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丽颜坊公司前身是由位于成都市(骡马市商圈)羊市街、简阳市政府东路、简阳市马号街三家雅芳专卖店转型而来,由当初的单品牌专卖转型成多品牌综合型的集彩妆,护肤品、个人护理为一体的化妆品连锁企业。丽颜坊从2001年创立以来,一直坚持“诚信、专业、名品、名店” 经营理念,对产品的引进极其严格,而且所代理品牌销售业绩在川内遥遥领先,在业界赢得了风向标的示范作用和良好声誉。同时丽颜坊清新、靓丽、时尚、专业的店面形象,在各地创造了有口皆碑的人气和销售业绩,稳扎稳打地发展壮大,先后被评为“中国日化精品名店”、荣获“中国优秀化妆品连锁专营店”等称号。
发展15年至今,成都丽颜坊化妆品连锁在四川成都、资阳、简阳、安岳、乐至等地已拥有专营店28家、加盟店8家,2015年专营店销售总额4000多万元。都说每年的6-8月为化妆品行业的淡季,而2016年又是近年来最愁云惨淡的一年。作为丽颜坊的掌门人,陈洁坦言入行多年早已习惯了市场的风雨沉浮,“有旺季就会有淡季,这是很平常的事,生意还是要照常做。淡季就要抓住淡季的亮点,给消费者进店的理由。”

淡季销售额下滑,只有旺季的80%
其实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乃是自然规律,市场变化也是如此,有波峰自然也会有谷底。陈洁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店里的销售额是呈抛物线的,从5月份起开始逐渐有了下滑的趋势,6、7月份进入淡季,销售额跌到最低,是旺季的80%,要到8月份之后才会开始回升。”每年的6~8月,除了市场规律的的作用和影响,天气炎热使得消费者对化妆品的使用和购买明显减少,这种由于使用和购买习惯导致的淡季是不可避免的。门店该做的不是抱怨,更不是听之任之,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和习惯、想法子把顾客吸引到店里则可以让门店在淡季也能有所作为。
适时调整品类结构,让淡季“热闹”一把
据了解,夏天刚刚开始,丽颜坊就启动了“买一送一”的“防晒节”,买一瓶防晒霜可以送一把太阳伞,同期开启“买一送一”的还有“面膜节”。膏霜护肤品在淡季卖不动,防晒、洗护和面膜产品则成了拯救淡季销售额的品类救星。“在淡季防晒和洗护类产品销量几乎是几十倍的增长,”陈洁介绍说,“防晒产品在夏季是主打产品,洗护类产品多以家庭套装的形式销售,很受消费者欢迎,在整个淡季几乎都是靠这些产品拉动销售。”此外,近两年面膜的走俏使得门店在淡季又多一个销售热点。
而其他品类中,“彩妆产品在淡季的销量是下滑得最厉害的”。记者获悉,彩妆品类在丽颜坊店内相对“弱势”,照理说夏季正是女性朋友扮靓的好时节,彩妆应该大卖才对,然而陈洁解答了记者疑惑:“你只看到了其一,没看到另一方面。由于天气炎热,夏天化妆很容易脱妆,不少女性都是以防晒为主。”
是故,在淡季调整品类结构是必须的,找准消费者的在淡季需求才能抓住卖点吸引顾客进店消费,这和饮料店冬季推出热饮是一个道理。
“互联网+”的时代,淡季动销也要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顾客是店面利润的来源,是门店得以持续经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客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终端店都知道,只要消费者进店,销售就不是问题。当淡季门店销售业绩不佳的时候,很多人会将问题归结于两个字:“没人”。为什么会“没人”呢?陈洁无奈笑道:“天气太热,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出门。就算晚上会有一段客流高峰,但是营业时长比起白天还是太少。另外加上电商能够送货上门的服务优势,很多人会选择网购而不是顶着烈日跑到店里来。”
随着化妆品销售渠道的多样化,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的确,互联网的发展成就了线上电商的繁荣,但并不代表实体店会走向终结。2015年4月1日,丽颜坊“微商城”上线。从2013年就开始“触电”微信营销的丽颜坊,至今已吸纳了1万多人的微会员,加上实体店会员,数量也相当可观。“微商城是对实体店业务的延伸,不受实体店面积大小的影响,可以在微商城展示更多的商品种类。”陈洁告诉记者,骡马市丽颜坊新店的LOGO已经换成了“丽颜坊”形象LOGO加微商城二维码二合一的门头展示,这样一来更方便顾客“扫一扫”进行关注。
实体门店的动销要做,微信的营销也得跟上。有了“微商城”,这让丽颜坊与顾客的联系比过去更为密切,新品推广、优惠活动能够第一时间传递到顾客手中,进而将顾客从线上引流到线下实体店,参与到门店的各种动销活动中来。在“互联网+实体店”的模式下,不愁淡季实体店门可罗雀。
然而,陈洁并不甘心于只做“微商城”:“我觉得未来的店肯定是实体店加网店的模式,现在的客户在意价格的已经少了,主要是期盼便捷”。基于对电商的认识,丽颜坊早在几年前就开设了网店,最近又开始着手准备开设天猫店。如此一来,丽颜坊从线下到线上都将会有一个平台来制造让消费者进店的理由,两者联动进一步吸引客源、稳固客源,形成与顾客长远密切的联系,有利于打破季节性的束缚,这无疑是实体店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