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店是徐珈昱投资的一部分,而与此同时,他的合伙人里有做服务商的老板也有做网咖的跨界人士,对美妆行业不甚熟悉,前年误打误撞就进来了,发现错过了最好的时候,化妆品行业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暴利,经过两年的摸索,徐珈昱对行业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有了更好的发力点。团队里有管店务的,有负责营销活动的,而自己负责到处跑市场,开会,搜集信息并给予到资金的支持。如今,彤永日化开了两家80平的综合型门店,这个速度并不快,但是对于徐珈昱来说,走过的每一步都饱含辛勤的探索。

说到今年在店内卖得最好的品类,徐珈昱总结说是补水类面膜、滋养面霜,还有一些品牌如阿道夫推出无硅油系列的洗发水等;也就是说补水类面膜和高端洗护是两个销售热门。徐珈昱说高端洗护的发展带动了发膜的发展,这是自己事先没有想到的,除此之外,还补充了进口品的比例,从去年的10%增加到今年的15%。“补水的热卖得益于各家在营销上的推动、消费者对于补水意识的普及和对新产品的认可,补水系确实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其实去年就有这个迹象,只是从变化到植入消费者意识里需要一个时间的过渡。而洗护几乎很难得再用低价的洗发水,虽然现在店里仍有12元一支的洗发水在卖,但已经削减了比例。”徐珈昱总结市场的变化不受限于地区发展水平,对于美妆来说,每个季度市场风向都在改变。
而在卖的好的品牌中,徐珈昱总结有韩束、温碧泉、珀莱雅、滋源、玛丽黛佳。和往年相比,虽然今年做的中大型促销活动比去年多了15场,但是分摊成本下来收益只是维持了平均水平。徐珈昱觉得下一步不能总是局限在纸品、洗衣液这些内容物上做爆款引流活动,而是要打造多功能型体验区,并且将一直疏于管理的彩妆比例提升上来。
“并不是跟风,看着兄弟店做彩妆自己也去弄。确实是店内的彩妆比太少了,约10%其实还不到,我在明年想把这一比例扩充到15%-20%,另外还打算做一些进口品。我们都是年轻的创投人,不想给人留下门店品类不齐全的印象,随着进店询问彩妆单品的用户的增多,我们提供不到,顾客可能在心里就对门店的印象打折扣了。”徐珈昱的店里还经营着毛巾、裤袜以及电动美妆工具,他正打算压缩这块的比例。“也许卖食品、雨具都比陈列着滞销的高价毛巾、裤袜要好,用会员买赠的方法压缩掉之后,店内还要进行一次品类优化,今后每半年都要重新调整一次。”徐珈昱不再是当年那个误打误撞的生意人,对于美妆的零售的领悟将越来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