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端思维认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才是好的。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传统门店不会消失,移动互联网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创新和转型永远无法脱离当下。当品牌在新思路上砸钱到手软时,当企业沉迷假象沾沾自喜时。做一个清醒者吧,不如一起听听终端门店的声音。
实业救国!传统制造不能丢,护肤品由大到强是一个过程,紧追消费者的品牌,才能带领中国护肤产品走向新的高度。
链接消费者,最直接就是这些终端门店。
他们一直就在那儿,他们有着最充分的发言权。
2017年看好的护肤品:天然、植物、有机
看好指数:★★★★
代表店主:陕西姿颜坊陈肖、山东菏泽老来乐连锁桑营、西安天香美妆杨玉团、陕西王麻子美妆张洺
山东菏泽老来乐连锁 桑营 直营店13家

品牌相当重要,我们这儿自然堂和珀莱雅卖得比较好;一些有品牌名气的,价格在100~150元之间的产品也不错。2017年我看好天然植物、原装进口这两块。目前国内产品定价高,折扣大,虚高,品质却并不特殊。2017年,品牌方要做好市场保护,渠道本来就已经很多了,是应该要开始重视这块了。
陕西西安姿颜坊化妆品连锁 陈肖

2016年我们卖得好的护肤品品牌主要是丸美、欧诗漫、谜尚、柏氏,动销方案好卖得就好,厂家让利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有利润有竞争优势,自然销量就上去了;2017年我们将更趋向时尚年轻化,倾向于靠近纯天然产品以及比较简单的护理步骤、快时尚的产品。在以上前提下,选择原装进口品。
在渠道复杂的当下,各品牌商应该更好地把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担当起来,不要为了出货而不顾经销商利益。市场其实就是品牌商自己搅乱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顾品牌尊严,这也是为何不能做到百年品牌的原因。
陕西西安天香美妆 杨玉团 直营店3家

目前护肤品竞争最大,2017年我们将注重门店服务,帮助客户消化,将库存转移销到消费者手里。现在危机和机会共存,如果还是大众化产品,宣传销售等比以前难度大得多。
但是特色化的东西还是可以脱颖而出,这东西必须找准点,定位要到位。未来,我看好有机、安全、特色化产品,进口品应该会上升。
国产品比较混乱,价格与品质不成正比。2017年应该从技术上提高产品质量;从宣传推广上特色化,利用微信等,有娱乐性,参与感强点;从模式上加强市场把控,产品动销不能把压力全压在中间商身上,要把货销到消费者身上。
2017年看好的护肤品:进口品、外资品牌
看好指数:★★★★★
代表店主:济宁万客隆连锁谷士东、陕西姿颜坊陈肖、山东菏泽老来乐连锁桑营、河北美颜臣贾春江、东莞诗薇梵罗庆杰、西安天香美妆杨玉团
山东济宁万客隆连锁店 谷士东 直营店17家

在我们这儿,2017年卖得好的产品都有着共性:第一,价格定位比较合适,成套护肤品价格在200~500之间;第二,包装比较吸引人,有一些时尚元素,时尚色彩或设计的;第三,美白补水产品卖得比较好。
对于2017年的选品,我更倾向于中外合资的品牌、外资品牌多一些,或者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还有一些时尚品牌。
我觉得中国护肤品牌应该向国际品牌学习。首先,加强品质的建设,做好品质,逐渐向国际化品质靠拢;第二,在营销理念上要推陈出新,取得突破;第三,在包装设计上更加国际化。从网上的营销和价格战最后回归到品质和专业,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品牌处于这个时代应该走更专业、更符合体验的道路。
河北美颜臣 贾春江 直营店13家

2017年品质好的产品,尤其是补水在我们这儿相对销售比较好。北方干燥,自然堂、珀莱雅、凯芙兰卖得比较好。真正的进口品,我有在做,我觉得赫拉还不错,其他的接触不大。从我自己做的来看,国内的护肤品和国际还是有着很大差距,保湿度、滋润度都差很多,体验和技术上也都有差距。相同价位的产品国外的质量要比国内品牌好,国内品牌价格虚高。
广东东莞诗薇梵 罗庆杰 门店40多家

2016年,有一定知名度、价位在300以下的套盒卖得好。2017年,进口品或者是热卖品牌都是我的主要选择方向。
对国内品牌而言,我希望性价比再高一下。护肤品还是要有特点的,比如年轻化的。我不看好抗衰老,在广东地区,偏功效性产品,如祛痘、有机也会好卖。
2017年看好的护肤品:美白、补水、大众品类
看好指数:★★★★★
代表店主:陕西红妆化妆品朱成根、东莞诗薇梵罗庆杰、山东白雪化妆品美业白广雨、陕西王麻子美妆张洺、甘肃天水绿世界周彦
陕西红妆化妆品连锁 朱成根 门店20多家

2016年,品质好、单品零售价在60~80元左右的补水产品比较好卖。
2017年,我还是想以补水为主,适当用一些小品类适当作为补充,主要选择国内品牌。
我觉得国内品牌这几年做得还挺好的,按照这个方案做下去就可以了。但整个护肤品市场处于萎缩状态,一年不如一年。
山东白雪化妆品美业 白广雨 直营店6家

今年,卖点比较清晰、产品定位比较清晰的产品卖得比较好。比如说,美白产品就是美白,祛斑就是祛斑,保湿就是保湿。宣传一定要到位,现在大家消费者、化妆品从业人员也好,对品牌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宣传不管是电视媒体还是硬广告、软媒广告、互联网广告,都必须要做。
在中国,无非就是美白补水两大类,其他那些祛斑祛痘、防过敏、抗皱、抗衰这些,虽然有市场,但是这些和两大类的量有一些差距。两大类看谁能把美白和补水做到极致,谁就能胜出。品牌也在洗牌,市场在淘汰,看谁能做得更好,和吃饭一样,一定要管饱、口味一定要好,一定要管用。在中国这两大类,竞争最激烈。一样的保湿霜,有的品牌可以保湿两个小时,人家能保湿三个小时,这个东西肯定有差距的。
现有市场比较混乱,大家大力度地买赠促销,去打折。尤其是今年,这样搞的话,整个化妆品行业都会受损。现在顾客没形成品牌忠诚度,消费者谁的买赠多消费者就倾向于哪个品牌。现在国内品牌也很被动,大家一定要沉住气。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国内品牌,不要再乱搞。这样厂家没有利润,终端店也没有利润,恶性竞争。这个应该尽快肃清市场不良现象。
陕西王麻子美妆 张洺 直营店15家

今年,这些产品都卖得不错:保湿、美白类;包装时尚、有特点、有个性的;动销方案好,给消费者实惠的;单品价格在80元到100元之间的;套装组合好的、组合得实惠的。
我的选品标准是看产品价格体系、产品包装、厂家实力、利润空间、后期动销方案、服务体系。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就是丸美、温碧泉、花肌粹等等。像花肌粹等这些都是市场少见,给百强连锁直供的东西。有差异性,直供产品利润空间大,产品有特点。这个品牌我们做了很多年,厂家给我们提供培训、动销方案,每一次活动时提供特价产品、动销物料。
在我们百强店的角度,不会选择全渠道的产品。因为全渠道产品大家没有利润。我们店所需租金、人工费用就占去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几,价格没办法做,做了就有亏欠。大不了做几款全渠道的产品比较好卖的产品,价格合理,吸引消费者选购。谁也不愿意做这东西,没有主推。我们很多全国百强店经常一起沟通,像自然堂、温碧泉、韩束到处都做,卖得量大。但是这些品牌真正在百强店里也回不了多少款,店里摆是摆一点,就是在条形码选择性差一点,谁不愿意重度去推。有些品牌在市场没有多大回响,但是在我们渠道回款几百万。全渠道品牌有的连百分之二十几的利润都没有。大家不愿意去卖,卖了就要赔钱。
甘肃天水绿世界 周彦 直营店6家

2016年,补水类卖得比较好,爆品卖得比较好,像柏氏等一些价位适中的产品比较受我们这的顾客欢迎。总体大众化产品好卖,一套在70~150元之间的价格;
2017年我看好差异化的大众爆品,这里指的是补水美白类爆品,并不是祛斑、祛痘等小众化产品,那些产品好卖但是不吃量。我觉得品牌的引流推广应该单品聚焦,不要像以前一样一个品牌有几十个单品一起动销。
2017年看好的护肤品:差异、小众、功效
看好指数:★★★★
代表店主:深圳恒彩雷扬、陕西王麻子美妆张洺、东莞诗薇梵罗庆杰
深圳恒彩 雷扬 门店4家

从2016年来看,有广告、宣传多、产品价格定位在80元到280元、品质过关、包装有一定质感档次的产品好卖,其中补水产品比较受欢迎。
现在我比较看好修复类的产品。首先,看它的产品的技术背书、技术背景、品牌定位、品牌构思、发展规划;其次,要考究它是否有效,老板是做什么的,技术来源于哪里,品牌发展策略、整个品牌发展路径。市场上太多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但是很多都是没有效的。
很多人说看好进口护肤品,从产品本身来说,它是有竞争力的,但是从渠道营销来说,那就不一定。因为很多进口化妆品一直在试水,一直在做,但是一直做不好的原因是它无法满足渠道的需求,光产品好,是不够的。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渠道共同推动它发展,光关注产品没有用。而且现在很多进口品也是装装假洋鬼子,也不是正儿八经的进口品。
国内品牌应该少一点营销套路,多一点工匠精神,把产品做好,真正为渠道配套做服务,别天天想着圈钱,因为圈钱也圈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