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是需要社交的,所以“社群”“社群经济”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最早的BBS、天涯社区、猫扑、甚至maillist……后来的QQ群、开心、校内……其实都只是工具的转变而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逻辑是永远不变的。当然有人会说动物也有社群,也有“社交”,但要搞清楚,动物的社会化生存只有两个目的“生存”和“交配”,而人,除了这些,更多的是“爽”。所以任何一个社群,特别是一个社群的管理团队,只有能够满足社群成员从生存到交配最终爽起来的不同层次需求。这个社区才会健壮而牛逼的发展。
如何迅速打造一个牛逼的“社群”?一个牛逼的社群打造的前提是需要一个牛逼的社群团队。

一、选对人,多元互补
群成员通过一套 " 简单规则 " 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自组织、自运行的社群,进而 " 涌现 " 出了超越单个群成员的社群目的。有了社群目的,社群就能对群成员发出指令形成控制,并通过控制实现社群目的。同时,群成员在这套 " 简单规则 " 的运作下,往往会创造出巨大价值,这是单个群成员无法完成的。因此," 能更好地完成社群目的 ",本质上是完成这个 " 目的——控制 " 的过程。如此,方能称作是一个成功运作了的社群。
关于团队,要强调一点,团队是可以组建的,但牛逼的团队一定是磨合出来的!不要奢望重金打造土豪阵容,这是很多土豪投资互联网公司用无数次跌倒换来的血淋淋的经验。大家都知道人是第一生产力,而团队也一样,因为团队也是由人组成的!
这种群主是想吸引一批人一起共同学习和分享,构建一个网络学习的小圈子。学习是需要同伴效应的,没有这个同伴圈,很多人就难以坚持学习,他们需要在一起相互打气、相互激励,比如考研群很多就是这样的。
种子用户一定要精心筛选,请像综艺节目选不同定位角色一样去选取你的种子用户!一个社群里,一定要有能够承担不同任务的人,他们之间的冲突、张力、吸引、讨论等才会维持一个社群的基础活性。这就是用户结构的问题。
在营销经典著作《卖轮子》里提到了几种关键的角色:比如缔结者——拥有超强的个人魅力,是梦想和未来的贩卖者,仅靠一两次接触就能成交;向导者——对技术十分了解,能够根据不同客户要求研发解决方案;关系建设者——善于靠日积月累的公关赢取客户信任,能够尽可能为客户利益着想;销售领袖——带领一众普通销售人员,用标准化的客户服务卖尽量多的产品。
套用到社群里,起码要有牛逼的专业人士,他们可能古板严肃宅男属性但是专业知识很牛逼或者资源很雄厚;还要有擅于插科打诨链接各方关系的万金油,他们的人缘特好,能卖萌能卖腐,情商特别高;还要有一些比较能挑起话题点的话痨型人物、一些总是能拿到小道消息的灵通人士等等等。
二、建立信赖,人性相依
社群不像国家和军队,可以采取暴力手段控制,也不像企业,可以靠薪酬控制。这是因为,社群成员之间是弱关系连接。因此,我所说的对社群进行控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制性措施。而是通过 “简单规则”,群成员形成自组织自运行,自发产出高质内容,从而实现社群目的,并且涌现巨大价值,达到真正的 “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控制的最高境界。由此也可以看出,通过简单规则对社群进行控制,与 “去中心化” 组织的核心是一致的。
信任是一种资产!信任一旦建立,就像银行存钱,可以随时“提现”,商业也罢,交友也罢,只要人与人之间的交道,莫不如此!
第一,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什么叫善于倾听的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你我都不例外,团体照拿出来请问你先看谁?自己。所以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团体照里面你样子没照好,你会说这张照片没照好。事实上并不是照片没照好,是你自己样子没照好,你就说照片没照好,这叫做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重视,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被重视的感觉。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听他讲而忘记了要去听别人讲,所以每个人都不能带给对方很重要的那种感觉,大部分这样做的人的人际关系都不太好。你愿意听别人讲话,他就得到那种被重视的感觉。我曾经跟一些人聊天,发现很好玩,他们很爱讲,我很清楚,只要让别人畅所欲言地尽情发挥,我倾听他,他最后就会感觉到他很重要。他觉得我重视他,他能从我这得到快乐的感觉,他就很喜欢我,所以我就听他讲,他从头到尾一直讲我就一直听,最后,我没讲什么话,他却对我说跟你谈话发现真快乐,你口才真好。我都没有讲话他说我口才好,为什么?因为他跟我谈话很快乐。
第二,打造优秀的社群团队,做实实在在的人。
营销从本质上来讲,并非花里胡哨的诡计,更不是某些人为了出书编造出的一大堆故作高深、故弄玄虚的“高感知能力、自组织、降维化……”之类的概念,而是踏实、厚道、老老实实、利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那么,你在销售产品时,尽可能选择优质的了吗?如果没有,那你最终无法建立信任!你可能会凭一些小聪明、小技巧,得一时之意,但终究无法赢得持续的信任,当然也就无法赢得持续的、日益增大的利润!毕竟,只有符合人性的才是长久的!
对于进行一个社群团队的管理,更必须建立威信和信赖,可以将优秀的团队聚集在一个社群中,但有的人发挥不了实际的作用的,要果断的清除,即使是熟悉的人,社群的文化和社群的初衷目标不能变,这样才能形成信赖走下去。
三、利益共享,持久保证
华为创立之初只有两万的资金,加上租赁的几间房子,就这样开始了华为的艰难起步。这在当年盛行倒买倒卖的深圳,类似的企业多如牛毛。但是,这些企业、这些老板,早就已经消逝的毫无踪影。任正非到底有什么高招,让华为不仅不倒,还取得快速成长,成为现在的世界电讯行业巨头?很简单,任正非不贪财,他把企业的股份几乎全部分给了员工,任正非仅把1.42%的股份留给了自己。华为的员工持股的普惠制,让员工个个成为“奋斗者”,成为在世界上攻城略地的“主攻手”,从而成就了华为的伟业。
而这些紧紧跟随任正非的“奋斗者”,在华为得到了多大的收益?不说高管的年薪多少,也不说研发人员、市场人员的年薪多少,反正在若干年前,华为的人均个税缴纳是全国第一位的,这些年来,华为究竟造成了多少个上亿的富豪高管?又造就了多少个千万、百万收入的员工呢?
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反映了任正非对员工利益的基本态度,体现了任正非对员工的的真正的尊重,因为人的最基本诉求首先是利益获取的问题。
四、承诺与执行,诚信为先
一个社群团队的良好执行了来源于承诺,没有承诺就没有执行。
我们在看战争片时,常常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士兵向长官说:是!长官!保证完成任务!
这句话意味着下级对上级所交代任务的一种神圣使命感,也意味着不管发生任何事情,或任何困难,都要执行到底的决心.
我们一生之中,会常常许下承诺,对我们的朋友,爱人,亲人许下诺言,而在工作之中,你的承诺来自于你对工作的认同,对企业的认同,有许多人来到一家公司,常常先把一条腿先放进来,另外一条腿留在外面,一旦遇到困难,很容易就会把踏进去的那条腿撤出来.
因为你觉得不就是一份工作吗?大不了我就不干,这样的一种心态只是把工作当工作,把工作看成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所以这些人的承诺是建立在有条件的基础上.
比如,当上司要求他去做一件超出他职责范围的工作时,他一定会找各种理由来推脱,因为他觉得这并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我发现有许多人的承诺是有限度的,假如是不合理的要求,或不是他的职责范围,或超出他的能力范围,那就会出现各种的理由跟借口了.
五、高绩效与成长,价值统一
高绩效的领导团队增加紧迫感并推动发展方向。领导者能够接受复杂性、动荡与变革。当面对困惑时,他们能够调动组织。虽然领导者需要富有远见,但他们不能离群索居或一意孤行;企业领导者的个人英雄时代已经结束。今天的领导者需要与同事携手共进,并认识到通过协作能够产生强大的集体力量。
高绩效组织的外在表现:高绩效组织是一个讨论时民主、执行时统一、应对时灵活的组织,是一个成员满意的组织,是一个完成任务高标准的组织,是一个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组织,是一个勇于面对新业务的组织,是一个成员间以工作信任与欣赏为基础的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实事上真正的社群学习型组织,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作是一种大号的游戏。。在玩中锻炼了头脑,做出了业绩。
高绩效的团队还需要及时的奖惩,即使反馈。公开展示,跨群分享,鼓励榜样,服从互助。在团队领导下,统一价值观的导向下,进行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