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日化兴盛期和混战期的陈凯在去年有些不淡定,并一再有投资炒房的念头,但很快他还是将视线收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里。
“熟悉却不擅长,并且还觉得陌生。这就是2016年给我的感受。从一个有自信的熟手我变成了生手。”在微店、网销兴起的时候,陈凯都学着玩了一轮,但除了让自己在软件技能有些精进和营销视角有所放宽之外,并没有实质性的蜕变。因为日化的盘子根本带不起来,或者说销量比之2015年有减无增。

他总结出了2016年经营探索中的一些经验: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懂行,不仅挑产品还挑售后、环境、购物的舒适感;网购节越来越多,需要错开时间进行PK,这样的时间集中在四月、五月和七八月份;动销方案雷同度太高,Get住顾客满意度不易,有时常陷入以自己的思维来思考顾客想要什么,跳出框架很重要;建顾客群不能只发红包或拉票,发点活动通告,必须产生话题交流。
在销量下滑之后,陈凯从一开始的心急火燎找方法到最后变得平静,并慢慢学会分析现状。
并在冷淡期注重去维护好客情关系,为接下来的蓄势发展打好基础。比如有网点感觉销量下滑,他会很快拟出动销方案和对方进行沟通,一些网点想了解瘦身、祛斑等体验项目,他也会积极留意这方面的信息,和客户产生连接交流,虽然这看上去并不和自己的生意直接挂钩。
陈凯留意到微商对门店的冲击,但是没有产生危机敌视感,有段时间他还代理了产品并入群学习,主要是想取其精华,在陈凯看来,微商尚且能把一些欠缺知名度的产品卖得比日化线同类产品高,并且不缺销路,必有着过人之处。经过学习之后,他也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社群沟通方法,和终端展开有效沟通,陈凯建有网点群,也建了不少当地消费者的群,便于及时挖掘需求动向。
“新的一年的确是见生死,小的太传统的门店如果处在中青年密集区,再加上门面本来就不是自己的情况下,这类门店最危险。其次才是一些中型大型的门店,有一部分利润还会压薄。
当价格战进入了自嗨阶段,就不能弄价格战。当然现在服务都在优化。其实除了硬件的配套 还有不容忽视的就是怎样和消费群体产生有效沟通。人们可以为一篇美文打赏,同样,装扮人外表的事业也能赢得打赏。”新的一年,陈凯决定好好挖挖社群这个连接消费者情感纽带的工具。不过他也坦言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很不好hold住,她们的爱好甚至是漂浮不定的,所以陈凯不会再做一名迎合者,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各网点的体验服务和售后跟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