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俨然成为不亚于食品零售的快消品,因为终端动销力度大、频次高,策略得当,买赠、折扣活动吸引大批拥趸,使得面膜市场维稳,波动不大。除了动销,不少门店通过微信等线上平台帮衬生意,同时,活动上通过线上引流、线下销售,达成了非常理想的成绩。那么他们下一个争夺的热点又在哪里?动销显现疲软,面膜会稍事歇息吗?未来没有定数,可有时却已初现雏形。

活动成常态,竞争频仍
某品牌在全国十余座城市启动主题地推活动,每场客流量高达三四十万人次,单日能顺利完成10万左右的目标销售额,这样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一种声音认为:动销引发爆点引起消费者关注,这本身是值得推崇的,可以营造更好的市场氛围,在大家都在讨论的时候,知名度就上去了,活动的新颖程度也决定着对不同层次顾客的吸引程度,所以要多在模式上做创新,用好的玩法刺激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另一种声音则认为:面膜市场急剧膨胀的同时,现在也陷入了动销瓶颈,平时的销量会受损,促销虽然可以带来销量,但价格不是品类建设的核心,把消费者的认可度提升上来,主动进店促成交易,形成“自来水”效应才是理想的结果。
两种声音虽有差异,但是基本认可了动销作为常规形态的可行性。“虽然终端品牌繁多、动销慢、自购率变低,但是如果你不做动销,别人就会做,而且动销曾经带来了品类的丰收年,效果整体下滑受整体环境的影响,未来仍大有可为,就看你怎么做了。”扬州多年经营护肤品牌的代理商陈小波向记者说道。
各渠道“狼烟四起”,CS渠道有望成为下一个争夺的热点
面膜的动销一度在商超渠道引爆高潮。比如某品牌的全场联动,就以攻城略寨的速度拿下当年销量领先位置。其模式的创新也引来一些品牌的效仿,从而打破卖场中品类的限制,提高了客流量、客单价和品牌影响力,引发爆发式的销量增长,拉回了一拨熟客,让人们注意到商超这块蛋糕大有可为,“在商超中做推广,考验团队的成熟和专业程度,品牌要在全国各区域进行推广,这块的人员建设非常重要”陈小波同时指出:虽然面膜所占的日化份额小,但商超的市场争夺已经初现棱角。
与之对应的CS渠道也是各方逐鹿的竞技场,伴随着面膜的使用频次越来越高,商家们也留意到,消费者会倾向在CS渠道选择专业的护肤品。开架销售让作为快消品的面膜卖得快,把量越做越大。大量品牌的涌入,使得该品类在消费者中的渗透加深,在刺激消费的面前,概念牌和价格战开始轮番上演。
“面膜这一品类还在成长期,需求旺盛。你会看到今年面膜市场主打温和、安全的理念比之前突出,证明市场在不断发酵,走向成熟,”河北邢台一家CS门店彭经理向记者表述:“也许有些品牌的手段还是低价竞争,不过这终将回归到品类价值的本质,消费者也会摒弃这些产品,何况现在对于90后来说,单纯的低价无法打动她们。大家会更高频次地来使用面膜,面膜也会呈现独特化而专业化的特征,面膜各品牌将拓宽CS渠道,因为这个渠道会给予专业的推荐和服务,以后面膜体验也会在cS渠道广泛实现,快消品时期,个人护理品店分割了红利,如今CS渠道集快消和专业于一身,和面膜品类今后的拓展方向吻合”。
彭经理认为今后的CS渠道也会成为各面膜品牌的必争之地,而且合作会弄得别开生面。记者就此求证了有关的经销商,他们也认同目前CS渠道越发受到重视,不过不同的地域领先的品牌不尽相同。当然任何渠道里总有唱主角的几个品牌,就看各方的操持竞逐能力了。
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移动互联网工具锋芒毕现
如果说面膜的各渠道市场争夺战,线下是正面的交锋,那么看不见的线上所主导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催动着整个品类走向繁荣,其中也充斥着一轮又一轮的竞争。
线上引流很难归于一个具体的渠道,它可以是CS门店自创一个微信号,通过即时的宣传引客入店;也可以是百货大牌们自创的集团公众号,在重大的节庆为消费者提供信息的便利;
可能是商家的微信群,也可能是朋友圈,可以是某款APP,作为辅助工具出现,传递着品牌方的营销策略和市场动作,其目的只有一个--拉动消费,直接作用于终端。“未来这样的辅佐工具只会越来越多,玩出彩,会员的活跃性高了,门店不会唱衰。”陈小波向记者介绍说,虽然很多在日化线上耕耘的都是老一辈,但是招募起新营销团队来也是雷厉风行,紧跟时代,谁也不想被时代抛弃。
除了传统渠道,微商这个最初完成面膜市场教育的新晋渠道,如今推出的面膜品类有明显下滑的迹象。一是自主核心品牌不多,受到问题面膜的影响,消费后劲仍处颓靡;二是不少实体店品牌也开发了自己的微商渠道,供应专线产品,细分了微商渠道的红利。
但是,不可否认,微商依然余力尚存。就连不少品牌方也在尝试“招安”曾经的销售精英,试图打开一个豁口,重塑新的辉煌局面。
靠动销战和渠道战不断打榜造出的斐然成绩,让面膜从此也渐渐步入了家庭消费的必须品中。这也许只是个起点,随着CS渠道的崛起和移动端的搅局,下一幕的精彩,还没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