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做微商不是新话题,从微商初兴就不乏与时俱进者尝鲜,我们想当然地认为门店主同时做微商更有优势,因为一来有实体展示的地方,让顾客更信任;二来有了根据地,认识了同城微商群体,大家多少可以照顾生意帮助宣传,再则进店的顾客也可能被说动发展成为代理,然而就像当年做电商一样,门店主同时涉足微商少有人成功,那么大家做微商的难点在哪?这一波电商一波微商的下来,门店觉得拥抱互联网,到底+谁更靠谱,还是撇除浮躁专心做自己?记者询问了几位打理着门店生意,同时也曾做过代理或正在代理某几款产品的门店主,总结着她们的心声和困惑,也许未尽其详,但可查究一二、

感觉上手困难,坚持发圈很难
这是大部分门店老板的困惑,过去只习惯不太评论的转发链接,现在还要编辑文段,太难了,甚至觉得复制上家的图文都很费时间。与此同时,他们还有一个担忧:自己的微信里加了一些优质顾客,也算是老主顾,现在刷屏会打扰到人家,害怕和老主顾反倒变得生疏起来。
发圈免不了各种“晒”和“秀”,这让一些门店老板感觉到本能的不适应,自己的个性使然本能地抵触,无疑将自己挡在了做好微商的门外。
初期三个月很难熬,出不了货就想放弃
做微商起步的阶段是很吃紧的,得分配好时间,如果门店是自己一个人在打理,长期盯着手机,想着推广,容易让客人感觉服务怠慢。如果有人帮忙料理生意,或者已雇佣了员工,
这时才能更好地放开手脚做微商。
河北廊坊的贺敬堂老板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自己选择了某品牌的高级别代理,货物囤满仓库,必须想办法在三个月内寻求突破,否则之后人的意念会被消磨掉。这时由于刚上手的不适应,加上还有门店的活动和生意要统筹,发圈和听课有时断断续续,发货有时未能及时,耐不住最初的挣钱少,多次都会萌生“放弃”的念头,和全职微商相比落差感大,最后用了三个多月拼命地将货卖完了。现在也在代理某品牌,但已经没有最初要在微商上月挣十万的雄心壮志。
说动人不易
理想的状况是:忠实的顾客一说一个准,并且也能发展成为下线卖货;卖日化线产品的时候同时搭配微商产品的试用装,感觉好了回头再寻访。
现实是:捕捉到有时间做微商,不排斥做微商,有创业热情的人进店需要一个时间积淀的过程,操作的细节繁琐。
譬如想感召一位老顾客进店,当她出现畏难情绪时还是打止吧,当她表示考虑时,可以邀请进店体验多感受几次,中途可以穿插问些感受,并且再送她一些产品,即便如此,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步略,当顾客对产品产生好感时,才能展开话术,这对于门店主来说,既要担当起服务员的殷勤角色,还要全方位注重说话的分寸,着实拓客不易,极需耐心。
如若产品不行,拉低门店形象
除了少数门店老板意识到要去实地考察一下微商公司,许多人是通过展会、熟人介绍、和网络等途径了解并下了单,但对团队和选品还未做足功课。
阳江小雯日化的老板陈小雯做实体五年,看到朋友微商卖货,心想也拿些到店里来销售,自己又不甘从小白开始入门,直接就从中层级别的代理开始做,拿货1万,但是之后才发现串货,乱价严重,商家也不负责,培训的内容实战性不高,没有承诺的一一指导等,所以这批货除了送亲友,其余的自己也折扣处理掉了。第二次换了品牌做代理,在网上加了推文里的陌生人,只拿了一点货,最后竟然是假货;第三次直奔微商公司总部看实力,在最后才选对团队和产品。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就连专职做微商的人都难以避免遇到,有的则不停地炒爆品,然而爆品不爆,产品不如所描述的那么万能,选择不慎,最终可能影响到门店的形象。
心累,自顾不暇
听课,加好友,一个人拥有2-3个微信号甚至更多,下级代理总有许多问题需要听取你的建议,想凌晨零点睡觉都挺奢侈,还有家务和孩子要照料,因此,晚睡早起成了常态,许多传统门店的老板根本招架不住。
受访者中就有积极发圈的人,但已经没有了最初的热情,特别是对于门店肚里的经营者而言,她要全神贯注投入做微商还有些困难。比如发货量大时,必须返回仓库,这时需要人守店;顾客进店体验微产品时,来买日用品的客人因为老板没及时回应而转身走人......练就不了分身术,做代理让门店老板们自顾不暇。如果微商这块做得更好,自己更适合,她们甚至会选择放弃原来的门店做微商,反之亦然。
这是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僧多粥少,充斥着淘宝天猫京东国美、论坛团购、微信团购、团购网站、APP同城送此起彼伏的竞争者和不断派发的福利,还有同城微商的暴增,走入了顾客家中提供服务,这对实体店来说是莫大的挑战,逼迫着她们进行改革,不得不把自己所能给到的最低折扣敬献给消费者。而自己也必须玩转微信,与顾客产生更多的连接,在代理品牌经营吃力时,也不是没有更多的选择,依然可以用好微信这一工具,多多感染身边的顾客。人手足可以搭建微商城,聚合社区购买力;人手不足,就得做好沟通。卖产品的过程也是学习微商营销方法的过程,了解对手,才能适应变革。不要渴望着思想的进步、课程的吸收就能马上转化为收益,全职微商们也是磨砺了1-3年才出成绩,一切都不能操之过急,能坚持就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