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双十一1207亿元背后的亿分之一,除了体验过购物车清空的快感,也感受到了商场竞争的残酷,没有刀光剑影,却是血流成河,武功高强者见好就收、运筹帷幄,手段低劣者苦苦恋战、疲惫不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双十一可以看做是一场商家的花式动销会,比如优衣库提早收摊引流线下,线上线下两不误;比如Bobbi brown、悦诗风吟等品牌产品一律原价,而以附赠小样中样或套盒的形式推广;又比如,不少国产品牌折扣惊人,5折早已不在话下,拼尽全力露底裤……
能看到的是,除了销售额的竞争,更是价格与价值之间的较量。

线上线下,手心手背
当不少品牌纷纷趁此节日大甩卖,线下门店可不干了,因此,双十一期间的另一出“好戏”便是一众化妆品专营店奋起反抗,并发起“万店联名抵制”的活动,对部分化妆品牌(多指旗舰店)在线上低于五折甚至二五折的行径进行声讨(下文简称“2.5折风波”)。
至此,线上与线下渠道之间的矛盾算是来了个正面照。
关于线上与线下渠道的这场矛盾,品牌会否调停、如何调停?据《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了解,该事件后,韩束吕义雄、环亚胡兴国及伊贝诗阳猛作出回应,表示会进一步加大线下实体店优惠政策,力求线上、线下共享“双十一”机会。
事实上,线上线下的矛盾一直存在,在“双十一”上,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各有章法,资深日化营销专家段继刚分析,国际品牌在线下布局已经比较成熟,没必要在线上搞大力度促销,且其受众相对高端,至于折扣,其对品牌本身是一种伤害,因此他们力度不会大;国产品牌则恰恰相反,线上折扣会带来可观的销量,而线上更有广泛的品牌受众群,线上和线下产品分开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但是冲突不可避免。
当然,从品牌角度说,这可以理解为格局层面的问题,而段继刚也坦言,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的格局尚有差距。
全渠道发展几乎是每个品牌所追求的理想状态,电商更是当前环境下品牌不可唾弃的重要战场,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割舍?有说法称,解决“窝里斗”的根源还在品牌。
嗨与无奈,啼笑皆非
不过,电商即使火热,也千万别以为品牌玩得多嗨、笑得多真。
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商从业者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线上的游戏规则并不简单
今年,天猫预售延长,且排位实行赛马制,即前一轮的表现决定后一轮的位置,而“千人千面”(即用户登陆天猫时,其此前浏览、收藏或购买过的产品、商家会优先出现在其浏览页面上)的实行更是加剧了商家之间的竞争,也因此,不少品牌丢出了“一分钱预售”的重磅炸弹。
此外,今年的双十一大肆提倡VR、AR技术的应用,鼓励对高科技、人工智能的应用,其中直播就是典型之一,所谓侍奉爱吃肉的皇帝,给他肉才对味,因此,不少品牌纷纷玩起直播,投入不菲。
以上仅是冰山一角,总之,尽管双十一的销售榜单一派喜人,但品牌也并非躺着挣钱。想混圈儿,自然得按圈里规矩来。平台要求,商家双十一的优惠力度必须为半年或几个月内最大。有说法猜测,虽然线下不满品牌线上的低折扣,但事实上品牌也是为库存所迫,甚至还要消化线下不少压箱底的货。
为了蹭曝光、蹭流量、销库存,品牌方似是有诸多无奈之处。
对立并存,竞争互补
当行业上下为“双十一”狂欢、狂喜、狂悲之际,上头发话了:1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肯定了实体零售的社会作用,同时也为实体零售的更快更好发展做出部署,促进跨界融合中更是号召全行业积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化妆品行业的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且不乏尝试,020、线上买单线下提货/体验、地方性微商城等都是力证。在此次双十一狂欢节上,优衣库线上买单线下提货、提早结束引流线下被传为佳话,既如此,为何化妆品行业的线上线下反倒掐起架来?
说到这点,记者想起一位品牌方提过的啼笑皆非之事:就在双十一当天,一名顾客到该品牌旗下专柜试用产品,并毫不避讳地在美导面前打开天猫APP,下单付款,可以想象该美导石化的内心。
而线下的心理大抵就像这名美导:抢我饭碗,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么,说好的线上与线下融合,还怎么愉快地玩耍?曾风行一时的线上买单、线下体验/提货是否可行?
这一模式出台之际,众说纷纭,有人说,实体店怎会甘当线上的免费体验站?也有人表示,倘若能为门店真正引流倒也不失为良策。段继刚则表示,这种模式目前虽未成为主流,但不可因此断定其没有发展的潜力,同时,他认为,将来,此类体验店更多会是以品牌直营店的形式出现,而非当下化妆品专营店来充当。
线上线下的融合最终还是归属于产品及对应产品的受众群,“适合哪个渠道,哪个渠道就会好一点”,段继刚坦言,线上线下渠道之间存在竞争,属于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且二者无法做到真正融合,因为价格无法做到全部统一,而即使有统一的价格也无法真正执行。
日化行业线上与线下能否实现同产品、同价格?段继刚认为,同产品可以实现,但同价格很难,即使有也是表面的,就像流通品一样,销售者可以自己灵活调整价格和促销政策。“线上线下无法真正融合,既对立有并存,既竞争又互补,这种关系是长期存在的。”
尝试让利,或为出路
线上线下同价格、同产品,目前来说,这是两个渠道之间十分关键的矛盾点。
虽然,有观点认为线上线下无法真正融合,但行业里确实有人在做相关尝试。
据记者了解,江门一位代理商就在做这件事,他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做这样一个系统:品牌开发一款APP,消费者既可以在APP上下单购买产品,同时也可在加盟店购买,且提供线上购物、线下体验/提货的服务,消费者通过门店下载APP并成为原始会员,消费者在门店提货门店享有提成,倘若在其他门店提货,两家门店享有层级提成。
据当事人透露,该模式尚处于运营的初级阶段。不过,可以看出,在这一模式上,品牌无疑作出了让利。
虽然,此类尝试的后事未卜,但可以猜想的是,这样或许能稍稍缓和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矛盾,提成让利制也许能让美导不那么抗拒体验、让门店没那么反感消费者线上下单、线下验货或提货的行为。
近段时间,“新零售”占据行业热评,线上+线下+物流,再无纯电商,也无纯线下,马云爸爸的理想蓝图是否能实现、线上线下会否大融合还尤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品牌尝试让利、渠道尝试互补,线上与线下渠道之间的棱角、二者之间的矛盾至少能有所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