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布局实体成风
台湾明星张庭、林瑞阳夫妇所创立的“TST庭秘密”品牌,从今年开始,加速了在线下开设直营店的步伐,目前在北京、无锡、苏州、沈阳、长春、长沙、福州等城市都可以看见TST的直营店。有着“微商鼻祖”之称的俏十岁方面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俏十岁决定淡化微商色彩,着力布局电商与线下渠道。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微商渠道目前也像围城,在多家线下传统巨鳄向微商渠道抛出橄榄枝的同时,微商们也纷纷布局线下实体。不过殊途而同归,无论线下实体,还是线上微商,最终走向的都是线上线下融合的目的地。
其实微商布局实体并不是今年刚刚开始的事情,早在去年,经历了一轮寒流之后,布局线下实体的微商便渐渐多了起来,很多微商将实体店作为二次发力的渠道。
“微商要走出去才有出路,不是只靠着双手拿着手机就能出单的。”微商从业者刘同学这样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她的实践经验,同时微商从业近一年的她准备筹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
多种实体化模式并存
筹建工作室是微商布局实体的一个重要方式,顾名思义,微商创建工作室主要作为其日常经营微商工作的地方,同时作为产品展示的重要场所,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以求消除消费者的顾虑。
除此之外,微商探索实体之路的另一个方式是自建实体店,社区店、街边店、商圈店等,根据品牌的需要开设不同的店面。林雪红便是创建实体门店大军中的一员,她表示,从经营微商伊始,就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着。经过1年时间的积累,她的第一家实体店“美初·肌肤体验馆”在广东省江门市的星汇广场落地,完成了她的夙愿。
同样是布局实体,与自建实体店不同,有些微商则选择与已有的实体店合作,这种模式依托实体店已有的资源,可以错开自建门店较为大额的投入。在石同学的团队中,便有这样一些比较特殊的团队成员,那就是线下的实体店,如社区超市、便利店、美容养生店、理发店、服装店等,依托线下门店的零售能力,往往会有不俗的表现。
经营微商两年多的吴同学则两手抓,她不仅创建了一个工作室,同时也与线下的社区超市达成合作。截至采访当天,她已与多家线下超市形成合作关系,同时在工作室摆上产品,除了起到展示产品的作用,也能有效增加合作方对微商的信任度。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安心剂
如此看来,布局实体店对于经营微商来说确实大有裨益,据了解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信任
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对于曾经饱受质疑的微商来说,实体店的开设,除了让消费者真实感受到产品,也能让消费者感到放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充当安心剂的角色。
美初·肌肤体验馆店主林雪红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始终还是有很多人不会相信微商,之前很多人在微信上会观望你的,开店之后,有些人经过门口就会进来咨询,‘你们现在开了实体店吗,在微商上面看到有人卖这个产品,但是我不相信微商。’现在他看到有一个实体店在,就很可能会先买一些来试用一下。”在她看来,对微商个人来说,顾客看到我有一个实体店,就会对这个品牌放心很多,于是增加了一部分这样的人来消费产品。另一方面则直接优化到团队里其他代理,“他们经营这个品牌的时候就会说,我有个朋友在哪开了这个品牌的实体店,培养消费者的信任意识,也增强了团队成员的信心。”
增强体验
同时,店面这一项固定资产既是对自身实力的证明,在美妆产品强调体验的当下,实体店也能提供更好的销售环境和体验。“能开得了实体店的品牌肯定是具备一定实力的,肯定比之前单纯的微商会好很多。”林雪红如是说。
拉动销售
当然,无论增加消费者信任度也好,增强消费体验也罢,做生意自然要看的是销售和利润。据林雪红观察,其开在百货商场里的美初·肌肤体验馆,虽然工作日人流量比较少,但晚上和节假日的人流量还是比较多的,有些消费者虽然没有在门店直接购买,但知道品牌有实体店存在后,在微商渠道下单的人也明显增加不少,她透露,在开店之初的两个月里,线上线下总销量起码要多一半。
而吴同学通过线下社区超市带来的销售量,占其总销量的40%左右,通过微商渠道达成的零售销售量则占比20%左右。
据了解,石同学的团队中有一位代理,她在上海有几家超市,她的产品不仅可以在微信等线上渠道销售,也可以在线下超市吸引来顾客,所以虽然他没有组建自己的团队,代理只有2-3人,但他一天的净利润,往往能达到4000-5000元。
综上可见,微商开设实体店,引流了一部分原本不信任微商的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线上线下的销售。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布局线下渠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项成本叠加,最终能否实现盈利还得各凭本事。林雪红也表示:“因为实体店开在百货里面,租金成本真的很高,刚开张两三个月的时候效益并没有特别好,需要用线上的利润来补贴线下成本。”同时在线下销售,微商产品需要面对的对手除了其他同类微商产品,还有一众在线下长久积淀的品牌,如何成功切入线下市场,最终实现盈利,也是微商探索实体时需要全面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