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营销 » 正文

跟百雀羚学营销

发布日期:2017-03-09 16:37   作者刘霞
  2017年的春节过得“吉吉吉”吗?
 
  是打麻将血战到底?
 
  还是咻咻咻刷刷刷,抢红包到手软?
 
  七大姑八大姨问候你对象了吗?
 
  你钱包里的票子够买回程的车票吗?
 
  ……
 
  春节已经过完了,你是否还安好?
 
  或许,说到过年这个话题,99%的年轻人会痛呼:“经历过爸妈的唠叨、七大姑八大婆的瞎操闲心、熊孩子一哭二闹三告状的‘春劫’后,感觉身体都被掏空了!”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过年不开心!
 
  但今天,我们并不是要开“春节吐槽大会”,而是要来聊一聊大百雀羚的那条名为《过年不开心》的视频,以及其背后影射出的中国化妆品广告的问题。
 
  百雀羚神广告,惊喜来的猝不及防……
 
  在中国,百雀羚可以说是经典老牌国货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百雀羚都被贴上的是“奶奶用的化妆品”标签。这样一个并不时髦,也不高端的品牌,仅仅想凭借着一个“好”字,是很难吸引消费者在市场站稳脚跟的。
 
  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百雀羚自2011年开始,便着手于全新的包装和代言人,并以“国礼”身份引发了系列的连锁反应,实现了“大众年轻群体青睐品牌”的华丽蜕变。
 
  重新复出后的百雀羚,彻底切换画风,一路走来,跟开了挂一样,靠着出色的创意和品牌定位敲开了消费者的心扉。这不,在春节前夕,就推出了名为《过年不开心》的鬼畜广告片,进行了一次盛大的营销传播。
 
  和其他贺岁广告以亲情、回家、怀旧为主题,以期待用细腻的方式唤起大家在过年上的情感共鸣不同,百雀羚以“不开心”作为主旋律,抓住广大年轻人最为无奈的“七姑八婆夺命连环灵魂拷问”这一痛点,集结了尬舞、摇滚嘻哈Rap和民谣等形式来缀连,带给大家一场酣畅淋漓的嘴炮大战。
 
  不得不说,这支广告受到了来自年轻群体的广泛关注。虽然不免有喊出“制作粗糙、鬼畜风引发尴尬癌”等负面评论的网友,但毕竟只占少数,很快就被淹没在一大片刷“厉害了Word大百雀羚”的好评中。甚至,不在少数的人都表示被洗脑了,果断成为新“雀粉”。
 
  其实,《过年不开心》并不是百雀羚首次挑战鬼畜风格,有着同样效果的“四美不开心”系列广告在去年双十一的时候,也是火的不要不要的。主要的,百雀羚还能脑洞大开,颠覆大众心中四美的想象:王昭君迎风撸串、杨贵妃荔枝弹珠、董卓吕布在搞基、西施东施共尬舞!这样富有创意的脑洞画面,简直把一众网友给经验到了,产生第二次点开的冲动。
 
  如此魔性的广告片,只能用“有毒”两字来形容。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其广告效果非常成功。在去年的双十一上,《四美不开心》大大推动了百雀羚电商销量,天猫店铺营业额为1.45亿,居天猫所有美妆品牌第一。
跟百雀羚学营销
 
  同质化套路化妆品广告,真的有用吗?
 
  中国有世界上最相信广告的消费者,因为中国人最相信媒体。他们认为,能上电视的产品都是信得过的。
 
  所以,中国的品牌商们最不吝啬的就是广告投入费用了。根据1月20日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12月化妆护肤品品牌网络广告投放数据发现,网络广告总投放费用高达9903万元,其中,玉兰油、兰蔻、佰草集投放费用居前三,分别为1116万元、716万元和469万元。
 
  这还仅仅只是网络广告的费用!品牌大佬们如此豪掷千金,但它们的广告被大家记住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记者也问了不少身边的年轻朋友,但得到的结果基本都是否定的。倒是好多年前的“大宝天天见”“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等广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广告套路的狂轰滥炸之下,消费者早已产生了“自我免疫”。
 
  而这些让人毫无记忆的化妆品广告,记者也进行了整理分类,然后发现它们大多是一个套路,分成两条线在走的:
 
  一是请大牌明星代言。如今品牌广告之间的竞争,或许可以说成是代言人之间的竞争,它们比拼的是谁的名气大、谁的粉丝更愿意为爱豆买账。所以,我们看到的画面基本上是,美(帅)到没边际的明星偶像,手拿产品告诉消费者,几天能美白和紧致,怎样去除眼袋,赶走鱼尾纹。而到了广告的最后,大抵就是“想要变得和我一样美,就来用它”的意思吧。
 
  二是突出“高大上”的产品参数。在化妆品广告中,品牌很喜欢宣扬一些神奇的成分,并用一些巨大的数字、特殊成分以及高科技技术来凸显自身的牛逼和与众不同。像什么“5000公升矿泉精粹”“3500万个水凝因子”“爆浆、爆水”之类的词句层出不穷。虽然消费者压根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妨碍听起来很厉害。
 
  这样的广告,消费者会买账吗?答案是:不会。或许在早些年,不少粉丝看到“太美”的偶像和高逼格的成分工艺,心里头还有点蠢蠢欲动。但如今,随着消费者理性升级,对于广告中“完美‘瓷娃娃’代言靠PS,大数字经不起推敲,夸大宣传偷换概念”的套路,大家早已心照不宣。
 
  化妆品广告,如何打开才是正确方式?
 
  年轻人到底愿意看什么类型的广告?记者根据几位采访对象的回答,同样进行了一个总结:
 
  1、走心,能引起情感共鸣的
 
  如果说,要在这两年出现的化妆品广告中选出一部拿得出手的,丸美的《眼》应该算一个吧。
 
  在广告片中,影帝梁朝伟化身贴心暖男,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一样,对屏幕前的万千女性观众温柔问候,深情告白。长达3分钟的倾情演绎,在最后一帧才“丸美”揭蛊。梁朝伟的电眼,撩倒了一大批迷妹,让其产生和偶像谈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恋爱的感觉,最后引发出关怀女性的情感共鸣。
 
  而除了大打情感牌外,痛点也是一个很独特的卖点。就像上文中提到的百雀羚《过年不开心》以及彩虹合唱团的《春节自救指南》,他们能够突然大火的原因,就是抓住了当下年轻人群体所面临的的共同问题,从痛点揭露到心灵共鸣。
 
  2、轻松无厘头、脑洞大开的
 
  比起国内那种拼命重复广告词,强行轰炸我们耳朵记忆力的那种无趣广告,泰国的广告简直就是广告界的一股泥石流。因为,不到最后一秒,你永远不知道泰国广告它卖的到底是啥。
 
  白雪公主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而恶搞起来脑洞能开到天际的泰国人,也利用这题材为护肤品牌Snail White蜗牛霜打了一次超级牛逼的广告。短片中,恶毒的胖皇后变成了与白雪公主竞争王子的情敌,为了阻止王子爱上美貌的白雪,就将其发配到锅炉房去做饭,以期待30天后白雪能变成黄脸婆。但在蜗牛霜代理人仙女教母的帮助下,白雪公主依然用光滑透亮的皮肤吸引了王子。此广告里面,恶搞桥段和怼人台词贡献了很多笑点,不自觉中就让消费者对其产生好感。
 
  而像这样大脑洞的化妆品广告,泰国还能拿出不少,像什么“当吸血鬼有了防晒霜”“自卑女为爱变美后发现男神原来是丑男”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天雷滚滚,能让人记忆点深刻。
 
  轻松无厘头的广告,能够备受追捧,或许和当下年轻群体压力大,需要有趣的东西来释放心理压力,重新打点精神有关。
 
  3、真实不作,纪录片式的
 
  在《舌尖上的中国》、《人间世》、《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相继亮相面世后,就收获了一大票年轻粉丝。根据尼尔森网联的调查发现:纪录片节目类型在全国主要的城市中,感兴趣程度非常高,89.5%的受众对纪录片类型表示关注。
 
  而同样的,纪录片式的广告也是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骚动,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目前,化妆品界里好像暂时还没有出现纪录片式的广告,但把这种形式玩的最溜的要属农夫山泉。从搬运工到水质检测员,从长白山到千岛湖,让员工成为广告中的主角,用他们或许平凡却不平庸的故事,低调却谦和地诉说着品牌的保障细节。虽然作风很“老干部”,但却诚意满满,且与其他众多饮用水广告区别开来了。另外,OPPO的一支《在品质背后的坚守》,也与农夫山泉广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化妆品广告完全可以进行纪录片式的尝试和借鉴。或许,比起请用高价代言人,实地、实景、真人、真事的记录讲述,更能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现在,年轻的消费群体越来越精明,他们能一眼就看出广告商的用心,并对自己不喜欢的内容进行自动屏蔽。所以,现在广告主的一半广告费用是被浪费了的,这对于正在与“寒冬”抗争的化妆品企业来说,简直是火上加霜。
 
  而要想投出去的钱花的更值,品牌商在广告方面就不得不多费点心思。走心的优质内容、好玩有趣的形式是必须的,脑洞大开、无厘头、接地气的创意,或许更能戳中消费者的内心。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