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网销 » 正文

大批微信号被封,微商新一轮危机

发布日期:2017-05-16 11:07   作者巴九灵
  “微信已经绑卡数亿张,我们对安全有信心。”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作为人大代表的马化腾不忘给自己打广告。不过,他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唯一担心的是,有一些社交诈骗。
 
  马化腾台前一发话,台后就有一大批微信账号被封了。
 
  微商圈一片哀嚎,不少群控号、营销号、老号都被封杀了。
 
  最近几年微商很流行,但大多数微商被人诟病,他们的营销手段非常简单,就是不停地复制、黏贴、发布朋友圈营销内容,而且大多微商最初都从做熟人生意开始。
大批微信号被封,微商新一轮危机
 
  一个微信号的好友上限大约为5000人,“杀熟”肯定是做不大的。于是,微商为了扩大营销面,从群控商那里买来群控系统,可以用“一台电脑控制100部手机”,能自动加新人、发朋友圈、培训代理商、点赞、卖货等,简直了不得。
 
  想当年,微商可谓意气风发,动不动就想干掉电商,而如今不是被视为传销,就是被微信封号,这到底是为什么?微商还有未来吗?小巴采访了几位大头,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王冠雄

  著名科技自媒体

  入口实验室创始人

  “微商已死,但社交电商永生”
 
  微商大量使用“群控”,主要是为了获取和控制基于微信渠道的流量。任何新兴流量平台的崛起,必然带来新的机会。所以行业有大量的灰色中间人,用灰色手段获取和控制大批中间流量,再去售卖,从而形成了一条极其成熟和庞大的灰色产业链。
 
  群控系统符合微商的需求,有利可图就会有人去做。官方当然不允许这种“一台电脑控制100部手机”的假流量、机器人,于是打击、封号,然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但微信的这次打击行动,相比群控的如火如荼,其实做得晚了一些,但还是来得及。
 
  电商是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实质是一个网络交易平台,因此需要严格的信用体系和生态系统,包括好评差评机制、轻易的反悔、简单的出货、平台方监督和担保等手段。
 
  但目前微信还未能建设成一个以交易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和与之对应的信用体系。所以微商起初势头很猛,号称“取代电商”,依靠熟人关系、暴力刷屏以及群控等手段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狂潮消退、进入调整期是必然的。
 
  连电商之王马云都说:“微信一手好牌被打烂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由一个企业的核心DNA决定的。企业和人一样,都有DNA,就是命。腾讯的核心DNA是社交和娱乐,并非电商。
 
  微商已死,但社交电商永生。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第一入口。媒体、娱乐甚至支付都大规模完成了社交化,那么交易也就是电商的相当大一块必然也会向社交网络迁移,终端消费者个人在整个电商交易中的价值,将前所未有地重要。
 
  人已经成为社交网络时代最重要的场景和核心。不管是国外的Google、Facebook、Amazon,还是国内的BAT,其核心都是围绕人展开的社交、搜索、电商,这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场景,也是最大的流量枢纽,所以社交电商一定要围绕人下功夫。
 
  宗宁

  微电商专家

  “微商圈子越来越封闭,小白很难做起来”
 
  这次微信封号算是对行业的一个警告,主要以群控号为主,其次是营销号,这些账号制造了太多垃圾,影响了微信生态。
 
  其实,腾讯很早就发现了问题,但封杀并不坚决,毕竟存在利益的双刃剑。理论上说,这些账号破坏了微信的生态,使微信丧失了作为工具的本质。但实际上对微信活跃度、曝光度等数据的提升有好处,对微信广告的销售有好处。
 
  微商群控系统源自于微商加粉的需求,这是一个比较节省人力的办法,利用机器不停地加人。但加的粉丝质量较差,转化率低,看似加了很多,但很多人并没有找到好的变现方式,反而大部分人在靠着卖群控系统变现。
 
  目前,微商已经发展到面向陌生用户的阶段,完全技术化。以前是通过社交来销售,现在是通过群控系统、赢粉、爆机等各种攻略,实际上已经是流量运营。小白做微商越来越难,因为没有粉丝和流量,也没有引流的能力。能赚到钱的都是一些有团队的、有技术的、有营销能力的人。
 
  我并不看好微商的未来,虽然它还会存在,但没有特别大的机会了。这个市场已经成为存量市场,没有增量了,一波圈内人在互相杀,向外渗透的能力比较差,也没有新人和新钱往里进。
 
  而最大的问题在于终端销售不太被重视,很多人更愿意强调快速出单和压货。手段越来越极端,目前主流的就是通过会议营销和洗脑,洗脑完之后让人拿几万块的货,完全以压货为驱动力,不再像几年前是以找到好产品、为用户提供价值为核心。
 
  望月

  望月的博客创办人

  科技专栏作者

  自媒体人

  “互联网灰色产业链一直都有,归根结底是利用人性弱点赚钱”
 
  这次被封的微信账号主要有明显异常的“老号”:微信账号内表现为加人频率、朋友圈很少、会话很少、从未关注过公众号、没绑银行卡等,外部设备则表现为从未使用过3G、4G信号、多微信号同一网络、NAT网络连接等。
 
  被封的基本上都是做了一段时间的“低端群控商”。对于这种处在灰色地带的做法,微信一直在打击,只是最近,打击力度更大了。
 
  这些微信号大肆出没于各类灰色产业,已经威胁到了整个微信的生态。其中严重的是做“黑五类”广告(药品、医疗器械、丰胸产品、减肥产品和增高)、色情、微诈骗、金融等,显然是微信所不愿意看到的,封禁也就势在必行。
 
  微商用群控系统,如果是正正经经地卖东西,倒是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现状往往并非如此。
 
  在朋友圈频繁发广告,这种是段位特别低的微商,基本上属于赚的钱勉强够缴代理费;中等层次的微商,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来打造朋友圈,用话术和心理暗示来提高成交率;真正牛逼的微商,是自己引流,针对精准用户,利用微信朋友圈展现好的特点,自建流量池来卖东西。
 
  现在微商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1、货源不明,质量得不到保证;
 
  2、层层代理,统一的产品和宣传图片;
 
  3、宣传方式套路多,总给人欺骗营销的感觉。
 
  其实互联网灰色产业链一直都有,只不过PC时代做单页面,依托百度竞价广告赚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依附于微信。归根结底,还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这些灰色产业概括为一句话:男人好色,女人爱美,老人怕死,小孩怕笨。
 
  丰年

  微电商思维架构师

  电商咨询顾问

  “未来的微商将回归,拼底蕴、拼品牌、拼团队”
 
  群控系统,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外挂,是对软件完整性的破坏,是对微信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腾讯公司的权益侵犯。
 
  群控系统对微商来说,被描述成快速加人和推广产品的“神器”。但在我看来,群控伤害的恰恰是微商立足的根本:信任。
 
  观察此次大规模封号事件,大部分被封禁的号是采用脚本型群控系统,这类系统因为没有安装插件到手机上,被群控系统厂家和经销商描述成绝对安全的微商群控神器。
 
  但是腾讯目前封号采用的是一套智能检测机制,把每日朋友圈数量、好友数量、1对1群发数量等信息作为评判依据,筛选出营销号后,再最终交给稽查人工审核最终确认封禁。
 
  这对一些没有使用群控或者外挂的“勤劳”型微商个人号,造成了一定的误杀,所以微信的官方微博当天就被数万愤怒的“微商”攻陷,这也算是黑色幽默了。
 
  目前微商的整体行业现状为震荡调整,微商品牌阵列中寡头格局初现,经过三年的“病毒性”裂变发展后,微商产品中低背书、高暴利产品逐渐消失,三级(多级)分销型微商模式随着政策和腾讯的双重打击基本结束。存活下来的微商品牌开始镇静下来,通过地推、开实体店、投放各渠道广告等方式和传统品牌进行“阵地战”。
 
  未来的微商将回归到传统商业战争的大模式下,开始拼底蕴、拼品牌、拼团队,而不像当年随便起个品牌,几次公开课后,就敢招总代收钱。
 
  最后,给出几个建议:
 
  1、对个人和中小团队微商来说:回归到微商崛起的出发点,基于信任的社交型电商渠道,经营理念从“泛粉” 转为“铁粉”;
 
  2、对微商品牌方和急需大量流量的企业和机构来说:基于大数据的新媒体广告投放是目前开展数字化互联网营销的最佳选择。
 
  微商崛起之根本,先有信,后行商。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