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陆续进入夏季,日渐上升的气温和强烈的紫外线提醒着渠道和经销商,是时候拿出防晒产品,迎接夏季了。
由于地域辽阔,我国区域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华南等,各地进入夏季的时间不一致,呈现的气候特征也不尽相同。不过根据《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的走访结果来看,虽然地域气候差异较大,各区域防晒市场却呈现了较为相同的特征。

盛夏并不是销售旺季
梅雨季节后,天气才算真正的热起来了。今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导致气温相比往年偏低,梅雨季节的推迟,夏季似乎也迟到了。这种天气对于防晒产品的销售的影响大么?多地经销商和渠道商表示,影响不大。山东的经销商吕明睿提到,3月开始,防晒就迎来了销售的季节,其中4月和6月的销售状况最好。而广东的经销商和四川的经销商也纷纷印证了这一个观点。虽然销售的开始季节不同,比如广州在2月份就有顾客选购防晒产品了,但4到6月就是产品销售的旺季,反而从7月份开始,各地域市场的防晒产品销售都开始走下坡路了。
防晒市场并不是一个看天吃饭的市场,未雨绸缪是顾客的习惯,更是渠道商和经销商应该注意的,抓住4-6月份的销售时间,提前做好动销准备。
CS店仍旧是国产防晒产品的主战场
根据《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走访,各区域市场中,CS渠道仍旧是国产防晒产品的主战场。很多渠道商指出防晒产品的功能指向性比较明确,主打防晒功能,但是由于质地的不同,使用体验也大不相同,能提供产品试用等服务的CS等线下渠道成了销售的主战场。
虽然电商对于化妆品行业冲击较大,但是对于国产防晒产品来说,这个影响则小很多。“毕竟防晒产品还是一个季节性产品,单独开辟品类显得有些冒险。因此国产防晒产品都是以品牌的一个产品线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可以随着品牌进入门店之中,这样对于渠道管理来说也更为便捷。”保定朵宁化妆品连锁的王金格谈到国产防晒品的发展,“其次,由于顾客对于防晒产品的不了解,加上由于市场上缺乏专业的防晒品牌,无论国内品牌还是国外品牌,只要产品试用合适,顾客便会买单,这也成为了国产防晒产品的发展契机。”
“专营店相比商超、百货等渠道,更能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成都丽颜坊化妆品连锁的总经理陈洁谈到了CS渠道的另一个优势。总而言之,CS渠道凭借自己灵活的机动性在以及服务功能在防晒领域开辟了一个战场。
男士防晒、儿童防晒市场尚未开发
市场上提供的防晒产品虽然不区分男女,但是清一色的女星代言也说明了防晒产品的销售重点依然在女性身上。谈到男士防晒、儿童防晒时,各区域代理商和经销商们都对于其前景谈到了自己的看法,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男士、儿童防晒市场的空白。
山东聊城保丰商贸有限公司经理李文兵谈到,目前儿童防晒相比较而言,卖的更好一些,比如小浣熊、大眼睛、海绵宝宝等品牌的产品也赢得了具有超前意识的母亲的青睐,但是在整个防晒产品的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也是非常低的。“男士对于护肤的不重视在防晒产品上同样明显,甚至有些男性顾客觉得防晒产品是美白产品,对于防晒作用不大”正是这种偏见导致男士防晒市场的空白,虽然目前市场上有男士护肤品牌推出专用防晒产品,但是销量依然不尽人意。
防晒意识仍需培养
冬季来临,气候较为严冷的北方城市CS店都开始悄悄撤下防晒产品。“不是不卖这些产品了,是真的没有顾客点名这些产品了。冬季,店面都会减少防晒产品的SKU,被撤下的防晒产品往往放在比较角落的位置,由导购帮助顾客拿取产品。”王金格谈到,为了坪效的最大化,把应季的膏霜、唇膏、护手霜等产品放在堆头位置无疑更具策略性。
相比国外成熟的市场,国内顾客对于防晒意识的淡薄显得有些可怕。“国内消费观念跟不上、消费水平跟不上。”李文兵是这样解释国内防晒市场发展不完善的。珠海清秀佳人老板蔡名爱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紫外线有UVA、UVB、UVC之分,由于波长的不同,事实上紫外线始终都在伤害皮肤,因此即使坐在空调房里办公,也是需要防晒的。
顾客的防晒意识淡薄,应当是CS门店动销的突破口,多地的经销商都提到,如果顾客能够养成良好的防晒意识,比如夏季防晒,甚至全季防晒等,将对防晒市场起到质的变化。华南市场由于地域原因常常被误认为是防晒产品的良好市场,但是事实上也是这两年顾客的防晒意识逐渐养成后,防晒产品的销售才有了较大起色。但如果从日照强度和时间来看,西北市场无疑比华南市场更加适合作为防晒产品的主营阵地,这无疑为美业人扩展市场提出了新的思路。
纬度不同,但个度防晒市场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培育市场,最终还要落实到关注顾客使用习惯,培养顾客防晒意识出发,这样才能把蛋糕做大做强。