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时代,各行各业都从原来的简单触网(电子商务)转化为全方位拥抱互联网、连接线上线下,咱们所处的日化行业自然也是不遑多让。从2014年开始,一度迎来了爆发期,似乎什么东西和互联网沾点亲带点故就能从经济下滑的零售寒冬中逃离出来一样。
当然,事实证明在两年前,确实有很多企业借着这阵风快速发展起来,然时隔两年,新零售也好,O2O也罢仍然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寻找到答案很难,捋捋脉络总结点经验还行。

被资本宠幸过的美业O2O
美业当中最早在O2O这片战场上闪亮登场的企业几乎都是以美容美发和美甲为主营业务开始的。有数据显示,在2014年的时候,整个美业的市场规模上千亿,加上电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美业O2O一度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词,赚足了眼球。去掉各种中介机构、门店租金成本锐减、化妆师直达消费者,就是美业O2O最为市场所满意的答卷。
不少人都预测,在2015年,这类美业O2O能够成为资本变现的最佳宠儿,资本自然也不会让美业失望,在2014-2015年期间,就有24家与互联网美业概念相关的企业宣布融资达千万级别。
国内最大的美妆O2O平台2015年11月9日C轮融资数千万美元;提供美甲、美睫和手部护理上门服务的美丽元2016年6月28日A+轮融资1亿;美图秀秀参与投资的上门美妆和化妆服务平台美到家2016年3月310日B轮融资1000万美元;专业提供美甲服务的美甲帮在2016年6月22日B轮融资数千万美金。而已经作为美业O2O巨头的河狸家,估值高达3亿美金,在2015年2月18日C轮融资5000万美金的记录目前也还遥遥领先于同行。
不难发现真正能够与O2O完美结合的,还要数那些以服务作为商品贸易交换的企业,不管是通过最先火起来的团购app又或者是之后的垂直服务app,刚刚合并不久的滴滴和优步不就是将线上链接线下的最好例子吗?
O2O的本质就在于将消费者在线上产生流量与线下的消费行为结合起来,撇开中间不必要的成本,以满足消费自身的消费需求和从业人员对市场提供的服务需求。其实从互联网电子商务和O2O出现的时候,消费者的消费渠道就被瓜分了,线下渠道势头日渐衰弱,美业与线上的结合则算是恰如其分地迎合了消费者的新消费习惯——风口一说由此产生。
烧完钱,打完价格战,死伤无数
当然,市场的竞争性就决定了有人喜笑颜开,有人却不得不黯然离场。曾与“河狸家”誓争美甲第一的嘟嘟美甲显示传出裁员,后又被58到家收购;美丽说旗下推出的美妆平台美喵经营惨淡;美发社交O2O美秘、时尚猫、放心美均已倒闭;还有娜米汇、宝贝盒子、美姬、简部网。
以美发为主营业务的美业O2O伤亡惨重,其他的也没好到哪里去,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在无休止的价格暗战中。“不管是什么公司,要想稳、准、狠地迅速切入O2O,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烧钱,不断通过压低价格打入最底层、也是人数最多的群众(就是我们说的*丝群体)。但是用资金让利总有结束的一天,很多已经融到资的企业都把自己玩儿死了,更别说是烧自个儿钱的了。”《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评论。
比达咨询曾经发布过一份《2014年中国美业O2O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经历过美业到家服务之后还会继续保持的人数占比87.8%,而有41.5%的用户之所以不选择美业到家服务的原因是安全问题。
当然美业O2O不仅仅是指简单的上门服务,还包括消费着在线上完成交易之后到线下享受服务的情况。虽然现在美业O2O公司经过市场和资本的双重洗礼之后损失惨重,但是价格战还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现在仍然有很多美业app上提供价值9.9、19.9的上门服务以抢占客流,对整个行业进行无序的破坏。想进入的人看起整个市场来遍地是金子,在里面的人因为秩序不严谨只能一边随波逐流、一边不断挖掘培养新用户的消费意识。如果说前两年美业O2O不断地被融资是一个风口的话,那转化为一家独大之后,新进入者要如何拉开下一个风口?又要如何在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下抢夺客流量?
泛O2O的必然性
当然,存在即必然,美业与O2O的互动一定是广泛存在的,而且不仅仅只体现在我们现在眼界所看到的这些。
广园日化的老板李自胜在谈到O2O与美业的联系时反问《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难道只有团购和“河狸家”这种才能够算美业O2O吗?
他为记者介绍,很多人都说那种“上门服务”的才能算得上是线上链接线下,但在他看来并非如此:“O2O本身就是线上帮助线上引流的一种方式,所以如果能够利用到移动互联网,就可以说是一种O2O的模式。”李自胜把这个叫做“泛O2O”。
他告诉记者,不管是说现在实体寒冬还是零售凋零,说到底就是消费者不进店、进店也难以实现成交量,说到底,其实还是实体店自身经营的问题。在他看来,除了线上下订单然后上门服务之外,线上宣传引流至线下也是非常好的方法。“我们能说做公众号就不是O2O了吗?我们能说朋友圈集赞就不是O2O了吗?除了这些方法之外,我们还最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满足消费者对我们和市场提出的要求。”
做了7年的日化实体店,在他看来,市场现在给出的反应告诉我们,美业O2O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其实还没有到不可或缺的地步,这也是由于需求还没有完全打开。多数的美业O2O平台还是处于比较细分的状态(仅仅提供单一的美甲或者美容美发功能),综合性的平台(美团、大众点评和河狸家等)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细分的可能却还欠点火候。他谦虚地表示这仅仅只是一家之言,“不管是综合平台还是细分平台都有其自己的忠实受众,各自的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然你看,就连我们这种平时做公众号小打小闹的日化店也还有铁杆会员粉丝经常蹦跶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