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刚刚听说了一韩国品牌开发了一种智能面膜,需要在脸上贴两个按摩器刺激穴位,让皮肤能够更好地吸收面膜营养,实现提拉效果。并且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实现定时、语音指导、模式切换等不同功能,甚至还可以播放音乐……
那边又听说,日本一美妆品牌推出一款“溶化面膜”,有别于一般面膜采用面膜纸吸附精华液的概念,这款溶化面膜透明的薄膜本身就是由25种保湿精华液组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敷上脸后会消失不见,不用揭下来扔掉。
面膜企业对各种新品的开发似乎从来都是乐此不疲,让人眼花缭乱。在各个企业的宣传册上,壳聚糖基布面膜、碳酸活化基布面膜、黑金刚膜布面膜、白金膜布面膜、七彩膜布面膜、颜料面膜、玻尿酸面膜、氨基酸面膜等N多种面膜,让人不得不感叹各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创意。
那么这些五花八门、脑洞大开的面膜,在市场中表现如何呢?是叫好叫座,赢得满堂彩,还是企业一厢情愿,孤芳自赏呢?

面膜市场趋稳定
毋庸置疑,面膜在护肤产品体系中已经占据了非常大的消费者心智。据尼尔森数据表明在2016年上半年,面膜销售额增长达到16%。甚至在2015年第二季度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中显示,面膜已经超过洁面,成为网民在选择化妆品时的第一大需求。
对此,雪竹化妆品连锁总经理任雪竹表示,从产品的使用频率上来说,洁面产品比面膜使用频率高,消费者使用洗面奶可能天天用,但面膜不一定每天都使用。但从销售额上看,面膜比洁面产品要多,在其门店中,面膜的排面也比洁面产品大,因为一般一盒面膜比一支洗面奶用得快。
同在洛阳的洛阳色彩一位店长也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在洛阳色彩,面膜的占比还是挺多的,一般在大店,面膜有一个排面的货柜,而在常规大小的门店,面膜也有三四节柜台。不过,今年面膜虽然跟去年比没有很大变化,但受微商等线上渠道的分流,感觉没有更早之前卖得好了。”
山西省临汾市青狮北街三和化妆品总经理同样表示,今年销售与去年比没有什么明显变化,面膜市场现在已比较稳定。据他的观察:“面膜是季节性产品,旺销季节在六、七、八月,最多的时候在门店的产品架构中占比20%左右。”而在另一位不愿具名店长的门店里,面膜的占比达到30%左右。
成分神马是浮云
那么回到刚刚的设想,智能面膜、溶化面膜、壳聚糖基布面膜、碳酸活化基布面膜、黑金刚膜布面膜、白金膜布面膜、七彩膜布面膜、颜料面膜、玻尿酸面膜、氨基酸面膜等费尽心思的面膜,消费者买不买账呢?
上述洛阳色彩的店长表示,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并不会去听你解释面膜的成分等,就算听也听不懂,所以导购员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用自己的语言去给消费者介绍他们关心的问题。
山西省临汾市青狮北街三和化妆品王冠军的回馈也如出一辙,他表示山西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市场,消费者对颜料面膜、壳聚糖基布、玻尿酸等没有什么概念,体验后觉得好用就行了。
几位门店经营者的回馈显示,层出不穷的创意似乎只是企业单方面的狂欢,在上述市场,消费者并不关心面膜飞各种成分,在宣传上,一味地体现产品成分优势是否行之有效,看来还需要多费一些心思考量。
保湿、补水宝刀未老
那消费者关心什么呢?针对“受欢迎的面膜有什么特点”的问题,洛阳色彩上述店长的答案是“消费者最看重的是安全和补水。” 三和化妆品王冠军的答案是“受欢迎面膜的特点是补水。”上述不愿具名店长的答案是“保湿补水。”
几位门店经营者的答案也直指同一个标的——“保湿和补水”。虽然他们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区域个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一种共性,保湿补水虽然由来已久,但这种类似刚需性的需求并没有过气,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报告显示,从产品形式来看,敷贴式面膜仍然是市场主流。截至2015年底,敷贴式面膜销售量同比增长高达24.3%,占面膜总销售量九成以上。从功能上来说,补水及基础功能也持续高增长,这说明消费者对具有该基础功能的面膜有非常旺盛的诉求,所以在不断创新的探索过程中,也不能遗忘了对面膜最初最基本的诉求,所谓大道至简,大抵也是如此。
不过,无论怎样,在一个门店产品结构中占据20-30%的比例,面膜在护肤产品中的江湖地位已牢不可破,至于是哪些企业拔得头筹,或者哪些渠道更具优势,则各凭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