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同骆永打过交道的业内人士评价其为低调、务实、精明,也有点儿保守。去年六、七月份,《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在走访山东市场期间就同他有过一次交集。当时,在潍坊华倩经贸的办公室,骆永展现出了一名合格代理商的特质:对上游品牌商知根底,跟大区经理相熟但保持一定距离;与客户交好,也不过分亲近,常走动。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说,看似若即若离,但谁也离不开谁。
一个萝卜一个坑,卡姿兰、百雀羚气韵、澳洲莱茵,以及后来的美卡联盟,在潍坊的市场靠谁来做?或许这就是骆永和他的华倩经贸存在的价值。供货,分销,必要的售后服务,还有催款,也基本上概括了一位代理商的工作日常。
不过近年来,骆永感到了越来越逼近的危机。在信息互联和交通互联的大网中,渠道扁平化已是大势所趋,那些原来以供应货品、赚取中间差价的传统代理,生存空间再一次收到挤压,利润下滑、不断有人退出,渐成代理圈常态。
尽管2017年第一季度还未结束,一向谦虚谨慎的骆永面对记者的追问,也直言不讳:“去年还可以,今年公司的利润一定会下滑。”至于幅度,作为当家人的骆永比谁都想要争取一个更好的结果。

你说“市场越来越难做”,难在哪里?
拼不完的价格战,清不动的库存,拿不回的厂家返点。现如今大部分厂家也学聪明了,都在缩减费用,能不开的会就尽量不开,前几天还有客户在私下里跟我吐槽说去某企业参会住宿和餐饮标准明显下降,这些倒是其次,不过为啥要在这个时候提高门槛、让原先预计的返利也拿不到了呢?这不是在变相地替他们自己省钱吧。倒是还有一种可能,当中有人已经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大家都不好过。
不过也想呼吁一下,咱们也不能只想着节流去了,甭忘了有开源的好思路拿出来给大伙儿分享一下。
现在代理商不好干,只能怪网络和电商?
实体生意确实受网络冲击最大的,是电商轻而易举地把我们的化妆品品牌的价格底线给揭穿了。混乱的价格体系已经成了一颗毒瘤,即便我们的厂商实行全渠道同款同价,但人在利益的诱导下,实体店渠道一样会和电商打架,光想着拼价格,最后不见得谁就是赢家。
路子这么多,想好要干嘛了吗?
不只现在我几年前就有危机感了。在潍坊,英国乐购超市要退出了,连大润发也要关门大吉了,底下的连锁店为了减轻成本负担也把一些生意不好的店给关了,小店关门的更多,我甚至还听这些小店老板说自己开店还不如打工挣得多。我还想再坚持一会儿,大众化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或许可以考虑自己做一个小众产品。从专业线到日化线干了这么久的代理,倒也明白,没有自有产品就没有话语权。但问题是,我也是想得多、做得少。
吐槽归吐槽,骆永也不想被谁随随便便革了命。唠嗑临近结束之时,骆永特意叮嘱:行业有啥新玩意儿一定要记得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