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实际上余热不绝,很快双十二又要来了,淘宝给双十二取了一个美称叫“亲亲节”,其实也是抱着很大的瞩望,今年双十一始破千亿,亲亲节能实现双十一的几成,我们尽可以大胆设想一想。

在今年双十一的美妆热销榜TOP上,记者注意到大众偏向于选择中高端定位的品牌,对于“尖货”“品质货”的需求远大于淘品牌,而且这些品牌均在线下有所销售,这样一个问题就被带出来了,既然线下线上同时销售类似产品,会对实体店造成怎样的冲击?经过网购理性化和成熟化的这些年,加上90后消费群体网购选择倾向也不是盲目追逐低价,而是愿意花钱购买开心,用名牌点缀心情,实体店有怎样的思考和应对?如何在这种利益的对冲中找到平衡点,促进产业链健康良性循环?都是值得探寻的话题。
《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对话了业内人士,让您获悉品牌的一些想法和布局,大家此时的步伐已经惊人的相似:走线上线下一体化之路,升级体验和活动落地模式,在转型期不至于被动。
“双十一如今可以算是一个大卖场了,每个品牌都在参与。比如我们的韩金靓染发品天猫旗舰店在同类型产品中销量领先,离不开每次活动的策划和备案,明确一个活动主题,规划好售前售后人员配给,只能多不能少,双十一更像是一场箭在弦上的紧张热战。”广州无与伦比集团郭经理向记者反映,由于企业于几年前设置了电子版的价格监控系统,不会参与低价竞争,在传统门店渠道仍以电视台节目录制结合大型地推的新型方式发力终端市场,而未来随着发品系列的丰富,对于门店会越来越重视,顾客甚至可以在养发馆店内有更多品类的选择,线上线下下单方式任选,下单购买可实现一条龙。
可见,这一品牌有着清晰的定位,而活动的打法也和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息息相关,抓基础,抓落地的模式让其在摇摆不定的市场风向中扎稳脚跟,从一开始不参与乱价竞争,就为未来打下了基础,眼下还开拓了新的子品牌,在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过程中,只有看准点,才不会陷入低洼。
熟谙线上线下生态的伊丝诺市场部经理杨廷先生对于这一热点有自己的观察,在业已需要鼓励线上和线下同步发展的形势下,线上特供不失为一个解决的方案,但特供品不意味着改变原料配比压缩成本,而是打造新的适合线上受众年龄层次和消费偏向的产品。因为两者不重叠,所以可持续。”实体结合线上是大势所趋,平台的受众人群是有区别的。”在杨廷看来,线上和线下不是两个渠道完全是两个市场,线下购物人群普遍成熟,线上消费者偏于年轻,即便这两组人群中有交集,交集中的那部分人其实购买喜好和偏向又不一样。消费行为存在差异性,所以两者不是互为补充的渠道,而是做为两个市场去开拓,策略和规划都有差异。
这一做法和线上热品膜法世家有相似也有不同,两位经理人都重视消费者个性,和给予到这种个性的定制和满足,但具体操作上,膜法世家是走线上线下同价竞争之路,伊丝诺的特供线则更为丰富。“采取分包装去做,需要通过产品和品牌去吸引顾客,而不是价格。线上线下包装风格的导向都是有差异的,面向的人群和使用习惯不同。”杨廷同时表明了自己反对低价竞争的坚决立场:“低价引流很难持续发展,过去运营成本低,通过折扣降低信息不对称空间去吸引客流。然而线上成本越来越高,甚至吸引一个流量的代价比实体店还高,这种玩法很难持续下去。对于品牌来说,伤害实体店是侵蚀自己的命根。”接下来杨廷所在的公司也会将活动打造得更落地,加强体验项目和打造创意型主题活动吸引顾客。
对于品牌方来说,低价显然是伤害品牌和门店的一件事,不会被看好,但是有这么一群人,她们宁愿花几十元低价去买过期一两个月的神仙水和雅诗兰黛眼霜,有的只是擦擦皮具,而拿来自用的显然是低价党的拥趸,这样的顾客并不是品牌方目前需要拥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