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焦点 » 正文

面膜市场:阵痛过后或有春天

发布日期:2016-08-16 17:23   作者康丹蓉
  日化淡季,面膜依然热力不减。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日化类成为2015年推动中国快消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护肤与彩妆增速突出,而面膜则是护肤品中增长最为迅速的品类。数据显示,2015年,面膜为护肤品市场贡献了41%的销售增量。
面膜市场:阵痛过后或有春天
 
  需求旺盛,花样百出
 
  《洗涤化妆品周报》调查发现,在已经过去的2016年上半年中,据多位经销商反映,延续往年高频率、大力度的动销活动,面膜销售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
 
  据淘宝7月初点击搜索排序,面膜名列第一,且还有诸如春雨面膜、水光面膜、婴儿面膜等去年新上榜TOP词上榜,面膜市场的消费需求旺盛、花样百出,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依然不乏标新立异的概念或产品出现。
 
  当然,也有经销商反映,常规化的动销活动已然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概念上的更迭也让顾客出现审美疲劳,因此,今年面膜销售业绩平平。山西飞秋日化总经理秦秋玲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今年面膜卖得一般,接下来准备做一个面膜节清理各厂家的面膜库存,通过“买面膜送护肤、彩妆、洗护,免费体验面膜送礼品一份”等力度更大的活动来带动面膜销售。
 
  另外,飞秋日化也引进了一款微商婴儿面膜,因为这是很多顾客到店直接点单的一款产品,秦秋玲说,这款面膜主要功效是补水,按理说市面上补水面膜一抓一大把,但因为微商在朋友圈里的刷屏广告,消费者对其认知更高。
 
  面膜品牌越来越多,甚至有泛滥成灾之感,而当越来越多选择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时,他们做选择也更难,终端想要抓住核心消费者难度也就更大。品牌成群,分流消费者,渠道多元更是稀释了实体店消费力,而活动频繁且力度大,也使得终端利润被压缩,面膜市场看似一片繁荣,但实际上里子并不像表面那般光鲜。
 
  回归品牌化,忠诚度更高
 
  乍一看,面膜市场一片沸腾,实则暗流涌动。探访终端,电商、微商的抢食在面膜这一品类上的表现比较明显,昌黎县芳华安诺薇化妆品连锁总经理徐华表示,相比去年,今年公司面膜的发展明显更加给力,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还不错。
 
  徐华分析,去年实体终端面膜受微商冲击比较大,而今年微商在面膜上的发力减弱。确实,微商初期,很多微商都通过面膜上手,甚至有“十个微商九个膜”之说,当时,微商面膜的激增让面膜市场快速膨胀,实体店生存状况可想而知。
 
  渠道多元、动销频繁、利润被压缩……这些市场发展特点正是面膜现有阶段所具备的,对此,徐华认为,品牌不断增长,概念更新迭代,消费者选择朝令夕改等,这些都是消费者必经的过程,对于品牌来说也是一种考验。但是,面膜终将走向品牌化的道路,面膜的发展也终将落实到产品上。
 
  近年来,“屌丝”这一概念从互联网延伸至实体生活,影视、文学等行业都十分看好“屌丝”营销,而中国互联网行业多年来主打“免费牌”、“低价牌”的作风也颇具“屌丝经济”的特质,甚至传出“得屌丝者得天下”的论调。
 
  对此,徐华表示,很多门店依然依靠低价吸睛,不少品类也逐渐从“高端”滑落迎合受众,但随着年轻消费群体逐渐占据主流,日化行业的“屌丝经济”终将化为泡沫。他分析,80、90、00后所受到的文化教育水平更高,大部分年轻一族进入社会便是中产阶级,他们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将会更高,对于产品的选择也将更加理性,随着这一趋势,依靠概念哗众取宠、凭借低价赔本赚吆喝的主们都将失宠。
 
  面膜的发展最终会回归品牌化,消费者对产品选择将愈加理性,其对品牌的忠诚度将越来越高。
 
  阵痛过后,会有春天
 
  也有观点表示,面膜市场利润被严重压缩,而即使这样消费者依然很少买单,这种现象正是面膜市场回归理性的一种体现。
 
  2016年年初,《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得到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整个线上面膜销售中,20元以下的面膜占据50.8%的份额,在1.9亿件的线上面膜总销售量中,销售冠军某泉品牌贡献了979.1万件,占比5.1%。
 
  2015年底,“名创优品”模式备受行业热议,其“三高三低”(三高:高效率、高科技、高品质;三低: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的经营模式,再次将日化行业内饱受诟病的倍率问题推向风口浪尖,直至今日,日化行业的高倍率现象依然存在,但主张高性价比、降低倍率的声音已不再陌生。
 
  通过动销活动让利终端,产品定价虽然不变,但是终端的让利也是实实在在的,不计过程,比起从前,消费者手中拿到的产品性价比显然已经提高。虽然,通过活动让利的方式属于被动的让利方式,但殊途同归,化妆品的高利润时代已是一去不复返。
 
  在面膜品类上,当下不少品牌都尽力低折扣出货给代理商,而代理商将折扣让给店家,门店则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利终端。
 
  有经销商表示,面膜的动销频繁、利润缩减其实就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虽然短期内需要忍住利润被削减的阵痛,但长远来说,这更利于面膜品类的发展,也暗示着整个行业回归理性的趋势。
 
  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面膜正在经历消费者从价格向品质的过渡期,因此,未来面膜市场,品质取胜将成为主流。
 
  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普及,面膜已成为众多家庭护肤基础品,市场体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也自然而然地将面膜推向品类洗牌、增速放缓的阶段。
 
  当下,面膜市场呈现渠道多元、利润缩减、概念频出等特点,创新乏术之下,品牌、渠道大有炒剩饭之嫌,不过,正如逐渐告别高利润时代的日化市场,经历阵痛是走向健康规范的必由之路,面膜取经路上,磨难自是无可回避。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