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习惯,是大部分人的共识,就是在面对口腔问题上,虽然在口腔基础护理上已具备基本的消费意识和习惯,但是在口腔的二次护理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人只有“治”的意识,而少有“护”的意识,即在日常生活中,当出现切实的口腔问题时直接找医生,而不会在平常注重口腔护理。
有一个数据,不说不觉得,一说却仿若洪钟敲响。据瑞信研究院2015年度全球财富报告统计,目前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已达1.09亿,成为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据我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达98.0%的中国消费者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困扰,其中俗称“蛀牙”的龋病已成为国人最严重的口腔问题之一,而以牙龈出血为代表的牙龈问题十分普遍。
可见,不断攀升的消费实力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而国人的口腔状况却不容乐观。

深度蓝海
这样一种状况,既意味着国人口腔问题亟待解决的严峻,同时也折射出口腔护理产业的巨大蓝海。AC Nielsen的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口腔护理市场增速高达6.6%,高于中国快消品市场3.7%的增速,同时,在口腔护理市场中,“电动牙刷手柄”的增速最快,高达83.1%,其次是电动牙刷刷头、牙膏、牙刷、漱口水等。同时,调查显示,“消费升级“是驱动口腔护理产品快速递增的中坚力量。
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国人的口腔护理意识逐渐增强,且对于口腔护理消费不再停留在牙刷、牙膏等基础护理,开始往二次护理上蔓延扩散。
另外,根据Tmall后台Taobao Index数据显示,截止至2016年7月份,各口腔类护理产品在过去18个月销售额平均增幅为209.9%。前不久,《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亲自见证了由口腔护理强势品牌舒客所举办的《2016中国口腔健康趋势白皮书》发布会,《白皮书》表示,对于中国的口腔大健康市场,未来增量空间高达5000个亿。
口腔护理品类的未来一片光明,但想要率先尝到5000亿增量的甜头,品牌的作为、产品的更新迭代、渠道的推广消化、消费意识的养成等等,都需要一步步量化并给予实践。
纵深发展
在渠道上,全渠道已不是新鲜事儿。
从传统大型连锁商超,到强势连锁门店,再到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如火如荼的电商城,俯拾即是,且品类繁多,从牙膏、牙刷等基础护理品到漱口水、牙线、口气清新剂、假牙护理等二次护理品,产品类目繁多,而诸如漱口水、牙线等二次护理品的使用频率也不断提高。
渠道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对于一些新兴渠道,口腔护理品也迅速进驻,诸如微商渠道,其中舒客便是进驻微商渠道的口腔护理品牌之一。
在产品上,除了主打科技美白,国产中草药配方也颇受消费者关注,如云南白药,其因切实为消费者解决了牙龈出血、敏感,而受到一众消费者的推崇与支持,在当下,消费者对于口腔护理的需求已逐渐告别单一化,从刷牙到剔牙、漱口到保持洁净,从单纯的清洁到美白,再到如今的追求抗敏等功效,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与纵深化的改变也成为企业产品开发策略上的重要驱动力。
品牌商在该品类类目上不断丰富,同时,在产品表现形式上也愈见创新。在产品表现形式上,除了常见的牙膏、牙刷、漱口水,洁牙慕斯、刷牙牙片等个性化、差异化产品形态层出不穷。
而基于此,口腔护理品类细分化也愈加明显,如产品形态细分、人群细分、功效细分,甚至使用习惯等。据调查了解,夜间入睡后,口腔唾液量减少为日间的十分之一,将导致口腔细菌活跃度增加7倍以上,因此,口腔护理要分早晚,而在欧美国家,80%以上的家庭把早晚使用的牙膏分开,而在国内,晚间刷牙及早晚使用不同牙膏的比率相对较小,早晚分开护理意识较弱。
另外,在口腔护理品类上,重体验、智能化也成为关键词之一,前文提到电动牙刷手柄、电动牙刷刷头位列所有口腔护理品增速之首。
纵览口腔护理全局,这一品类正朝着精细、纵深、专业、智能等方向发展,而对比前些年国内外口腔护理品牌格局,国内口腔护理品牌在这一品类上面的发展十分迅速,国外品牌一家独大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式,国产品牌的举止日趋地道。
从以中草药配方的差异化竞争,到如今的产品形态多样化,产品受众、功效精细化,护理智能化等,国产品牌在口腔护理品类上的发力日渐明显,而作为品类蓝海,口腔护理的可挖掘空间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