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东是河北张家口的“老日化”,润东源(全称为:润东源商贸有限公司)就是他一手栽培的孩子,如今年满十七,本是个如花似锦的年纪,2016年却屡屡受伤,客户商超倒闭、跑路,全让他给摊上,“行情不好没办法,只能自认倒霉。”
据李忠东介绍,润东源目前代理了云南白药、舒蕾、雕牌、纳爱斯等20多个大日化品牌,旗下渠道已经遍布商超、专营店、批发市场、便利店等多条渠道。
对李忠东来说,浸淫日化多年,去年是不多见的寒冬。李忠东说,商超的倒闭潮早在2015年就已显现,2016年是垮掉的一年,据他透露,张家口地区,除了一些大型连锁商超或外资商超,本土商超基本已全军覆没,一直以来,商超都是润东源的主要渠道之一,2016年,公司营收比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占据80%的商超渠道,如今锐减至50%,而便利店成为新锐渠道比重攀升。

昔日的龙头老大为何遭遇滑铁卢?
李忠东分析,一方面,商超进场费用逐年攀升,而人员成本等水涨船高,但销货能力减弱;另一方面,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习惯对商超冲击极大,而对于90后等年轻消费者而言,网购以外的第二渠道是便利店,商超被晾在一边自然生意不再。
虽然,商超的活动折扣是一大卖点,但李忠东表示,促销常态化以后,消费者渐渐养成了没有活动不买单的习惯,只有活动才有销售,商超被活动绑架,“这是一种像抽大烟似的恶性循环”。
对比商超,小便利店的春天来了,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商超是被自己拖死的,便利店凭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产品种类,“船小好掉头”的灵活性,24小时营业,契合年轻消费者的心理等优势,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当然,对于李忠东来说,虽然商超存在发展难、结账不按时等缺点,但便利店也并非百分百完美,便利店价格上不去,且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从李忠东入行至今,17年,他说,身边做日化的朋友越来越少,还不及当年的一半。他们有的彻底转行,有的则维持着现有的日化生意,做点其他投资,他说:“谁走也不可惜,干的也不羡慕,因为知道都挺难受。”
经历十多年的历练,李忠东自然是留下来的这一拨,且他准备继续坚持下去。说来有些无奈,因为没有更好的项目;但更多是一种责任,因为很多员工跟了自己十几年,倘若自己不干了他们也得重新谋生。
既然要干下去,李忠东自知改变不了行业大环境,但至少得修炼内功,他说,现在很多代理商都病了,包括他自己,都需要治疗,而他治疗的方法便是在管理上下功夫。
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成本,提高人效;另一方面,降低库存,以前是1:2,现在调整为1:1,尽量不囤货,库存管理上更加细致。同时,李忠东也表示,以后不再唯任务马首是瞻,更加理性;品牌上,他希望通过市场来淘汰品牌;渠道方向上,便利店作为潜力渠道,将成为他下一步重点挖掘的方向。
当代理商的唱衰之声有增无减,李忠东却发现,不只是代理商处境艰难,他说,以前大家手里有点钱了就会想着多开几家店,而现在有点闲钱了就投资点其他事业。
当然,作为行业的坚守者,外部环境的恶劣只是让他更理性地去思索,而内功的修炼则是他继续走下去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