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和体验节玩到了一块。仅仅在石家庄一个系统里单小时销量破2万,五天突破30万零售。体验是零售店必须要面对的事,我们的品牌做沙龙已经有了成熟的操作优势。”曹经理兴奋地告诉记者,“新模式下将服务落地、细化,才能让实体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说话的人正是凯芙兰的大区经理,这些年他孜孜不倦地奔跑在一线,打点好活动前后的一切细节。

其实做沙龙,凯芙兰和老本家卡姿兰一直走在前沿。卡姿兰有做大中国彩妆市场的梦想,所以从今年成立时尚学院开始,就让品牌承载了教育的使命和功能,从几年前的酝酿、摸索,到今年的大范围多频次试点,让我们看到了其魄力,以及在市场倒逼之下,品牌方对服务提升和将品牌理念导入顾客心智端做了诚意满满的探索。
不仅是彩妆沙龙能和群众擦出火花
虽说彩妆相对来说更好做话题拓展,本身也是可以搭配流行趋势和有技巧的方法,一旦消费者掌握之后如醍醐灌顶,让形象提升了之后每个人心里美滋滋,自然对品牌的认可度更高。而护肤品虽然可供教学的素材没有那么广泛,但是在做微商龙方面也有先行者。比如佰草集,这个一直在百货专柜占据一席之地的品牌,如今的实践更接地气,它也在探索和搭建与消费者走得更近的互动沙龙,譬如8月27日在日照新世界商厦举办会员互动沙龙,特邀佰草集资深养生护肤BA现场讲解秋季养生和护肤知识。现场沙龙会员可以得到价值350元的新品伴手礼和3张代金券(消费满588元可用一张,有效期至8月28日,显然是为忠实粉打造)此外还有提前到场礼和特百惠Diy,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的小创意。
有意思的是,彩妆可以往“教育”上作延伸,为消费者提供最前沿的技巧,护肤则可以往“养生、生活互动”上进行拓展,让顾客一样有很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唐山玛妆贸易公司的马丽娜经理专门开辟了工作室作为线下聚集地。她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目前就怎样把沙龙打造得更出色这一议题我们正在筹划中,市场竞争总是瞬息万变,但当构筑起消费者心中的“精神小筑”也无异于为自己搭建好了一道规避恶性竞争的屏障。也许我请不到品牌方那样的千金难邀的大咖,但是在情感交流,谈心互动上有自己的优势,打造的环境清新古雅不失灵动,这也是一个有竞争力的点。”马经理觉得养生可以是一个和护肤很好结合的切入点,因为都市一族不忌口,生活作息不注意,亚健康的状况一直困扰她们,而在沙龙里,可以掌握更多的贴心知识,还有专业养生老师可以给予指导,可探索的内容很多,包括季节养生、养生食物制作、内分泌的调养、疾病的预防、按摩保养、情绪控制等一系列古今中外的素材,但比书本要形象生动和有趣得多。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绿色通道,让大家切实地收获到高品质的健康生活。
做好一场沙龙需要注意什么
一场高质量的沙龙必然有其标配,如果是主办大型沙龙,培训经理所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曹经理向记者透露,日前凯芙兰在华北地区高薪招募培训经理,而这可不是以一般的司仪那样来要求。得有大型培训和会议的主持经验、同时得具备化妆品行业2年多的销售经验,有创新力、管理力和抗压能力,还得具备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乍一看要求,觉得有些属于套话,可仔细一分析,没有一个字的多余。培训经理要在短时间配合一场活动或沙龙取得大满贯的成绩,就得是一位非常上心、具备奉献精神和创新力的人。
除了领导人、每一个外聘的以及自己资源范畴内的BA,都要达成目标一致化,因为无论是品牌方还是门店自身做沙龙都很考验团队成员,是需要大家牺牲许多时间和精力来共同培育繁荣的。
被邀请人自然是不能“广撒网”的,过去的凯芙兰做路演,要的就是广为人知声势沸腾的影响力,喜欢人多。但是在做起沙龙来,却是为“优质会员”打造个性化服务。“参加沙龙的人都是店员邀请的中高端客户,针对性是很强的。”曹经理向记者介绍说,今后的沙龙形式会更加丰富,形式上有中大型也有小型,内容上与顾客的实际需求联系更紧密。
在前期准备上,物料数量不患多却患寡,每一个宣讲人都要全面熟悉营销话术和想好客户的疑问,以及标准的应对话语。一般情形下是交流为主,销售为辅,但要达成自动引流,得给予大家思考的空间和激发提问的举动。
如果说小型的圆桌沙龙大家尚可以建立更为精细的连接,大型的沙龙是不是就连接乏力呢。也并非如此,可以用送小礼品和抽奖的方式激发大家的活跃度,同时目光交流也很重要,关注认真听讲但沉默的人,可以给她们更多的上台机会。
细节的留意处还有狠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走心”二字。
在目前各品牌和门店举办的沙龙来看,都是为忠实的经营顾客打造的颇有附加值的活动,但是仅仅以单一的学习和体验的方式来重复复制是不够的。所以现在也呈现跨界的雏形,但由于试水者捆绑了消费券,让顾客的体验感不太好,所以尚在探索的阶段,如果有成熟的方式,相信顾客更为喜闻乐见。
从提倡体验式营销到言及“体验是标配,亮剑还要两手”的时代,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沙龙可谓是立足体验式营销上的精准顾客营销。从此更为注重个性化的服务,为黏性的打造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范本。马丽娜在感慨生意不好做的时候自己却坚持不做低价营销,她觉得那样做等于步入恶性循环。但她能够及时捕捉潮流讯息发现自己在举办沙龙上可以再创价值,可以说得上是走过拐点,“柳暗花明”。但沙龙无论对门店还是品牌方来说都是需要用心操持的,一旦办起来了,就要将其打造成自身优势和文化符号,可谓上了这个道,就不要瞻前顾后想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