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消费者的皮肤变得干燥,解决干燥易衰问题,成为爱美人士的头等大事。气候的变化,同样反映在化妆品市场,单纯的补水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近日,一个名为“护肤油”的品类,悄然火了起来,成为女士们爱不释手的保湿嫩肤神器。
那么,天然植物提炼的护肤油,是否能像面膜、气垫bb霜、马油霜一样,凭借大单品战略,在化妆品市场市场雄踞一方,成为新晋品牌的营销推进器?抑或是仅仅是一个生命周期短暂,最终被埋没在众多品类中,复归于平静?

大单品:快消品市场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什么是大单品?顾名思义,就是大型化的单品策略,先把一个单品做精做透,再不断扩张,形成具备战略意义的大单品群,不断对刚被挖掘出来的新市场攻城略地。其表面特征为:1、系列丰富,产品矩阵以多价格、多规格、多包装的方式出售,全方位铺开;2、品种丰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行为习惯、细分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延伸出功能各异的新单品,多品类创新和多品类扩展同时进行,让不同的次级单品可以互相支持、互相传承,支撑起整个品牌。
不少的快消品,靠大单品战略撑起一片天,像可口可乐、王老吉、红牛等,化妆品则有美即面膜、一叶子等,都架构起成熟的“大单品群”,以拳头产品带动其余产品销售,掌握战场主动权。
护肤油,有成为大单品的潜力吗?
用油来护肤的传统由来已久,但护肤油的走俏,则是近两年的事情。用惯了水、乳、霜等护肤品的消费者,对这种质地厚实的产品,依然心怀顾虑。其实,护肤油的分子更小,更容易被皮肤吸收,可以在肌肤深层发挥功效。添加了护肤油的产品,清洁起来简单,不会堵塞毛孔。
从产品角度来看,护肤油极具打造大单品的潜力。
首先,护肤油在众多淋漓满目的化妆品品类中,容易被消费者辨识,市面上主推护肤品的品牌并不多,属于“浅红”。完全的“蓝海”是很难发现的,以面膜为例,自2004年面贴膜被引入中国,一直到2012年才从“浅红”变成彻底的“红海”,市场完成了500%的扩容,展示出惊人的市场容量。作为品牌方,可以率先抢占消费者的记忆资源,并以此为契机开发更多大单品下的次级小单品。阿芙精油,从极不起眼的精油类目入手,也开拓出近十亿的市场,从洗面奶到沐浴露,借势电商崛起,全方位作战,取得传统精油品牌商意料不到的成功。
其次,当下护肤油的市场需求单一,产品生命周期长。消费者在冬天需要解决肌肤干燥问题,首先想到的更优解决方案就是护肤油。解决方案的稳定性,则可以让护肤油产品在市场拓展前期集中精力,把“解决干燥”的市场做大。干燥问题既是季节性问题,也可以是长期性肌肤问题,熬夜、加班、长期对着电脑、户外活动都加重肌肤干燥,对爱美人士来说,是刚需。
第三,小品类具有垄断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垄断性会以更明显的社交模式凸显。这样的品牌,其品牌成长和品类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当企业做到“品牌即品类”的时候,别人再想进入,就会十分困难,扭转用户消费习惯和消费认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护肤油大单品的社会化营销,该怎么做?
一、寻找可切入的次级市场。
消费者的消费欲求,必然来自某些具象化的生活场景,如何通过互联网营造这些消费场景,是打开市场突破口的关键。
第一步,解构消费者,整理清楚消费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如果消费者是办公室一族、年轻宅人,那你就要去掉护肤油的历史知识、繁琐的分类、质感厚重等让人不耐烦、不愉快的东西。
第二步,是变废为宝,把缺点塑造成优点。以美即面膜为例,按照行业的惯性思维,美即出街的广告语应该是:“中国面膜第一品牌,面膜权威专家,中国面膜科研引领者……”等等,然而这并不容易唤起消费者想象和强化记忆。美即面膜最后选择的广告语是“停下来,享受美丽——MG时刻”。试想,一个女人在看网剧或刷微信时,老公下班回来了,就开始指挥女人干活,因为男人放下繁重的工作,下班回家后的时间,不该是女人享受的私人时间。而面膜恰恰是需要花至少15分钟来敷的,这是缺点,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习惯,美即面膜却大力宣传并赞赏这个时间点,相当于为女人凭空多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15分钟,并且让老公也会乐意接受。这就是美即的化废为宝。
同理,我们可以把护肤油的“厚重、油腻”说成好处而不是负担。更密集的滋养分子、更容易清洁的油脂成分、0负担的天然植物精萃等等。也可以把需要按摩吸收这个痛点扩大,找到夫妻之爱、相濡以沫等等价值痛点。
第三,锁定具象化的一个或数个消费时机,编一个新名词,并且占山为王,以后别人要是再用,就等于是帮你做宣传,无意中降低宣传成本。
二、学会对话式营销。
每个品牌,都是在走自己的路,世界时刻在变,玩法也要跟着变。
互联网的属性是虚拟的,很多传统打造品牌的方式现在都不灵了,就算你成功再现了某些传统品牌的招式,第二天就会被同行抄袭,导致烂大街。
互联网时代,“人”比“信息”重要。传统的营销手法是隐藏某些关键信息,利用信息不对等获得利润。而如今,品牌必须走进消费者,与消费者一对一交流,或者用自媒体的方式,或者用代言人的方式。
最后,是品牌形象和它展现出来的行为要和谐统一。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员工都是爆料者和记者,企业必须从内到外全程塑造自我,才不会给消费者一种虚伪的感觉,保护品牌的长期核心价值和品牌利益。
三、全方面拓展
虽然任何市场的容量都存在天花板,然而,有节奏有步骤地开发次级单品和跨界单品,会让容量天花板越升越高。在市场运作方面,也要避免“押宝式”运作,找到品牌成长的根源,进行二次挖掘,并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
以正合以奇胜,私人定制、升级迭代、跨界扩张都是行之有效的奇兵,但切勿操之过急,以致失了品牌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