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汉乐,2003年从事日化行业,代理经营已八九年,其所创立的揭阳东和商贸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代理雀氏、青蛙王子、鳄鱼宝宝、花王等品牌,以母婴等小品类为主。
比起护肤、彩妆等主流化妆品品类,许汉乐更钟情于母婴等小品类,这也是他经过长期的市场摸索得来的答案,也因为这种从心不从众的经营策略,公司今年的表现不错,月增长达到10%~20%。

急流勇退,转战小品类
东和商贸有限公司经营多年,主营渠道为母婴、商超,目前已积累了300多个稳定网点。作为公司总经理,许汉乐对于儿童洗护、纸尿裤等品类十分看好,再加上近年来品牌不断成长、对市场扶持力度大、营销给力,这些小品类的发展也是如虎添翼。
但是,许汉乐并不看好化妆品,特别是在当地,由于产业转移等因素,外来务工人员极大减少,直接影响门店的销售业绩;另外,化妆品门店几乎每个月都在做动销,却收效甚微。
在他看来,淡季与否还得看店里是否能改变思路去做活动。譬如,可以通过微信、QQ等线上平台做活动宣传,可以借鉴微商、电商的营销模式;在这个季节,防晒、面膜、儿童爽身粉等是热销产品,将季节性产品作为主推品类,或许能为门店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目前门店最大的困难便是引流困难,门店可以通过购买赠品馈赠消费者,在这一点上,许汉乐发现比起往常,近年门店购买赠品的力度较大,一般一次几千份。
做生意,讲究的是思路,对于当下不少门店因销售遇冷而转战电商、微商等做法,许汉乐认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盲目转型只会让分散经营,从而失去竞争力。
销量不是评判活动的唯一指向标
当淡季来临,大家都在哀叹生意难做、动销乏力,许汉乐却提出,你如何定义一场成功的活动?
销量不高,所以活动不成功?许汉乐认为这样的评判方式未免过于片面。
就销量而言,也有短暂与长远之分,通过活动,当场下单的是显性销量,而因受活动影响但没有直接购买,而是后续再购买的,应该算作隐性销量,所以,活动不可以销量论成败。
许汉乐认为,一场成功的活动,良好的参与度是一个因素,消费者对品牌认知也是其中之一,而通过活动扩大门店影响力甚至品牌推广则更是因素之一。他说,事实上,在传统门店的活动中,一场活动花费10万是常有之事,因此,即使是亏的也属正常,对于门店而言,除了销量,还应看到背后更多的收益。
虽然身处日化行业,但许汉乐却有着旁观者的清醒,也正因为这份清醒,他对于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十分果断。
据许汉乐透露,因为不看好化妆品,他在一年之内将公司所有化妆品品牌全部砍掉,而对于表现力不够的品牌或品类,他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生意上的减法或是加法,在他看来还真如小学加减法那般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