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观察 » 正文

食妆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宠儿?

发布日期:2017-01-16 14:57   作者孙翊伦
  食妆即美容保健品,在大型保健品开拓子产品抢占市场时,除了养生线,食妆线也是不断拓深的领域,过去强调功效和功能的宣传,在有限的认知里,人们习以为常地拥护大品牌;然而随着食妆也从药房渠道走向微商,走向电商,大打成分牌,营销组合牌,我们发现:其实食补型保健品并不处在让大家置疑的位置。相反,人们愿意尝试。
食妆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宠儿?
 
  领跑者的魅力
 
  这两年是swisse大火的两年,无论是618还是双11,保健品的主推页面都能见到该系列产品的瓶身,单品动辄月销过万件的店铺不胜枚举,风行一时不仅拉活带动了整个保健品市场的兴旺,也让更多人从这一刻开始进一步认识境外保健品。“顾客几乎不需要教育都能自行理解并深挖每种原料,每款单品背后的内涵,撇开乱价的因素,这款产品在我这儿走得很稳。”
 
  洋葱海外仓华中区的分销商张闵告诉记者,除了在线上热销同时覆盖了进口品店的渠道,如果能进入OTC,对国内保健品的冲击不言而喻。
 
  显然易见的是swisse的食妆线和国内保健品走的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前者以蔓越莓、月见草、有机叶绿素等天然提取物为品名,丰富的子产品渗透到都市病和亚健康等各个细分的需求版块;后者主打“包治百病”,针对性模糊,且惯用营销牌,侧重广告的宣导引流。
 
  比如同样主打女性护肤美容的内调型产品,澳系产品有呵护经期健康、缓解肌肤水油失衡状态月见草油软胶囊、缓解腿部肿胀、维护肌肤表皮健康的葡萄籽片、激活细胞弹性的液态胶原蛋白以及近期的护发护肤护甲口服液;而同类型国内产品尚无特色鲜明的细分,一款内调型产品同时兼具了美容养颜、增强免疫等宣传功效,语言描述上雷同度高,其成分可复制性高,除了深耕市场多年的医药线产品,难有一款产品同时能玩转医药和日化两个领域。
 
  在技术和市场前瞻性上,澳洲的产品给人以“进阶感”:味型与都市消费一族口感更为接近,几无刺激和接近零食的口感让人们没有如“吃药”一般的负担;包装简约便携,卖点突出,提取的植物和细分的功能甚至在大陆市场不可多见;强调有机自然,技术和多年的市场深耕,
 
  让人们愿意相信和潜意识里接纳产品“安全、有效”的标识。
 
  走在了趋势端,真的可以赢么
 
  当然,国内的美容保健品也走在变革的道路上,在味型和人群针对性上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定位,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当听到“倍晶亮”“乐益舒”“美溯颜”“水乃姬”“净线美”“净自在”这些品名的时候,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润颜、排毒、补充胶原蛋白等讯息。记者留意到这类新产品的包装,为原创的手绘设计,清新明朗的画风向年轻的消费女性投以诚意。
 
  接受《洗涤化妆品周报》采访时,该系列产品方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美容保健会向澳洲、日本等地取经,在产品技术上几经升级,已拥有荔枝籽、葡萄籽、蚕丝蛋白等多项萃取专利,但是在不同的市场反响不一样。比如这类机能晶冻产品在内陆市场仍需找到突破口。
 
  看似简单的类果冻零食,却蕴含着多层复合技术,一是需要保持成分的活性,使吸收到达率最大化;二是剂型的调整,让其保持微甜嫩滑的清新口感。最重要的一点是反复检测看效果。吃着晶冻能改善暗黄无光泽的肤色,补水润肤。
 
  分析其在内陆推广遇阻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人们在享受这种便利的时候,内心并不认同吃这类像零食的产品达到内调的效果。而原材和技术成本垫高的价位让其一时难以随俗。一直以拓展CS渠道为目标,而没有在微渠道进行尝试。新颖的食妆有时更需要依赖信任消费慢慢沉淀口碑。
 
  逼仄的空间,靠什么建立认同度
 
  食妆最难过的一关其实还是信任危机,纵使是已经大火的进口食妆,人们通过几大电商平台购买时,会因为不同批次产品口感和包装的变化而质疑是否为正品,对渠道的不信任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产品本身的品质也怀抱狐疑。
 
  人民日报曾爆料说,备受追捧的酵素并非减肥神物,难以抵受住胃酸和小肠蛋白酶的攻击;胶原蛋白的频繁服用只会令雌激素增多诱发乳腺增生;蜂胶调节免疫和抗病毒的功效尚未经过权威认证......各种对于食妆成分的报道都直接披露了食用无用,不同于改善肠道的产品那般立竿见影,改善肤色和提高胶原蛋白指数的产品需要一段时间来见证,而这段时间因人而异,也可能不存在效果,这让食妆的口碑参差不齐。
 
  接下来怎么走,记者询问了几位同时代理食妆的生意人,贵州名越贸易余老板有不一样的见解。虽然已经放弃了代理食妆,但是依然看好食妆的前景:“代理食品美容保健品两年,接触了几类国内品牌,走全渠道运营的做得比较稳,食妆有其特殊性,它介于药品和化妆品之间,但是承载着许多你看不到的经营难度,任何品牌,必须有真实不虚的研发实力;其次还得具备本土化的队伍和成熟的团队运作;配合宣传、广告、地推、社区店和线上人群的推广,这个品牌的状态才能激活,才能走得更远。”
 
  而食妆的未来,已经渐次明朗,随着澳洲食妆抢占了国内市场大部分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使用习惯,对于国内的食妆而言实则是一个机遇,但任何形似的模仿者并不能抢占一杯羹,选择食妆并愿意信任食妆的消费者本身也是时尚而精明的。
 
  信任危机需要行业共同攻克,守住底线,其余的可以慢慢开展。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