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内并购6家渠道商,中国化妆品行业迄今为止单次收购标的最多的记录被青岛金王刷新了。完成多轮收购后,金王在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投资标的数量、标的总体量和投资金额都将会创下行业最高记录。“金王速度”一度成为最热话题。
观察金王近期业绩,也颇为吸睛: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1—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年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幅40%~60%。这正是并购推动下的资产再增长,并购热之下,渠道方真实感触如何?青岛金王为何出手这么快,动作来得迅雷不及掩耳,因为情势急需?还是利益链驱动?或者有更多原因,尤为耐人寻味。

并购,快得就像龙卷风
与金王事件同时引起大众关注的还有并购老手欧莱雅,六七月间一个月的时间,涉足三起并购。包括雅诗兰黛、资生堂在内的行业巨头均不断在资本方蓄力加码,虽然它们本质不同(大陆方面倾向渠道并购,而国外是在购买品牌,购买方本身具备多品牌管理和品牌整合能力),但其实并购这一趋势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认知。
“前两年是投资大热年,大家还没有集中火力跑来化妆品行业掘金,但是现在不同,自从韩束、丽人丽妆等多家获得了投资机构约15亿元资本注入后,资本方开始关注日化业千亿级市场的空白空间,让资本开始转移进来并推动其发展。”维度数字营销工作室分析师方钰河告诉记者:“怡亚通、青岛金王、红杉资本、君联和IDG都在进行布局,企业需要全渠道发展,他们有自己迫切的对于资金的需求,通过资本运作快速突破瓶颈,缓解被蚕食的压力和取得扩大市场份额的契机,而金王则能获取品牌代理权,更为完善的品牌结构、销售渠道、网点、成熟的团队和拓展业务板块等诸多便利。”
从渠道的声音来看,这不仅仅是互相帮扶,更是一种行业内近几年可能呈现的趋势。“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江西市场上的一些伙伴很期待寻求合作的机会。”江西永顺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冉发表了自己的期待之声,在他看来,现在单纯的刺激销售的方法已经试用了很多,但是一旦赢得资本方支持,借助平台的力量,用新的产品和模式、价格保护体系、更为成熟的推广和运营媒介来维护,可以让公司获取转机。这已经不是一个互帮互衬的问题,他想借势冲破现阶段困扰已久的迷局。
双赢,切准彼此所需
在近期接触的一些渠道商的口传中,很少听到有质疑和否定之声,更多的是对并购这一模式的认可,无论股权分配如何,无论以何种形式展开。
资本方向日化业投以青眼,渠道商开门迎客。他们有了明确了利益的再分配,可避开目标公司股东间的争端,在一定条件下减少企业所得税或资产再次转让所产生的交易成本,能够择优录用员工,有更多的人才储备。投资伊始便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件事。
可是为什么青岛金王走得那么快呢?“因为各有需要,而且特别是日化行业竞争激烈不景气的现状下,行业在洗牌,谁也不想成为被洗掉的一批,在谋求资源整合,也亟待资本注入,”鼎泰投资魏先生陈述了他心中的另一重观点:当然,青岛金王在这方面有成功的操作经验和范式,他的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环境评估机构等专业机构的合作人员能第一时间在一个频道上高效聚合,完成效益、价值、税收、法律等风险预估,这本身也是一种执行力,他的雪球越滚越大,人才越来越多,他想在资本市场上成为高举高打的旗手,在下一步大棋,这只是迈出了最初的几步。
并购的初衷便是让彼此更为强大,而青岛金王也有足够的号召力和资源支持让渠道方们安心。而眼下正是渠道转型,产业升级的过渡期,金王来得“正是时候”,它为自己的下一步战略加码,也让渠道商在商业运作、资源整合上开始揣摩,给他们带去新的机会。
1+1>2,还要看过程
眼下,包括当季的并购在内,青岛金今年已经完成了对甘肃弘方、甘肃博文弘方、云南弘美、四川弘方、湖北晶盟、安徽弘方、厦门金王、浙江金庄、山东博美、河南弘方这10家线下渠道商的并购和增资,在以往上广深杭知名企业的基础上进行再度扩散,其商业版图惹人夺目。从共赢期间可喜的业绩来看,渠道商已经借助金王成熟的资本运作优势协同共进,而金王更多的是换来了时间的盈余和无限扩展的市场,利用现有的渠道方营销优势大大节省了开拓周期,获得品牌、业务和人力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这些成果挥洒在业绩报表里,它的每一步并购动作都走得迅而猛。
对此,分析师魏先生也指出:金王借助渠道商在市场的亲和力快速切入,利用已有的渠道、资源和储备缩减市场开拓的时间,可以让产品快速导入,在短时间来看成绩可喜。但不可忽视的是同时间消化如此多的渠道,让其变成灵活有用的资产,非常考验金王的磨合能力。
“可以说是机遇中蕴含着挑战,挑战中面临着多重的壁垒,虽然问题不大,但要发挥1+1>2的组合效应,就需要合作者在渠道、营销模式和人才储备以及未来的执行力上达到与之匹配的协调度。”魏先生看好金王,也对于这种快速扩张之势保留自己的看法。毕竟,如此迅猛的化妆品界渠道并购案还是头一遭,未来效益如何,我们且关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