,正在被互联网所改变。
 
  互联网改变了谁
 
  2 月 14 日,为多个知名品牌做电商运营的丽人丽妆开始了对LVMH集团旗下品牌Fresh 馥蕾诗线上旗舰店的试运营。2月28日,借着天猫金妆奖的契机宣布正式进驻天猫,这也是继 Make up for ever玫珂菲、guerlain娇兰之后,LVMH第三个上线天猫的品牌。
 
  报告数据显示,在奢侈品的搜索趋势统计上,20-29岁人群约占45%左右,与之相比,30-39岁人群约占38%,19岁以下约占10%,40-49岁约占6%。
 
  不同于一直被定义为贵妇妆的海蓝之谜,也不同于高举高打却似乎只留下了一款“送给妈妈的红石榴”的雅诗兰黛,Fresh邀请了唐嫣作为品牌代言人,并邀请她做了一场直播,一下子就为自己贴上了年轻化的标签。摇身一变,不再是只能够在商场看见感觉高高在上的品牌,而是随手在手机app里一点击就能够下单送货上门的贵一点的产品。
 
  而除了Fresh之外,另一个更为低调的品牌Sisley(法国希思黎)也开始通过营销的方式来影响品牌形象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记者曾拿着Sisley的图片询问一些消费者,发现大多数人对这个品牌并不了解。得到的都是类似于“好像在商场看到过,但是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是北欧的护肤品牌吗,专柜的风格看起来好禁欲系”这类型的回答。
 
  而最近,Sisley却在《男人装》的新媒体上做了有关于口红广告的推广,微博上也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而最先让人吃惊的是,很多人都表示:这不是全能乳液的那个护肤品牌吗?竟然还有口红?的确Sisley走的营销套路不同于最近时兴且已被用烂的找美妆博主来通过推荐打开市场,而是以口红为切入点,通过一本男性杂志,从另一个角度来为女性妆容用品作推广。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曾对此类现象评论,“我们发现,虽然奢侈品行业整体相对保守,但是从接触到完全接受一个新互联网模式的时间也仅为三年,通常第一年有10%左右奢侈品牌会尝试并接受互联网新模式创新,而到三年后,该模式的普及程度会超过80%,无一例外。”
 
  除了互联网,还有别的……
 
  对于不少那些处在消费顶端的品牌来说,那群有钱而又喜欢经典款式并且热衷于线下实体销售的中青年消费者或许不再是他们坚守的最后阵地。
 
  有关机构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的年轻25岁。
 
  除了营销推广之外,那些高高在上的品牌也开始做起了接地气的改变,比如农历年到来的时候各种与“鸡”有关的特色鸡年限量版来表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虽然似乎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得到评价褒贬不一。
 
  而在很多人看来一直没有什么口碑产品却在屹立在高档化妆品之林的Chanel也为了助推新款唇膏发布了品牌专属表情包emojis。
 
  而年轻的消费者群体们,她们虽然买不起Chanel、Hermes的包包,也买不起D&G、CK的衣服,但是生活观念不同于老一辈的她们俨然已经成为了那些“高冷品牌”消费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品牌在口碑传播上的最大践行力量,不说“高冷”是否是品牌老化的一种体现,但是无疑,年轻化和拒绝高冷在目前的市场上能够很好地扩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并且延续品牌自有的生命力。
 
  世道变了,之后还会有高冷品牌吗?
 
  我不知道。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