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销售额达2000多亿的中国化妆品市场上,进口化妆品一直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随着天猫、京东、聚美等大型电商平台都开启了全球购,进口品供应链的迭代更新和不断完善,进口关税下调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近年来国内化妆品进口额一路飙升,一时间在业内聚焦了众人目光。
自从我国入世以来,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地席卷了国内市场,进口品浪潮也趁着这股东风冲击到了本土化妆品的海岸上。既然打开了国门,竞争和挑战必然是不可避免要面对的。本土化妆品在经历了向国际品牌企业学习和逐步同台竞争切磋的两个阶段之后,资源整合和优化配资的全球化趋势呼吁中外品牌企业应在第三次进口品浪潮中寻求新的合作。

好产品才是王道
在化妆品行业公开提出“零售寒冬”观点的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曾表示:“这个冬天,遭遇的不只是萧条,还有转型。你若冬眠,等春天来时,恐怕就没了。我们能选择的,只能是蜕变和反击。”这种“蜕变和反击”可以是另辟蹊径的经营管理,可以是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当然也可以是取长补短的新模式合作,但终究逃脱不了以消费者需求为根本的市场导向。
所以当看到进口品的蓬勃势头时,许多人纷纷嗅到了寒冬之下春暖花开的味道。“国货失宠,不妨就进贡舶来品”——这想必是不少人都曾有过的想法。成都丽颜坊化妆品连锁机构总经理陈洁在接受《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明年的品类调整会考虑增加较受消费者追捧的进口品类,但是由于进口品的周期性过长和供应链复杂等诸多因素,并不会成为门店的主推。
除此之外,在日趋同质化的国内化妆品市场,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尤其是85、90后年轻群体逐步成为消费主力,在他们心里:好的产品才是王道,并无进口品和国货之分。因此,想要在与进口品的竞争中不落下风,让消费者觉得本土产品值得购买,还需以产品为落脚点。这也是本土化妆品企业要在第三次进口品浪潮中寻求合作的初衷和根本。
中外企业的差距凸显合作的重要性
值得肯定的是,不少本土化妆品企业在两次进口品浪潮中,接触和学习了外资企业在品牌战略、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甚至也开创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例如1994年成立的广州立白就曾经以宝洁为师,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宝洁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然而综观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的一些国外企业,从原料商、研发中心、制造企业到品牌、零售终端都能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品牌与国外品牌在产业链各环节上的差异。
美业相关人士曾分析指出:首先是供应链的差距,从原料的提炼,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国外已经有非常专业机构与成熟的体系。其次从品牌的文化与沉淀,不管是护肤、彩妆、身体护理等,每一细分品类都在功能、定位、文化上形成差异明显的知名品牌,同时大部分品牌都有基于本国文化的沉淀所赋予的品牌魅力。更重要的是,从国外零售终端看到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足以让使我们认清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化妆品产业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我们还有大量的细分市场没有开发。如今我们看到的化妆品“零售寒冬”,不完全是受网络的冲击,更主要的是国内化妆产品同质化,没有丰富多样的选择,加上价格虚高,才会致使大量消费者沉迷在日韩欧美化妆品店狂购。
认识到这些,再对比国内从品牌到代理商再到终端“招商—订货—压货”的恶性循环,会令人深刻意识到合作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合作新姿态或将引领进口品市场新潮流
由于中国化妆品产业链全球化的趋势和特质的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出于自身对品质的追求和品牌质感的打造而开始寻求与国外一些专业、优质的服务商开展密切合作,包括提供产品设计、原料生产和加工、品牌营销服务等等。
不同于单纯“Make in China”的ODM和OEM合作生产,“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雅丽洁在今年九月份全开启的系专业彩妆SKINMATCH极密新品发布就给行业树立起了一个“中外合璧”的合作榜样。
据雅丽洁品牌方介绍,在此次产品和形象的升级中,雅丽洁携手韩国科丝美诗、日本东色以及意大利莹特丽等知名研发机构企业,汇聚国际顶尖原料和一流科研技术,以“全球智造”的格局打造好产品,在品质上和国际一线大牌同步,同时诚邀意大利著名的终端视觉创意团队西睿羿,一起打造出简约大气的国际化终端柜台形象。
专业和匠心是做好产品的基础,也让雅丽洁收获了客户的好评和市场的肯定,国际化的合作新成果除了给代理终端的合作商带来充分的信心,其 “国际品质+大众价格”的优势也为新品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热捧。
无独有偶,作为万邦集团旗下唯一的护肤品牌,丽时集万邦集团各项优势资源也跨出了新合作的步伐。品牌销售总监李凯东介绍说,丽时与韩国(安诺克斯)、法国等多家知名的护肤研发中心建立了战略联盟进行深度合作,建立通过专业的研发团队对产品结构进行梳理及对原料配方进行全方面升级。
比起进口化妆品,雅丽洁品牌方认为:“国内品牌商与国外供应商的‘中外合璧’既能采全球科研技术和原料之长,又能精准把握本土市场的变化、本土消费者的偏好及肤质需求。二者合作推出的产品,在品质上绝不逊色于进口化妆品,同时具有更接地气的产品诉求、品牌情感和战略布局,市场潜力更大。”
在当下已是市场全球化的中国,国内化妆品消费者多元化的庞大需求不是单单进口品能够满足的,对国内企业厂商而言,合作与机遇并存,竞争和共赢也并非总是对立,大好红利仍待发掘。或许会有人并不看好这样的合作方式,但不可否认这一趋势已在行业内形成了一股热潮。雅丽洁集团总经理吕宏喜表示:一方面,全球化时代,整合全球资源、“全球智造”的生产方式将会越来越普遍,国内厂商与国外服务商融合共生,会创造很多精彩、奇妙的可能。但同时,国内企业其实也在不断自我革新,引进顶尖技术设备,增强自身研发实力。未来,“中国创造”的国产品也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