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化道路靠代言人,行吗?
可能在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心中,大宝仍旧是平价中的“战斗机”,不管是记忆中的电视广告又或者是商超里亲民的价格标签,这个品牌的代言人向来是以蓝领和家庭为主,既贴近大众生活、又不会让消费者产生距离感。经典的白色瓶身和红色瓶盖、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都让这个品牌一度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之一,并且截止2015年年底,经典单品SOD蜜售出共计18亿瓶。
而就在9月20日,大宝在天猫旗舰店启动了官方会员日,同时发布了八款男士护肤新品,还邀请了当红“小鲜肉”林更新作为这套护肤品的代言人,以向年轻化道路迈进。
尽管在我们印象中,大宝的代言人一直以“草根”为主,但《洗涤化妆品记者》查阅资料才发现林更新并不是大宝第一个邀请的男明星代言,近年因参加综艺《爸爸去哪儿》和《极限挑战》又一次大火的明星黄磊拍摄的第一支电视广告就是大宝,同时这也是他第一个代言的品牌。
当年的二十左右的黄小厨已经变成了两个孩子的爸爸,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消费者的年龄也随着品牌一同沉淀。观众的注意力也早不如以前那么集中,这次采用新代言人更像是大宝为进一步革新形象所作出的改变。
业内不少人士对大宝此次改变也提出了质疑,安徽经销商涂英就向《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十多年前,几乎每个人家中都有一瓶大宝,所有人一起使用。而现在大宝受众的最大变化应该就在于,以前的中年人变成了现在的老年人,但是以前的小孩、年轻人大多已经把这个牌子当做经典的回忆而不是日常使用的物件了。对于那些老人来说,更新了品牌形象和产品包装之后,这些忠实受众会不会把这些丢掉未可知;而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抛弃掉已养成的消费习惯改用回新包装的老产品也难说。”
男士护肤可以作为新突破点吗?
越来越多的品牌都在向年轻化发展,年初的时候这股风气尤盛,线上直播、换新包装、网红互动、网综植入等等等等,为了抓住追求新鲜、刺激的新一代消费者们火力全开,全方位改变旧有品牌形象意图获得销售额的增长。
上期《洗涤化妆品周报》针对男士护肤就做过一次探讨,这个在终端表现依旧有点不温不火的品类却仍然能吸引无数品牌进入。相对来说男士护肤习惯和大宝的定位还是区域一致的,单品较少、单价较低、使用方式简单不复杂都可以吸引大部分男性消费群体。雅诗兰黛成立男士护肤部门,欧莱雅、妮维雅等更是早已布局男士,作为亚洲最大的男士护肤品市场,能够吸引大宝进入,也是自然而然。
当然,作为一个在消费者心中有着“国民”形象的老品牌来说,情怀当然必不可少。这次男士护肤的推出大宝也给消费者安上了一个“大宝男”的标签,在大宝心中,什么样的男人是大宝男?——很靠谱、接地气、重情义。
我们很难判断,走惯了固有亲民路线的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带有潮流“范儿”的新大宝,但从之前的很多数据和报道来看,大宝的消费主力军依旧是蓝领们,甚至可以说是已经或者正在逐步老去的蓝领们。
相比于纷繁复杂的女士护肤用品来说,可能大宝已经很难吸引到年轻女性消费者了,这个品牌也许会永远存在她们的记忆中,留下一句“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却不会再出现在她们已经习惯了蓝妹(la mer)和倩碧的脸上。
老品牌新形象的尴尬
年初的时候,就有有一个国产老品牌换了00后的代言人,就此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由于之前该品牌的主要消费者于30岁左右的熟龄女性,突然画风一变,不仅年轻消费者认为其有“装嫩”嫌疑,本来的忠实消费者也开始思考品牌更新之后是不是还适合自己。
对国人来说,那些存在于某个特殊时间段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特殊的回忆的老字号们很多招牌名气仍然健在,可是销量却早已平淡无奇,这样的尴尬早已有之。“复兴”国货的口号也提了很多年了,产品品种单一、消费层次较低,这些它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优点,都变成了现在的致命伤。要想能够重新获得消费者的喜欢,光靠请代言人、换新包装、不断炒回忆那口“现饭”,而不加码在品类建设、新技术研发和营销管理体制改革,可能起到的反而是负面的效果。
对于大宝来说,现在革新的方法或许能打下一片新天下,毕竟男士护肤市场潜力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切合其消费习惯也能够很好地帮其开拓新市场。有调查显示,大宝现在仍然是很多男士常备的一款护肤品,但是要想从曼秀雷敦、欧莱雅和妮维雅手中挖掘出新的男性消费群体,还要看他们能否被新包装所俘获,突破固有的认知印象,毕竟消费者实在是一个太难懂的群体了。
除此之外,大宝可能还要面对的一个尴尬是,那些已经习惯到日化店或者超市里寻找白瓶红盖的老人家,在大宝换了新包装之后,是否还能够在一堆白瓶黑盖、白瓶白盖里面,透过他们厚厚的老花镜,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SOD蜜”。
而在《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看来,最最最有意思的是,尽管至今在网上依旧能不断看到诸如大宝这类国产品牌和几百块的雅诗兰黛比差在哪里,大宝、蜂花之类的国产洗护用品有哪些人群仍在坚持使用,他们用这些国货的理由是什么等等问题,但其实早在8年前,强生投资有限公司以23亿元将大宝收入旗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外资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