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观察 » 正文

面膜还能“红”多久

发布日期:2016-10-28 16:38   作者韦佳杏
  六七年前开始,面膜市场突然就像遇上了烈火的干柴,一把火烧旺至今。这几年,扎扎实实是面膜市场的牛市。面对喷发的市场,2015年初,通过对前一年(2014年)个人护理的9种品类调查统计,尼尔森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在所有的品类当中,面膜在前一年的增长率高达24%,远超第二名增长率为14%的唇膏。更值得一提的是,这9大品类中,增长率为两位数的仅有3种,其余的均为个位数,面膜的势头显而易见。
 
  看到这一趋势的当然不止数据公司,市场一线的嗅觉向来最灵敏。在这几年里,大大小小的公司一涌进入面膜市场,狂欢般地收割新品类的市场红利,一时间,养肥了不少小规模公司。然而,这番红利近几年开始出现转折,面膜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的状态下,中小规模品牌开始大批大批凋零,不少品牌商开始大呼面膜难做。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品牌的一路高歌猛进,比如被称为“成长速度最快的面膜”韩束一叶子,在今年第一季度,以9800万的业绩成为屈臣氏面膜第一品牌,比老牌一哥美即还要多出36%。
 
  如此说来,面膜市场是好是坏,一时似乎难以说清。但是,有那么多或明或暗的市场信号,在处处透露着面膜市场的未来。
面膜还能“红”多久
 
  上游才是客观的角度
 
  看一个市场,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去看。而避开各色各样的营销、宣传,来看低调提供产品的产业链上游——生产方,可能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面膜市场也是如此。
 
  最近在面膜市场发生的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国内首家挂牌新三板的面膜OEM/ODM企业诺斯贝尔,依靠其主营面膜业务的拉动,2016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了7.87%,且于今年4月,在韩国首尔成立了诺斯贝尔韩国研究所。
 
  有必要先对诺斯贝尔做个简单的介绍,这家公司是一家从事面膜、护肤品及湿巾系列等化妆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公司,据了解,屈臣氏、利洁时、妮维雅、佰草集、雅芳、曼秀雷敦、韩后、东方风行等品牌都是其合作客户。诺斯贝尔由面膜业务拉动了高增长率,让我们不难从上游的风向,了角到当前面膜市场的真实状况。
 
  明星自发推动面膜发展
 
  谈市场就不能不谈到渗透率。据前几年AC尼尔森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显示,面膜在中国现有市场渗透率为17.7%,而化妆品市场渗透率83.3%。虽然这几年来这一数据肯定有了大幅上升(目前记者还未掌握到更新的数据),但是相信与与日本、台湾等国高达60%-7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应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这也说明了这个市场还有广阔的空间。
 
  在此基础之上,明星、达人们对面膜的钟爱和不遗余力的对这个品类的自发宣传,肯定能为面膜带来更大的提升。
 
  早年范冰冰“面膜狂人”的形象深入人心,林志玲冰箱里存放了上千张面膜也成为一时热话;再后来,还有职来职往达人频频在微博上晒出面膜照;刘嘉玲、郭德纲先后进入面膜市场;虽然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但这些明星们对于面膜品类的宣传效果是非常巨大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大小小各路明星敷面膜街拍已成为常见新闻。
 
  在一波又一波敢于言“美”,乐于表达对美的追求的明星的自发推动下,面膜的热度想消减都很难。
 
  还未算上男士市场
 
  《洗涤化妆品周报》在前几期的男士护肤专辑中曾做过调查,发现基础护肤在年轻男性消费群里已经较大范围得到普及,年轻一代的男性护肤市场将会持续升温。这第一步已经来了,第二步还会远吗?
 
  欧莱雅男士就曾有研究发现,中国的男性们也开始对面膜兴趣盎然,随后便推出“100%为男士量身定制”的专属面膜。而《英敏特2015脸部护理报告》更是预测,2015~2020年间,中国男性面部护肤品市场将以9.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扩张。
 
  随着90后乃至00后逐渐成长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自身形象比较注重的年代一代,将会成为男士面膜的消费主力军,男性面膜市场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等待挖掘。
 
  新技术渗入传统市场
 
  面膜有多少种类?纸贴膜是否就是面膜类型的发展终点?
 
  在任何一个行业发展之初,高速的发展势必会抑制企业对创新、优化产品的意愿。而当竞争趋于平衡,市场逐渐饱和之时,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将推动行业的继续发展。
 
  国内面膜市场现在暂时还没走到那一步,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国外的面膜市场,还能提前窥探到面膜发展的更多可能性——比如日本前不久推出的黑科技“溶化面膜”。
 
  据媒体报道,日本美妆品牌pdc的这款“溶化面膜”,采用了全新材质结构。其最大的特点是敷在脸上一段时间之后会完全消失,而不需要取下并丢弃。因为这款面膜是由25种保湿精华液组成的透明薄膜,可以整体被脸部完全吸收。
 
  不难看出,这种新面膜的最大优势是方便省事,这也符合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生活,能够解决现代人节约时间这一痛点。虽然目前价格昂贵,但确实为面膜市场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更别说现在翻着花样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新科技、黑科技,当它们和传统的面膜市场结合,能为这个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上面提到的各个要素不难看出,无论是纵向的发展历程,还是横向的细分领域的出现、国内外市场的对比,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面膜市场还远远没到达所谓的饱和,市场仍然拥有极大的空间。至于是否能从中分一杯羹,则需要对这个市场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毒辣的商业眼光。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