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彩妆 » 正文

厂家眼中的“少数派”?

发布日期:2016-10-20 09:38   作者韦佳杏
  在进店率显著下降的今天,终端门店都在想方设法解决人流量的问题。其中,增加体验式营销,是很多门店的办法之一。而美甲作为一种体验感很强的产品及服务,也就越来越受到终端门店的关注。
 
  但是部分终端门店的热情并不代表美甲已经在终端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从厂家一方传过来的声音,更能说明情况。
厂家眼中的“少数派”?
 
  美甲店和零售店的销售差异性
 
  上海京赋贸易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京赋”)是一家从事美甲类产品生产的公司,其中有不同产品线负责生产高、中、低端产品,是一家产品线较为丰富的美甲产品生产公司。其运营部经理宋杰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京赋的业务客户既有专门的美甲店,也有普通的化妆品零售店,这两者的比例大概为6:4。
 
  从另一品牌在阿里巴巴的主页上的7-9月的销售记录,记者通过分析,觉得与宋杰给到的比例也是相近的。
 
  该品牌某产品7月至9月28日近3个月时间里,共交易107单,其中累积最高成交量的客户A,累计购入该产品4880,3个月内复购次数高达十多二十次,每次交易平均为400瓶左右;第二梯队的累积成效量约为100-500瓶不等,3个月内复购次数为0-3次,这类客户约有3-5人;其余客户在这3个月内均只有一次购买行为,累积购买数量不超100瓶,一般在20-60瓶之间。
 
  通过简单的分析可知,普通门店的美甲产品一般不超过100款,大约在20-30款左右,且一般都只是纯销售,没有或只有简单的美甲服务,那么其销售周期也较长。从上面的统计来看,如果我们把累计成交量低于100瓶的全都当作是化妆品零售店的进货,而前面成交量大、复购率高的两个梯队的客户都当作是美甲店客户,不难看出,美甲店和化妆品零售店在美甲产品上的购买量差别不大,这和宋杰给出的比例相近。
 
  从绝对销售量来说,美甲店和普通化妆品零售店的数量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这两者的销售规模大有不同,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并不看出两者差异,但只要简单的深入分析,就明显能看出两者对于厂家来说,其交易的活力有着怎样的差别。
 
  CS渠道仍非主流
 
  显然,销量相近并不能说明化妆品零售店对美甲的重视达到了与美甲店同等的程度。虽然宋杰给出的销售比例是两个渠道相差不大,但他也表示:“我们这些产品针对化妆品零售店还是比较少一些,在店铺里,美甲终究是一个小品类,他们一般只作一个陈列。我们还是针对专门做美甲的店比较多。”从上面的统计也能印证宋杰的话。
 
  在统计中不难看出,被假设为门店的这部分客户,虽然基数大,但每次的购买量相当小,且几乎没有重复购买;而美甲店则相反,虽然客户数量相当小,但是每次购买的数量极大,且复购率很高,与前者不在一个量级。也就是说,活跃且忠诚度高的客户仍是美甲店,而非化妆品零售店。美甲店才是真正给厂家带来活跃流量的客户。
 
  宋杰还指出,这两年来,他们的产品在CS渠道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很多,从去年到今年一年时间里,大概下降了30%左右。不过,这一点也并不能说明这是CS渠道的销量下降,据其分析,更大的原因是:“可能市场太乱,什么人都在做。比如很多以前做油漆的厂家,现在也进来分一杯羹。不少厂家都跨界进入这个市场,导致顾客分流。另外,消费者也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比如说,追求品质的,可能就开始买进口产品了;而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则去买低价产品,进一步分流了客户群。”
 
  他还分析,如今整个行业品质监管没有规范,而消费者对品质也没有特别强的辨别能力。加上这个行业细分产品其实也非常多,别说消费者,就连美甲店,也只有少部分比较专业的能看出产品品质的区别以及产品的真正价值,但大部分的店都并不懂,所以卖不起价。
 
  宋杰还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招募专门针对CS渠道的代理商:“化妆品零售店还是进得比较少,也有部分代理有做。但毕业我们这个行业还牵扯到手艺、技术等各方面原因,所以在这些店开展这块还是比较困难的,他们要兼顾的业务多,不可能只为美甲服务。”因此,他们主战场还是在美甲店。
 
  虽然如此,宋杰表示,如今公司也有部分产品在做品牌化,将采取在一些平台推广等方式,尽量去打造品牌力。
 
  结语:
 
  从厂家的声音可以看到,虽然终端一直高呼服务升级、加强体验式营销,但实际上真正在美甲上动刀子的门店目前仍然是“少数派”。像美甲这样的体验服务,对于终端门店来说,是否还有更多潜力尚待挖掘,是值得门店老板思考的问题。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