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某微信公众号几幅描绘着化妆师工作状态的漫画流出后,引发了这一圈子里不少人的共鸣,一时间,对于这一职业,不管是正打算入行、还在学习中的学徒,还是已经出师、成立个人工作室的小咖都有话要说——

青幕:“我才刚起步,可是现在真的好迷茫。”
郭萧:“我在做化妆助理,虽然每天很累,但是也挺开心的因为我喜欢这份工作。”
玖玖:“真的很辛苦,有的地方没有电梯,拎着化妆箱爬楼梯上去手都在抖,冬天有的地方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化妆的时候整个人都在哆嗦。”
A:“我现在是一位化妆师。在成长的道路上真的很辛苦,几乎每天都在出差,到处奔波,等你真正努力了,回过头来看看还是值得,把客人变的美美的,顾客也开心了,你也有了自己的成就感!”
佳佳:“好多人都觉得这行很轻松,但真的只有入了行才知道。”
Danae(形象设计化妆师):“很辛苦,但是看到自己画好的一个个精致的妆容,看到新娘满意的笑容,别人的夸赞,自己就会很有成就感,感觉什么苦都值了。”
方艳:“越是苦,越要坚持。”
……
累并快乐着,是而今大多数化妆师的常态。如果说通过似有魔法的双手和出神入化的技术让顾客变美、得到顾客乃至业界认可获得成就感,是化妆师入行之后依旧坚持的一种动力的话,那么当初大家入行是为了什么呢?
“因为喜欢和兴趣,”毕业于佛山伊丽莎白美容学院的90后化妆师何玲现已入行三四年了,谈及入行的初衷,她十分热情告诉记者说,“可以给别人带来美,是一种快乐,当你把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的时候,那一种成就感,挺好的。”大专毕业后改行学化妆,并在这一行断断续续做了大概5年的欧艳红也说:“只是喜欢漂亮,化妆,觉得能赚钱就学了。”“喜欢”、“兴趣”,在采访中,记者听到的回答几乎都是这么几个词。
出于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很多人走上了化妆师这条路。作为一门技术性职业,化妆师的入行门槛并不高,往往只要有了化妆技术就可以成为化妆师。除了特别有天分的人能够通过网上教程自学成才,大多数人会去工作室或影楼或学校学习技术。目前正在打理自己的AmyLou美颜工作室的化妆师多多当初为了学化妆,就特意找了离家近的一所全日制学校。她告诉记者,“学技术一般预算五千到一万,很多老师招生会忽悠说学费几千,但是她不会跟你算路费、食宿、化妆品等费用,反正预多要比预少保险。”
当然,初期的学习其实更多是为日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化妆这一行,需要不定期的进修,你才能掌握当下最潮流的时尚,还有一些妆容、产品的信息,所以在学费上会有一个很大的开销”,2004年入行的化妆师张羽薇也表示,自己之前进修毛戈平一个月的高端课程就花了三万块钱,成本非常高。张羽薇几年就也在广州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还开设了精品小班课程,招收、培养学徒,她认为,如果想要入行,有技术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拿到了国家认证的资格证书,找工作时也容易得到认可,但是若想要在这个行业做得好,或者做出自己的风格,还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审美能力、对时尚潮流的敏锐度、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等,而非单单是掌握了技术那么简单。
此外,化妆师想要变得更优秀还得在工作经验和历练上有一个沉淀。在张羽薇看来,一个高级化妆师应该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资深化妆师的工作经验则应该在8年以上。何玲则认为一个优秀化妆师还要具备职业道德这一最为重要的素质。
诚然,做出选择或许不难,但要为之付出金钱、时间和精力,并为了实现最初的目标坚持奋斗、百炼成钢却没那么容易,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凭着一时兴起而选择了这一行,但在交了高昂的学费、学了几个月的技术之后,觉得不合适又转行的人其实不在少数。
对于这一现象,华北电力大学贫困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去年8月发布的《中国化妆师职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15)》,就用数据做了一个直观的描述。数据显示,从事化妆师工作在一年及以下的占比为22%,从业2-3年的占比最高为33%,从业时间长达十年及以上的仅有9%,可见这一职业流动性很大。
这一结论,记者在何玲这里也得到了印证。据她回忆,“之前在培训学校学习的时候一个班有四十个人,基本只有十个人是坚持了下来。有好几个人选择了去影楼上班,但是都做的不长久。可能就是因为薪资的问题吧!工资太低然后太累,时间太长。改行的呢就都改行啦,有的是做美容,有的去开服装店,还有的就回家生孩子当妈了。”同样的,欧艳红也说,自己所在的这一行流动挺频繁的,不过她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有人走才会有人来。至于那些人离开的原因,她的解释是“刚开始做学徒是没工资,再加上化妆师工作不固定,有时一个月没接到活动”。目前,她正在根据市场的变化重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自己班上的学生都没有转行的,但经过自己对行业十几年的了解和观察,张羽薇也认为从大环境来看,美业在人员流动上确实是比较动荡的,而造成这种动荡的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很多人文化层次不高,最早的时候只是想学个技术活,靠技术吃饭,但是他们意志不坚定,而且有不少年龄比较小的,开始只是为了兴趣,为了靠技术挣口饭吃暂时选择这个工作,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就不做了;再加上,由于化妆这个职业涉及面比较广,可以去影楼、专柜、广告公司等,而且还需要有一个沉淀期,很多人包括专业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就会选择离开。
其次,从培训机构、学校及其老师的角度来说,他们本身为了赚快钱,在疯狂招生之际,给学生灌输了诸如“学完这个就能赚很多钱”、“学完这个就可以给明星化妆”等不切实际的思想,同时在教学期间,不少老师自身经验不足,对行业行情缺少了解,本身对职业规划也缺乏清晰的认识,也就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入行时都表现得好高骛远,并使其在发现现实与自身期望值存在落差之后选择退出。
第三,虽然国家现在比较重视这个行业,给予我们这种技能型人才一定的鼓励和发展空间,比如积分入户,但是这种鼓励力度还不够大。
最后,这几年业内出现了很多的恶意竞争,很多同行,不管是培训的还是接单的,总是刻意把价格压低,甚至免费接活,导致真正有技术、有能力的化妆师无法提高价格来增加收入,自身专业度也被外界贬损,而与此同时,物价却在不断上涨……
“近两年美业正在洗牌,那些技术不过关的、个人心态不坚定的、目标不清晰的、超越道德底线的人实际上都已经陆陆续续被洗出去了,到明年会有更大一波人被清理出去。其实在这一行,你只要沉淀下来,就真的会做好,用我们业内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剩者为王’。”张羽薇如是说道。
眼下,2016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这也意味着新一年的洗牌即将到来。那么在新的洗牌之年,是否会有更多化妆师能坚守初心,在遵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凭其精湛的技能展现职业魅力?整个行业是否变得更加竞争有序、管理规范?我们且行且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