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进口关税下调
国务院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

需要说明的是,关税只是作为影响进口商品销售价格的因素之一,此外,所有进口商品还要征收增值税(税额缴纳关税后价格的17%),部分高档消费品在进口、入关时还要缴纳消费税。
此外,仓储成本、销售渠道、品牌定位(溢价)、物流运输费用,以及汇率变动等,也将影响到进口商品的价格。
受该政策影响,相关代购人群和跨境电商从业者势必做出改变。对代购者而言,须遵循“人无我有”的差异化生存方式,帮助那些有特定需求的消费者搜罗“珍稀品”——即国内还未引进的品牌,或者部分国内并未上市的特定产品和型号。跨境电商方面,可选择通过“保税进口”的路径争取价格优势,企业现在海外集中采购,以集装箱运输方式,将货物储存在国内六大保税区(包括郑州、重庆、广州、杭州、上海、宁波)中。目前,这种方式仅征收行邮税,根据物品进口种类,海关分别征收10%、20%、30%、50%的行邮税。
化妆品消费税下调至15%
为引导合理消费,促进国内化妆品、个护和美容美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调整进境物品进口税部分商品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或指代“化妆品新政”),并宣布该通知自2016年10月1日起执行。
该化妆品新政首先在跨境电商行业引起了广泛讨论。其一,它重新定义了涉消费税的商品;其二,增加了计量单位这一监管维度;其三,消费税从原来的30%下降至15%。

有观点认为,新出台的化妆品消费税调整政策,对业内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新政之后,普通化妆品将取消消费税,高档化妆品消费税由原有的30%下降至15%。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高档化妆品指的是生产(进口)环节销售(完税)价格(不含增值税)在10元/毫升(克)或者15元/片(张)及以上的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和护肤类化妆品。
通过对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和行邮快件三种渠道进行对比发现,美妆新政对一般贸易进口化妆品的促进较为明显,跨境与一般贸易同款商品将向一般贸易回归,并受食药监准入批文限制;对跨境电商来说,尤其是美妆类垂直平台,将迎来利好。


北上广深采购商数量最集中,日韩商品最受欢迎
根据阿里巴巴1688进口货源平台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上线一年,已促成388个城市的数百万商家,采购了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万款商品,其中平台进口商品数量、批发采购进口商品的商家数量分别提升35倍、7倍,这表明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力的提升,正逐步改变商家的进货结构。
数据显示,上海、深圳、广州、苏州、北京、杭州等地已成为采购商数量最多的城市。
在最受欢迎的TOP10进口品来源地方面,韩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泰国、美国、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依次入榜。其中,日韩两国的成交量就占到了31.44%,中国商家和消费者对日韩商品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从热销类目来看,葡萄酒占据27.15%的份额,饼干、面膜、奶油、燕窝、一体智能坐便器、纸尿裤、奶粉等也受到采购商的青睐。
数据显示,消费品中最受欢迎的还是酒类、零食、美妆、母婴、百货等,占据商家采购量的一半以上。
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一般贸易占主导
据统计,2015年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1689.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8%,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总值的7.4%。
据海关方面介绍,近期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仍以一般贸易为主导,但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逆势增长。2015年1至10月,经广东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消费品1290亿元,下降10%,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消费品总值的76.3%;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223.8亿元,逆势增长5.2%,占13.2%;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51.3亿元,下降7.2%,占9%。
据悉,欧盟是消费品进口的最大来源地,自东盟和美国进口逆势增长,自日本进口降幅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