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观察 » 正文

OEM困局如何破?

发布日期:2016-12-20 16:36   作者刘霞
  进入2016年后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在感叹抱怨:生意不好做了,物价和工资愈发不成正比了!
 
  是的,今年中国经济走势确实揪心。这次从2015年开始,2016年全面爆发的危机,相比于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可能更甚。
 
  有的经济学家更是预言:“2016中国经济已是身处断崖!”、“2016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一年,2017年还要更困难!”
 
  市场不景气,行业零售低迷,“诸多品牌业绩一路下滑”的现状闹得不少人人心惶惶。特别是在化妆品行业,更是有人传出:中国日化OEM迎来了最冷寒冬!
 
  ……
 
  实际上,化妆品OEM企业真的不敌寒意,寸步难行了吗?
 
  真相可没那么简单!
 
  现实:化妆品OEM净利受限,普遍“差钱”挂牌新三板
 
  “截止到2月19日,我国已经在新三板挂牌(含申请挂牌)的化妆品代工企业总共有6家。其中包括有三椒口腔、栋方股份、诺斯贝尔、乐宝股份、江苏爱美斯、广州芭薇股份”。
 
  “今年7月4号,广州科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玛)正式获准挂牌新三板。”
 
  ……
 
  综合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少日化企业争相涌入新三板大军。这些行业的幕后英雄们正在争先恐后拥抱资本的大腿。
 
  为啥企业对新三板如此趋之若鹜?根本原因就是——OEM企业普遍“差钱”。
 
  OEM困局如何破?
 
  从图表中的数据看出:在营业收入方面,科玛股份在2014年为2840.24万元、2015年是3493.48万元,而到了今年的1—2月,收入仅仅只有343.36万元;其中,三年的净利润则分别为50.32万元、183.24万元和-28.55万元。
 
  净利率出现负增长,对一家企业来说简直是“噩梦”一样的事情。所以,代工企业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以及突破瓶颈谋求更大的发展,则需要更多的市场资金。而不可否认的是,挂牌新三板能让他们得到更大的融资机会和资本帮助。
 
  热议:“寒冬”悲观论PK“形势可观”论,谁更胜一筹?
 
  或许,看完上述图表数据后,很多人都会冷哼表示:还需要比?就连这些个OEM企业的大鳄们都缺钱了,形势能好得起来吗?
 
  场面真如大家想象的一样一边倒吗?答案肯定是:No!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关于《2016~202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其内容的大概意思就是:国内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较大,年复合增长率12.3%。预计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2018年突破5000亿元。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国内化妆品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增长期!
 
  而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基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就会逐步衍生出各个细分工领域。被称为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的OEM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就化妆品这一行业来说,品牌企业为了加大其拥有资源在创新能力方面的配置,就会尽量的缩减生产成本。于是,他们会找上专业技术过硬的企业来帮助其完成产品的生产任务。
 
  通过OEM合作这种方式,贴牌商只需要支付材料成本费和加工费,不必承担设备折旧、自建工厂和生产管理的风险;而OEM企业则可以专心扩大生产,进行技术革新,不断降低单位成本。两者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最终可实现“双赢”。
 
  更重要的一点,目前中国有大约20000个化妆品品牌,但却只有3000家大大小小具有生产能力的化妆品企业。化妆品市场的蓬勃态势绝对能造成OEM业务的繁荣。况且,如今中国化妆品OEM市场仍处于数量上的积累,未饱和的市场定能给OEM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可以说,中国化妆品OEM行业现状暂时可观。而不少企业感到“寒意”,更多原因是因为本身生产成本过高,又极其缺乏质量管理体系和核心技术,造成许多品牌出现质量问题,从而被贴上“不专业”的标签,发展亦是举步维艰,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场。
 
  未来:化妆品OEM企业的发展之路,在何方?
 
  国内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但绝大多数的OEM企业却并没有找到一条真正行得通的发展之路。而且,更是有一些世界级OEM巨头也眼红中国化妆品市场这块肥肉,纷纷闯入大陆市场,展开“第三方生产”。
 
  面对如此“内忧外患”,国内化妆品OEM企业想要增强自身实力,实现一个质化的发展,可谓是任重道远。不过,只要肯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爬不上去的坡。化妆品OEM企业想要“破茧成蝶”,就必须找对发力点,把发展落到实处。
 
  而就企业目前最应该重视的产品问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点:
 
  1、重视产品质量和创新,真正实现中国“质造”
 
  近年来,产品“安全性”的问题被大众以及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上。随后,许多化妆品也相继被爆出安全问题。尤其是众多“重营销而轻质量”的OEM企业。
 
  套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死亡。”如果OEM企业连最基本的质量安全保证都没有,那肯定是会猝死于市场的。一般来说,这种企业的结局只能是:瞬间风光,赚钱跑路,然后犹如过街老鼠一样,被人唾弃,遗臭万年。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OEM企业加入化妆品市场“淘金”,大家面临的竞争也会愈发激烈。如果企业不重视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一味地“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就很大程度上会被化妆品成品商给抛弃。
 
  所以,真正实现中国“质造”,才是化妆品OEM企业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2、重视消费者需求,但也要警惕“什么火做什么”
 
  消费者是企业唯一存在的理由。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的需求相脱节了,那必定无法带动企业进步。随着“颜值”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自己的皮肤问题越来越重视。
 
  在这个阶段,企业最关键的就是要看懂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做能够解决消费者皮肤问题的产品。而由于大众需求的分散化,代工企业可能会被动进行产品细分工化。不过,把企业做轻做精,然后聚焦力量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精耕细作,更能吸引消费者和成品商的眼球。
 
  但同时,OEM企业也需要警惕,切勿掉进“什么火做什么”的漩涡。去年,水光针和3分钟祛眼袋火了;而今年,则是素颜霜、孕唇术在朋友圈疯狂刷屏。于是,很多企业应“风”而起,一窝蜂扎进爆款生产前线。甚至不少代工企业还乐观地以为,只要跟随潮流,就能开心赚钱。但他们可能想不到的是:等到大家都反应过来,市场已经被大品牌商做的差不多了。较之于新兴品牌和企业,消费者更倾向于信任“老字号”。如果OEM企业这个时候还盲目跟风,不仅肉和汤捞不着,极有可能还会让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