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实体店受电商冲击掀起了关店潮,另一方面又是电商自己开起了实体店,看似矛盾重重的局面终于让人看清,原来并不是实体店不行了,而是实体店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所以从过去未有电商时的实体店为主导,到电商风头无俩时认为实体店会死,再到如今线上线下融合的观念深入人心,“未来如何经营好实体店”这道命题再次摆在我们的面前。
对此探索者无数,有观点认为,“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是零售变革最大推动力”,诚然,这个观点拥护者众,就像淘宝、京东等电商的兴起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基础上,滴滴打车、饿了么等的流行是建立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一样。那么现在实体店都在玩什么技术?对美妆行业来说是否能有所借鉴呢?

实体店+支付方式
从以物易物到货币的使用,从铸币到纸币,从现金交易到刷卡交易,再到如今的支付宝、微信等的电子支付,支付方式的演变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而目前,微信、支付宝支付的普遍使用,可以说是零售业最为直观的变化,以前出门要带钥匙、钱包、手机这“三件套”,如今只需带上手机、钥匙就可以轻松出门了,甚至随着电子锁的应用,钥匙未来或许也会渐渐成为非必备品。
2016年12月2日,微信支付旗舰店落户娇兰佳人广州江南新地店,更是让我们看到支付方式的变化已经走进了零售巨头的规划视野。据悉,自2015年11月以来,微信支付已与麦当劳、today便利店、costa coffee、面包新语等商户落地微信支付旗舰店,甚至还倡导发起了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无现金日”,而娇兰佳人是美妆行业的第一家。娇兰佳人和微信支付联合打造的微信支付旗舰店,通过微信支付来实现100%的无现金化,消费者只需一台手机就可以搞定整个买单过程,省去验钞、开钱屉、点钱、找钱的环节,比传统的现金方式快了近4倍。
那么仅仅支付环节的一个小小变化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一位广州消费者的话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样本,这位消费者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我现在买菜都是微信支付,这样不用找零,也再不用收硬币了。”在无形之中,解决了硬币找零的痛点,接受微信支付的商铺就把不能微信支付的商铺淘汰了。
而亚马逊则玩得更大一点,据报道,亚马逊计划在西雅图开办一家无须排队结账的实体店Amazon hGo,Amazon Go的免结账购物体验也是建立在一系列技术的基础之上,包括大量摄像头和麦克风、大型云计算服务器以及Alexa语音助手。亚马逊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消费场景:消费者在手机上打开Amazon Go的二维码,进店后刷一下二维码,这样商店的监视系统就能追踪消费者的店内活动。当消费者在货架前停下来,摄像头会拍摄他们的影像,记录下他们的选择——是否继续将商品拿在手里,或者是放回货架。最后消费者选购完可以直接离开商场,无需排队。
不过这也涉及到消费者隐私的问题,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这就有赖于科学的市场预测了。
实体店+AR设备
如今,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2016年的不同的,还有一台台AR设备在大街上的出现,以前这些黑科技大多只能在科幻电影里过过眼瘾,而如今已真真切切地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而除了作为导流作用的虚拟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在很多实体店也发挥了其工具性的作用,如服装店里的试衣镜、化妆品店里的试妆设备等。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已有超过50家美容彩妆公司正通过商店终端设备或移动应用程序添加增强现实技术。在美妆领域,也不会局限在唇膏和眼影这样的产品,美发和去皱产品也都有涉及。
更加有趣的是,支付宝今年推出的AR红包,也是对AR技术的现实应用。有网友评价,这个模式很契合支付宝的产品基因和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比如过年一家老小在家找红包,是个非常逗趣的活动,可以给支付宝带来活跃度、美誉度。 但如果认为AR红包仅仅用于满足用户一时的快感,随即迅速被大家遗忘,那我们就太小看支付宝了。真正带来巨大效应的是随着出现的一系列线下营销活动,通过AR红包引导消费者前往消费场所,如让消费者在场所内找寻官方事先藏好的红包,最终使消费者在该场所进行支付宝线下支付,事实上,已经有许多商家在运用这个功能了。
当然,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存在,另有网友评价,这将是一个失败的产品,如果是微信出还值得玩,因为微信有朋友在,况且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个小小的红包特意走到街头,支付宝还是好好搞搞B2C的红包交易什么的吧,做细分领域好好抢点市场。
不仅如此,丝芙兰在旧金山总部的店铺里,利用 Apple 的 Beacon 技术,可以根据消费者在商店的位置发送相应的信息。比如说,当消费者在美妆区域走来走去的时候,丝芙兰就会发一段化妆教程。
实体店+APP场景购物
国内则有寻到宝、喵街等App应用,万达、银泰、金鹰等大型零售企业近几年也打造了自己的购物APP,集购物、交易、互动娱乐等元素于一体,以场景的模式在APP中展示商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非常具有即视感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消费场景。
如喵街,能够基于用户地理位置,提供当前商场及商户吃喝玩购信息查询、室内导航找店、停车找车缴费、餐厅在线排队、电影购票选座等智慧逛街服务,同时提供在线交易及场景社交服务等,理想状态之下,这样的消费场景令人期待。
循序渐进 分层创新
不过,从目前的效果看,这些应用,有一些可能还不完善,有一些可能还没有太多效果,但未来是否有更多可能呢?有人说当每个技术出现并且普及过程中,越是影响力大的颠覆创新,越发生在早期,商业让人着迷的地方,或许也正在于此,在早期的扑所迷离中,考验是否能抓住真正的机会。
同时中国国土辽阔,城市与乡镇,发展与文化都存在差别,人口的分层分布,决定中国新零售创新也会分层进化,在各个层级会有不同的新零售出现。所以以上这些应用,在各个地方的普及也各不相同,应试具体情况而谋布局。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在零售店的应用目的是增加客流量或销售额,如果顾客仅仅觉得有趣却没有购买欲望的话,那么再花哨的科技也没有什么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